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是一年里最要緊的事情之一了。
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只要有雙手,每年的元寶多是親手折的,一來講究心誠,二來也免得傳出去叫人戳著背罵一句不孝。
就算像徐老太爺、閔老太太這種老人家,多多少少也會意思意思,折上個吉利數。
眼下,已經是三月尾端,再有一旬就是清明了。
撫冬見顧云錦問起,答道:“齊六奶奶下午使人來說的,定了三天后。”
顧云錦了然。
北三胡同里過清明,依的是鎮北將軍府里的規矩,初三就點上供桌了,一直點到初八,祭祀祖宗、告慰英靈。
時間久,燒的元寶自然就多,偏胡同里人手就這么多,少不得要提早準備,多費些工夫。
按著舊年,顧云錦在初二就搬回胡同里,過了初八再回來。
徐侍郎府里的祭祀,顧云錦是從來不參與的,甚至是徐氏,都被閔老太太定為潑出去的水,只在每年的元月初二回來給石氏的牌位磕個頭。
歇了一夜,顧云錦在午飯前去了清雨堂。
這個時辰,她估摸著楊氏正好得空。
果不其然,畫竹笑盈盈迎她,還壓著聲兒給她提點:“二太太剛走。”
顧云錦心里有數了。
不管楊氏和徐硯昨夜里怎么商量的,不等徐硯從衙門回來,徐令意的事兒依舊擱著,楊氏哪里有準信能給魏氏?
魏氏來了一趟,沒出個結果,她有求于楊氏,說話不會難聽,但長吁短嘆一番總是免不了的,楊氏這會兒定然憋著氣呢。
顧云錦不怕楊氏憋氣,楊氏眼下越沒有辦法,她才越好提要求。
反正她光著腳,她怕什么。
“大舅娘。”顧云錦喚了聲。
楊氏坐在羅漢床上,身側幾子上擺著幾本賬冊,見顧云錦來了,就示意畫梅收起來:“昨夜歇得還好嗎?”
顧云錦在繡墩上坐下,直言道:“歇得不好,一夜沒睡爽快。”
楊氏微怔。
昨夜楊昔豫還是沒把平安符送出去,這事兒楊氏一早就聽說了,此刻聽顧云錦這么一句,心里不由嘀咕,莫非昨夜楊昔豫說話不注意,又叫顧云錦挑出刺來了?
前回就是,楊昔豫刻意討好,生生讓顧云錦拿話堵了,楊氏還要幫著周旋。
她暗暗惱著,瞧著是玉樹臨風的公子哥,怎么連個小丫頭片子都哄不好呢。
“哪兒不爽快?說給舅娘聽聽。”楊氏試探著,柔聲細語道。
顧云錦撇嘴:“我嫂嫂昨兒使人來,說該準備折元寶了。”
一聽這話,楊氏頓時松了一口氣,顧云錦是不想回去跟徐氏臉對臉,不是叫楊昔豫惹了。
“你是孝順孩子,你父母走得早,云齊又不在京中,你這個做女兒的,肯定要多費些心。”楊氏道。
“做兒女的自當盡孝,”顧云錦話鋒一轉,道,“只是,我們太太想要些老太太的東西。”
楊氏的眉梢一揚,徐慧會開口討要老太太的東西,這可真是稀罕了。
顧云錦又解釋了一句:“哦,不是現在仙鶴堂里那一位的,是我們太太的親娘的東西。
前些年我們太太沒來提,今年吧,您知道的,老太太陰壽五十整,侍郎府里不給大擺,我們太太要盡孝,想自個兒供一桌,但總要有些東西的。
太太的病還沒好,就讓我先跟大舅娘透個氣,過幾日讓我嫂嫂來拿。
早些跟您說,也免得您沒個準備。”
楊氏的笑容僵在了臉上。
這事兒豈止是要準備,那是要拿命準備的,若不是顧云錦這會兒跟她交個底,真等吳氏上門找閔老太太要,閔老太太能拿茶碗引枕把人給砸出來。
可真交了底了,要去挨砸的就成了楊氏了。
楊氏一點兒也不想被閔老太太遷怒,她是兒媳,不管心里怎么想的,明面上頂撞不得。
她暗自嘆氣。
其實徐慧的要求一點都不過分,也半點沒有錯。
閔老太太最不能容忍旁人提及石氏,每年府里祭祀,看著是隆重,但都是給祖宗們的,石氏的牌位冷清清的,一帶而過。
徐慧外嫁了,徐老太爺都沒吭聲,還有誰會為了石氏去觸閔老太太的霉頭?
偏今年是五十整壽。
徐慧沒逼著府里大辦,只要取些石氏的東西回北三胡同里供奉,已經是退讓得不能再退了。
“東西都在老太太的庫房里收著。”楊氏訕訕,一面說,一面琢磨著怎么把燙手山芋扔出去。
顧云錦哼笑:“其實在北三胡同里祭祀,這事兒我不想應的,這算哪門子的規矩嘛。”
楊氏眼神一閃,剛要順著顧云錦的話說幾句,又被搶了先。
“雖說如今是太太帶著我和嫂嫂在京里過活,但北三胡同是姓顧的,我們顧家多少先祖要拜啊,她把她親娘請來,這怎么能像話?”顧云錦語速極快,“她供她親娘,我是不是也要幫我親娘給外祖家的供上?總不能人走得早,茶就真的涼透了。”
楊氏不自在地縮了縮脖子。
人走茶涼,聽起來不像是顧云錦埋怨徐慧,還是她在罵閔老太太。
“老太太五十整,要供肯定也該侍郎府里來供啊,原配太太呢,府里又不是沒晚輩,還少人磕頭了嗎?”
顧云錦說得輕松自在,楊氏只覺得心都燒焦了。
讓徐硯、徐馳給石氏磕頭?
從規矩上半點沒錯,可從閔老太太那兒算,楊氏毫不懷疑那老太婆能直接把供桌掀了。
這真是造得什么孽啊!
按說前人早逝,這兩位又從未打過照面,閔老太太不至于一聽石氏的名字就上火,但其中卻有一番根源,楊氏剛進門時尋人打聽過,好不容易才湊出些往昔來。
石氏是生徐氏時難產沒的,沒出半月,徐老太爺就續娶了閔老太太。
這也不是什么耐得住、耐不住的事兒,而是徐氏太小了,除了奶娘,總要有個人照顧。
徐老太爺忙于生意,父母又都沒了,他能把襁褓中的女兒交給誰?就依著親戚們的意思,快些娶個女人回來看孩子。
閔老太太嫁進來,就是為了“看孩子”,她那心高氣傲的性子,哪里聽得了這種話?
加之很快懷了徐硯,哪怕是足月生下來的,在徐家發家的小鎮子里,都有不懷好意地說她老早就跟徐老太爺不清不楚了,要不然怎么一挑就挑了她,一進門就有了?
流言蜚語,根本不講道理,又生了兩個兒子徹底拿捏住了徐家,閔老太太對那位死了都讓她背污名的石氏惱極恨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