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十二節 隨手拉一個就是宗師?

  秦淮手指輕敲展臺的桌面,他一思考起來,便會雀躍,五官都淌出奇異的光彩,燁爍灼目。

  “不必雕刻連綿不絕的山脈,只需摘取局部。

  如一個山坡,然后以小見大,著力刻畫走獸,鳥雀,蝴蝶等生物。

  山間生物多不可數,林深見鹿,百鳥爭鳴,便側面顯示山林繁茂,生態和諧。此為青山嫵媚。

  再讓生物做歡迎親昵狀,不是更進一步的表現出了‘青山見我應如是’嗎?”

  聞言,后面的名師一個個若有所思。山間白鹿,松鼠,蝴蝶,走獸飛禽紛紛前來歡迎我,在我腳下親昵。

  還真是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這與踏花歸來馬蹄香有異曲同工之妙!”

  其中一位核雕名師拍手叫絕。

  所謂踏花歸來馬蹄香,說的是北宋天才畫家王希孟的天才構思。

  在他的作品踏花歸來馬蹄香中,并未直接描繪駿馬在花叢中趕路的畫面,而是取景于馬歸來之后,幾只穿花蝴蝶追逐馬蹄翩翩起舞。

  寥寥幾筆,花香撲面,意境橫生,能讓觀者憑空想象出駿馬踏花奔馳的浪漫景象,可以說是畫中有詩,詩中有畫。

  這幅畫也因此備受后世畫家稱贊,列為典范。

  秦淮的處理,竟然與千年前的畫家,不謀而合!

  “妙不可言啊。”

  青年恍然,如醍醐灌頂。剛才他頂嘴秦淮,確實是坐井觀天了。

  秦淮處理青山嫵媚的手法,獨僻蹊徑,堪稱驚艷,令人不服都不行。

  “最后一件作品……”

  秦淮繼續沉思,眉稍微皺。

  說實在的,這件描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肖像核雕,其實并沒有任何不妥。

  肖像嘛,也不可能雕出花來。

  不過……

  “額……”

  青年見秦淮還未發覺后面的一群圍觀群眾,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秦淮身后的陣容,著實可怕——宗師當頭,名師在后,一群非富即貴的藏家尾行。

  只是請一個看起來比較帥、稍微有氣質的路人點評一下罷了,引來的仗勢太大了吧?

  青年有點慌……

  正所謂無巧不成書,青年萬萬不會想到,戲劇性的是,這位‘稍微有氣質的路人’,其實就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核雕宗師。

  他若得知真相,恐怕得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秦淮沉思了片刻,繼而開口:

  “我們不如換一個全新的思路來處理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可以把雕刻場景放眼于兩軍交戰,趙武靈王軍隊整齊,士氣高漲,而敵軍丟盔棄甲、草木皆兵。

  以趙國完勝,趙武靈王勒馬指揮追擊潰軍入核雕,豈不是更直觀的表現出了趙武靈王勇于改革,北掠中山、吞胡地的霸道氣概嗎?”

  秦淮最后一字落下,展廳內鴉雀無聲。

  驚了。

  最后這一個創意,宛如天才手筆。

  “啪啪啪”

  閻老先生率先鼓掌,隨后掌聲一片,匯聚成雷鳴。

  無論是核雕師,還是游客,亦或是藏家,都能直觀的從秦淮的分析中,感受到一種深刻。

  “好一個胡服騎射!”

  在閻老先生看來,秦淮的第三個設想,真的是靈光燁燁。

  有高度,有深度!

  放眼戰場,描繪敵軍潰敗,趙武靈王的部下乘勝追擊,秦淮的藝術提煉,準確的把握住了趙武靈王的性格特征,又以小見大的點出了趙武靈王的戎馬一生。

  只此一個場景,一位睥睨諸國,冒舉國之大諱,放手改革的君王躍然紙上。

  這比一枚簡單的肖像核雕,都要來得驚心動魄、氣勢磅礴。

  核雕的可玩性,可感悟性,可收藏性,都因此更上一層樓。

  光憑設想,這作品便有了名作的水準。

  如果讓秦淮親自執刀雕刻,十拿九穩是一件宗師級巨作。

  閻老先生不無慨嘆。

  雕刻千鯉時,秦淮鋒芒畢露,多處出現妙趣橫生的筆觸。靠著天賦與自信行刀,狀態還不穩定。

  從千鯉看來,秦淮是不掩飾半點鋒芒的半步宗師。

  而雕刻仿明核舟時,秦淮已經開始收束本身風格,潛藏隱忍。

  在那一枚核舟上,秦淮的個人風格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事一種荒誕離奇的藝術視角,以及開創性的核雕技法。

  兩枚核舟前后僅相隔十天,秦淮的進步之快……竟有些令人目眩神迷。

  而今天,閻老先生看到的是秦淮全新的一面:才氣——通過閱讀與思考凝聚的才氣。

  從秦淮的即興點評就可以知道,秦淮愛讀書,而且秦淮不僅僅是讀書,還勤奮思考,甚至能舉一反三,把書讀厚。

  “了不得。”

  閻老先生越看秦淮越心生歡喜。

  不驕不躁,注重培育文化底蘊。

  秦淮能走多遠,閻老先生也不敢預測。反正比他這把老骨頭要遠。

  閻老先生臉上帶著笑意。

  “都聽明白了吧?

  你們現在的弊端是不該把核雕當成雕塑來創作。

  追求栩栩如生,沒有錯,然而寫實到極致,也不過一尊立體打印、一張圖片。

  想要寫實圖片,照相機也可以啊,千萬像素,連毛孔都看得一清二楚。

  你們想想,核雕寫實能比得過照相機、最新的三維立體打印機嗎?

  既然核雕比不過三維打印機和照相機,那要核雕有什么用呢?

  所以,諸位該把每一件作品都當一幅畫卷、一句詩來雕琢。只有開拓作品的藝術深度和廣度,才能讓核雕有意義……”

  閻老先生總結道。

  無論是名師,還是新入行的核雕師,都認真記住這一番鞭辟入里的分析,并引為信條。

  而得到了閻老先生首肯的秦淮,則被灼灼的目光盯著。

  短時間內連續構思三件作品,而且每一件,都可圈可點,發人深省……

  加上年紀輕輕,秦淮會不會是閻老先生的關門弟子?

  十有八九!

  不然閻老先生何以對秦淮如此關注?只有這樣的天資聰穎的少年,才會被一代宗師閻老先生招入門下吧?

  “原來是閻老先生?”

  秦淮詫異回身。

  “原來秦淮小友也中意寫意核雕上。難怪那天的……”

  閻老先生欲言又止,看情況,秦淮暫時不想透露仿造核雕的事情。

  遂作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