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十三節 宗師過招,神仙打架(下)

  閻老先生將核舟翻來覆去的品鑒,一副深思狀,想要找到證據佐證猜想。

  但很可惜,秦淮出神入化的仿造技術,讓閻老先生鎩羽而歸。

  “慚愧慚愧,仿造者技藝精湛,我竟然找不到破綻。”

  閻老先生頗有些汗顏的慨嘆道。

  浸淫核雕六十余載,連故宮博物館都呆了二十三年,專業知識,偏僻理論何其多,莫說核雕,其它文物古董,也能辨個八九不離十……

  然而遇上這一枚鬼斧神工的核舟,他竟然束手無策。

  若不是有幾十年的閱歷撐著,恐怕得打眼了。

  看到閻老先生焦頭爛額,秦淮嘴角微微勾起,七分內斂,三分奸詐。

  “閻老先生,這枚核舟還是贗品?不能吧?

  我覺得它表現出來的意境和技藝,都非常貼合核舟記的描述啊。”

  齊書記滿腹狐疑:“如果這枚藝術品還是贗品,那正品該如何的不可思議?”

  “正品?通過腦洞大開的光影處理手段,將靜物化為動態,留給觀賞者無限的想象空間。

  我想,不會有比這枚核舟更符合人們想象中的核舟了。恐怕王叔遠的原作,都要稍遜風騷。”

  王叔遠所創作的核舟,也就是核舟記描述的那一枚,閻老先生無緣一觀。

  但閻老先生想象中的核舟,和秦淮的‘收藏’如出一轍。

  甚至這枚核舟表現的意境,還超出了想象。

  “您就這么相信自個兒的直覺?也許會有感覺出錯的時候吧?再說了,核雕技藝比您還出神入化的核雕師,從明代到現在,一只手都數得過來。您稍微分析分析。”

  齊書記出謀劃策。

  聞言,閻老先生也陷入冥思苦想。

  心中把歷史上那些核雕名師濾了一遍。

  會是誰仿造了這枚核舟?

  如此一件瑰寶,竟沒有一星半點的記載。

  “哎!你這一說,我還真想到了一個人!”

  閻老先生猛得恍然,神色怪異的看了一眼秦淮。

  見秦淮神色自若,閻老先生舉起核舟,更加細致的品鑒起來。

  二十分鐘后。

  閻老先生的視線從掛在核舟內壁的蓑笠上收回:

  “這枚核舟,全程下刀拿捏得嚴謹古派,沉穩老練,不落窠臼。然而就在這一處細節……”

  閻老先生頓了頓,指著蓑笠旁一根線條的開端部位。

  “就在這里,一刀落下,大概一毫米距離,與整體風格截然不同……倒是和秦淮小友的技法有幾分神似!”

  “這一小刀應該是秦淮小友想到了什么妙招,正得意忘形的時候下刀雕的!雖然隨后迅速調整風格,但還是留下了破綻。”

  “蓑笠后面,大有文章吧?我說得對也不對?秦淮小友?哈哈哈哈……”

  閻老先生不等回答,以‘老夫聊發少年狂’的姿態,大笑三聲,笑聲爽朗,感染力非常強。

  商雅和齊書記都情不自禁跟著笑了起來,屋內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秦淮很驚訝,仔細看了一眼閻老先生指出的地方,這處破綻只有毫厘。

  秦淮是無心之失,當時也并未在意。

  不想竟然被閻老先生發掘了出來。甚至連他當時雕刻這一刀時的心情都摸得一清二楚!

  驚了。

  這就好像學霸做高考數學卷的壓軸題。

  第一步,先把正確答案猜出來。

  第二步,摸清出題老師的思路。

  第三步,寫出過程,取得滿分——對,學霸就是有這種騷操作。

  閻老先生的操作與學霸解題有異曲同工之妙。

  果然是宗師!

  秦淮不得不敬佩,笑著跟閻老先生商業互吹:“閻老先生火眼金睛,慧眼如炬,晚輩自愧不如。”

  “說笑了說笑了,秦淮小友差點害我晚節不保啊。”

  閻老先生敞懷酣笑,反手也是一個商業吹捧。

  兩人相談甚歡,有點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覺,儼然已經變成了忘年交。

  齊書記一臉懵圈,他這位親徒弟竟然被晾在了一旁,完全插不上話……

  惹不起惹不起。

  宗師過招,神仙打架,他連拍馬屁都不知道從何下手。

  憋了半天,齊書記喟然慨嘆道:

  “我都想辭官回家搞藝術了。”

  其實不難預見,接下來的十年、二十年,正是國家亟待發展精神文明、復興傳統文化的重要時段。

  秦淮這位宗師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只要靠著秦淮做文章,不愁做不出省級文化項目。

  甚至還可以試試國家級文化項目。

  記得歷史上的巴金和葉圣陶先生,都身擔要職,譬如全國政協副主(和諧)席,教育部部長……

  如建設中華文化館這種全國性項目,就是葉圣陶先生提出并且實施的。

  國家缺這種人才,便會給這種人才優待。

  以秦淮的才華,正屬于被優待的行列,而且秦淮能享受到的,還會是頂尖級別的優待。

  要不要先拉攏一下?

  正在齊書記思考時,大廳門被推開了。

  “你們在干什么?不開燈還聊得這么起興。”

  一位衣著華貴的中年女人攙扶著白發蒼蒼的老奶奶走向這邊。啪的一聲把燈打亮了。

  中年婦人是齊書記妻子,老奶奶則是閻老先生老伴兒。

  她滿頭銀發,和閻老先生一臉夫妻相,皺紋里盛滿了名為優雅的氣質。

  年輕時候,肯定是一位大美人。

  閻老先生連忙上前扶著老伴,眉飛色舞把剛才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講了一遍。

  兩人親昵恩愛,笑作一團——來自一九五七年的狗糧,其實也甜得膩牙。

  待了兩個小時,秦淮拉著商雅的小手,起身告辭。

  閻老先生和齊書記將秦淮送到別墅門口,齊書記本想特地讓司機開車送一程。

  被秦淮婉拒了。

  金陵吟笙古玩鑒定中心。

  秦淮和商雅下了車,走了一段路程才來到門口。沿路都是轎車。

  路上行色匆忙的鑒定客慫肩捧木盒,眼神飄閃,夾雜著一夜暴富的幻想。

  還有從鑒定中心罵罵咧咧走出來的鑒定客,多半是罵狗專家不識貨。

  也有心懷不軌拿著高仿貨來騙證明資料的。

  形形色色的人在這里出沒。

  走入大廳,根據服務員的指示,先到智能化搖號的電腦平臺挑選順眼的專家。

  “這一看就是正規的鑒定公司。不像民間很多小機構,張口閉口你這件古董價值幾十萬上百萬,吹得你以為要平地暴富。

  然后……收你兩三萬鑒定費!”

  秦淮一邊跟商雅吐槽,一邊選了個價格中上的專家——鑒定費用兩千元整。

  “明明是我的作品,結果還要來當送財童子……”

  秦淮嘴角一垮,肉疼不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