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你倆都是坑逼

  李軒所追求的師爺,其實并不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也不符合整個大唐帝國的利益。

  哪怕是軍方的將領們,他們追求的是擴張領地,但是他們也不會和李軒這么偏執,非要搞什么本土化。

  本土化政策可是給帝國造成了極大的麻煩以及困擾。

  比如說以帝國目前的軍事能力,征服印度很難?

  難個屁,直接出動大軍,不用幾年時間就能徹底拿下來,然后建立有效的統治。

  但是,李軒不愿意啊!

  這拿下來了整個印度,然后直接統治,上面的土著怎么辦?

  把它們變成大唐子民,李軒寧愿把印度半島直接炸上天也不愿意這么干。

  所以啊,還是慢慢玩本土化吧,等哪天印度地區里大唐的人口比例超過百分之九十以上了,就是可以宣告此地是華夏人的了。

  至于只用少數殖民地官員進行殖民統治之類的,李軒都懶得搞。

  只是以大唐現在的全球化政策,統一全球的成本是相當高的,后續維護的成本也是不低,別的不說,這移民費用就是高昂無比。

  等他李軒死了,帝國大概率是不會繼續花費巨資向海外移民的。

  到時候,估計就會走上傳統的殖民路子上來說,畢竟玩殖民利益是賺錢的,而搞海外領地本土化可是虧本的。

  這筆賬很多人都能算的清楚。

  但是依舊堅定不移的跟著李軒這么干。

  大家也都是有追求的人好吧,圣天子要統一全球,要當萬古圣人,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神帝。

  他們這些當臣子的也是想要當一個萬古名臣啊。

  以后說起圣天子統一全球,自然是免不了說圣天子是在某某名臣的輔助下,統一全球的。

  所以明明知道這會玩海外領地本土化虧得要死,但是大唐依舊每年花大把的資金進行海外移民活動。

  別的不說,僅僅是每年的移民船票補貼,那就不是一個小數目。

  等圣天子統一了全球,他們這些臣子也跟著名垂萬古之后,接下來怎么維持帝國的全球統治,就讓后人操心去吧。

  反正現在玩統一全球,分封藩王到全球各地,然后順帶分封貴族到全球各地,然后進行大規模的移民!

  李軒估計著,等幾十年上百年,這全球各個角落都會有大唐人,而且很多地方都將會是以大唐人為主。

  一個星球一個帝國將會徹底成型。

  哪怕是以后帝國沒了,海外領地和本土矛盾大了,甚至彼此爆發戰爭了,但是一個星球一個民族也依舊不會改變。

  以后隨著工商業的發展,本土和海外領地之間的矛盾增加,最后演變為大規模的戰爭,這是大概率的事。

  但是華夏人之間彼此打全球大戰,總比華夏人和其他土著蠻夷打世界大戰強得多不是,哪怕是打爛了,肉都在鍋里呢。

  李軒的這種心理,體現在大唐帝國的全球策略,也是體現在了藩王的就藩政策上。

  不過真正能夠看透李軒內心想法的,還是不錯。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瘋子,而不是瘋子,是很難理解李軒的心態的。

  然而雖然無法看出來全部,但是至少一部分還是有人能夠看的出來的,比如說太子李暠!

  跟在李軒身邊這么久了,甚至都已經是開始獨立負責處理部分事務了,李暠隨著時間的積累也是越來越成熟。

  而越是成熟,其實他是越是難以理解父皇的全球本土化策略。

  在他看來,這種所謂的全球本土化策略,對大唐其實沒啥好處,壞處倒是一大堆!

  帝國要掌控美洲,要掌控非洲,要掌控印度,要掌控歐洲那是理所當然的,但是這種掌控不一定非得說要把上面的土地全部變成大唐人生活的地方啊。

  在他看來,和西班牙人、葡萄牙人那樣,在美洲搞殖民地統治就挺好的。

  大唐人在當地當農場主,當工廠主,然后用土著挖礦種田,賺取大量的財富返回本土。

  同時有了這么多的土著,帝國的工業產品才有更多的市場可以出口,讓國內的工商業發展的更加良好。

  但是現在呢,如今大唐的海外領地,就那么點移民的市場,完全不夠用,而最關鍵的是,大唐人去了,那些土著也都消失不見了,連土著市場都沒了……

  這也是造成了如今大唐帝國非常有意思的工商業布局,原時空里的各國工業革命崛起,大多是依賴國際市場。殖民地市場等,但是唯獨大唐帝國,是純粹依靠內需發展的,海外基本上只作為工業原料供應地,而且還是極少數的工業原料供應地。

  因為絕大部分工業原料,帝國本土都有,用不著海外進口。

  市場也是,出口的工商業產品,除了武器就是武器,基本沒其他什么東西了,有也是沒多少。

  如今帝國的企業們,基本是依靠了國內市場生存的,哪怕是出口軍械數量龐大的三大武器公司也是如此。

  原因還是因為海外的市場太小了,比如說歐洲,就那么點人,那么大點地方,那么點錢,根本買不起多少大唐的工業產品。

  早些年大唐還挺重視歐洲市場的,但是最近幾年,本土企業對于開辟歐洲市場已經是沒啥興趣了對海外市場是抱著有就有,沒有拉倒的心態。

  更重要的國內市場!

  沒辦法,雖讓國內市場太龐大,海外市場又太小呢。

  李暠最近這兩年,別李軒放權負責了一定的經濟事務,所以對于經濟他還是有一定的發言權的。

  如今帝國的對外貿易數量還是太少太少,雖然說國內市場已經足夠大,但是誰也不會掀起市場更大不是。

  如果海外市場搞起來,比如說海外那么多土著,怎么說也得有幾個億人,讓他們一人買一唐元的東西,那就是幾億元的市場啊。

  但是現在帝國的全球本土化政策,卻是并沒有把重心放在擴展這些市場上。

  說到底,還是大唐的海外政策,和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的海外政策截然不同而導致的。

  大唐追求的是領土,歐洲人追求的是利益,這兩者是牛馬不相及,甚至是背道而馳的東西。

  不過經濟方面的事,雖然有些無法理解,但是李暠也是知道父皇有一個統一全球的夢想,誰要是攔著父皇實現這個夢想,父皇就會毫不猶豫的把他扔進太平洋喂魚。

  所以哪怕他是太子,也絕對不會輕易的對全球本土化政策提出異議。

  要不然的話,他估計著自己的太子之位要坐不穩。

  所以雖然全球本土化政策所造成的經濟影響,他雖然不理解,但是也能接受。

  然而有一點他無法接受的就是,那幾個藩王在海外的權力太大了。

  如果愿意的話,其實他寧愿讓這幾個兄弟全部都待在金陵城,而不是分封到海外領地,而且還擁有實權的分封。

  李軒分封的藩王,權力雖然所有限制,但還是不小。

  其封地俸祿就不說了,所有貴族都有,藩王無非就是封地面積大一些,封地俸祿多一些,私人領地多一些而已。

  但是藩王還擁有軍權,雖然之后一個王府護衛隊,額定人數為三千人。

  但是幾乎所有皇子的王府護衛隊,都是清一色的精銳,放在海外領地里,那可是相當可觀的軍事力量。

  此外,藩王在地方看似沒有政務權力,但是哪怕是依靠藩王的政治影響力,也能夠輕易的左右封地官員的任命。

  這手握錢財、軍隊、政務影響力,現在大唐的藩王在海外領地,實權還是非常大的,要不然那幾個就藩的皇子也不會一個個開開心心的跑去海外就藩了。

  說不準就會和前明的那些藩王們一樣,想方設法都要賴在京師,在京師待久一點呢。

  如今父皇在世,這些藩王們自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給他們一百個膽子也不敢亂來。

  但是父皇百年之后呢?

  自己繼位之后,那些兄弟們還會老老實實的當一個普通藩王嗎?

  換位思考,如果是自己在北美洲就藩,恐怕一聽聞父皇駕崩的消息就會立即擴軍,然后實際掌控整個封地。

  哪怕是沒有造反之心,但是也得防著新皇帝削藩啊!

  自己都這么想了,其他兄弟難道就不會這么想?

  李暠覺得不太可能。

  大家都不傻!

  哪怕是他們傻,但是他們身邊的謀臣不傻!

  就藩北海省的皇長子李欻,其位于大阪的齊王府內,有食客五百,不少野心勃勃,在他李暠這里沒找到機會的人都投到了那邊去。

  就等著他李暠死,然后好爭奪帝位呢。

  一想到自己繼位后的藩王問題,他就睡不好覺。

  有時候看向李軒的眼神都是帶著幽怨!

  好歹我也是父皇您親自選的皇儲,這么坑我好嗎?

  不過他也知道這并不是父皇對他不滿,相反,他知道父皇對自己挺滿意的,要不然這些年也不會逐步放權讓他處理部分政務了。

  這些年來,他基本把所有軍政機構都轉了一圈,甚至還跑到了中亞那邊視察代替天子視察前線部隊。

  而最近幾年,他更是知道父皇已經是開始提拔和他走的比較親近的軍方將領了,雖然都是一些校官,準將少將,在軍方內也是屬于邊緣角色。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軍隊里屬于其他皇子派系的將領,可都是被壓著無法動彈呢。

  這一比較,就知道父皇還是看重他的,還是在培養他的。

  還是在一步一步把替他鋪路!

  但是,父皇讓自己繼承帝國的皇位,卻是又搞出一堆藩王來動搖帝國的根本,這讓他看不懂!

  如果讓李軒知道李暠覺得自己坑,他會呵呵一笑!

  我坑?

  那是你沒見過你爺爺!

  不過就算是李暠聽到了這話,估計內心也會說一句:你們兩個都是坑逼,都不是正常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