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十九節 科普傳統技藝的核雕連環畫

  “你小時候看過四格漫畫嗎?特別有趣的四格漫畫。初中生、高中生都愛看。

  我就想不如用雕一些有趣的四格漫畫。可以不專注在搞笑,轉而雕刻高雅的事情,譬如你說的:高臥、靜坐、嘗酒、試茶、閱書、臨帖、對畫、誦經、詠歌、鼓琴、焚香、蒔花、候月、聽雨、望云、瞻星、負暄、賞雪……

  把這些雕入核桃,每一個雅事都雕成一枚精致的核雕,游客肯定能接受。”

  聽得商雅的提議,秦淮目瞪口呆,她在這方面,似乎有著異于常人的洞察力與想法。

  把諸種雅事納入核雕?很有趣味性。

  秦淮已經開始構思了。

  不過商雅似乎還不滿意,依舊俏眉微蹙,抿緊紅唇。

  “等等,這樣好像也不直觀。

  姐姐再幫你想想……不如用幾枚核桃組在一起,講述一項技藝的創作過程?”

  商雅面露思索:

  “好比核雕,先把入山采摘核桃這道工序雕成一枚核雕,再把核雕師雕琢核桃這道工序雕成第二枚核雕,一步步工序連起來,用多枚核雕,向游客展示這項傳統技藝的工序細節及魅力。

  再譬如茶葉的制造過程,硯臺的制作過程,宣紙的制造過程……

  有很多傳統文化與技藝,都缺乏系統而生動形象的展示。所以普通大眾才缺乏正確的認識。

  你何不試一試?

  這樣的核雕作品,即雅俗共賞充滿樂趣,還有教育意義,可讓更多游客了解我們幾千年來的傳統技藝與文化。你覺得如何?”

  商雅將完善好的創意娓娓道來。

  秦淮一愣一愣的,滿臉詫異的望著商雅。

  把一些傳統文化、傳統技藝系統展示出來,別說核雕作品中沒有,就連書畫作品中也沒有。

  商雅的想法,確實獨辟蹊徑。且有點很與眾不同的趣味。

  “這個創意非常厲害。”

  “哼哼~”

  商雅昂起了小腦袋,眉梢飛揚,她被秦淮夸出了傲嬌屬性。

  “去把藥喝了唄,已經盛好了,慢慢喝,不燙的。”

  商雅臉上的笑意瞬間凝固,給了一個讓秦淮自己體驗深意的幽寒白眼。

  “我喂你?”

  秦淮站起來,把中藥端到書桌上,一勺一勺舀起吹涼,再喂進商雅嘴里。

  “你喝藥能不能不要舔勺呢?”

  秦淮無奈的吐槽道,商雅肯定是故意的,都要含住一點藥湯,伸出小粉舌頭舔一下湯勺,然后帶著深意酥酥的看一眼秦淮。

  這個女紳士!

  不過,連穿個暴露點的睡衣都放不開手腳,商雅也就局限在口花花了,真槍實彈的她不敢。

  看穿了套路的秦淮滿臉鎮定自若。

  “最后一點也喝掉,不能浪費小哥哥的精華。”

  見秦淮灌完最后一點藥湯,商雅來了底氣。

  “你如果喜歡,我現在可以幫你再熬一碗。”

  聞言,商雅立刻變得老老實實,秦淮翻了個白眼,忍住笑意,把碗放進洗碗池。

  吃過晚飯,秦淮的創作開始了。

  商雅在一旁搜索資料,把需要雕刻的技藝類別寫在小本本上,以供秦淮參考。

  現在確定雕刻的技藝工序有:核雕、釀酒、剪紙、制筆、造紙、烘茶、鍛劍、制琴、風箏、皮影、糖畫、京劇。

  “我這樣雕刻,估計得占用小半個展覽館。不管他了,看館長怎么選。”

  秦淮看了一眼書桌,上百個核桃放在紙盒里,還有一些十厘米長,不過傘骨般細小的木棒。

  在構思中,每一門技藝的工序,會盡量用七個核雕連貫的表現出來。

  琢磨了片刻,秦淮拿起一枚核桃,開始細膩的施刀。

  先用半鏤雕的方法,將核桃的下部雕刻成一座林木扶疏、怪石參差的孤山。

  再采用全鏤雕和浮雕,在核桃上部,雕琢出一顆枝葉伸展的山核桃樹。

  桃葉稀疏,細小的樹葉上,還有比頭發絲還要細小的脈絡。

  野生山核桃,星羅棋布。

  老樹上,有一位核農攀緣在樹上,拿工具采摘核桃。

  樹下有兩位同伴仰頭照應,山風把頭發吹動,其中一位伸手斜指,仿佛能聽到他的吆喝聲。

  這一枚立體的核雕,線條流暢明達,于粗獷處勾勒剛勁,于精微間線條柔綿,意到刀至,細如軟沙的木屑紛紛落下,積攢在書桌上……

  時光在一刀一刀中流逝,秦淮的心漸漸靜如止水,商雅亦如是。

  慢慢的,核雕上的人物由面目模糊開始五官細致,由動作僵硬,變得鮮活靈動。

  山石、樹枝、衣物、鞋、背簍,皆被浮雕得躍然紙上。

  緊接著,秦淮再次拿出一枚核桃,埋頭雕刻,商雅用手撐著下巴,嫻靜的觀察秦淮。

  秦淮的雕刻,像是一場優雅的表演。

  手腕翻轉,刀尖跳躍,跌宕起伏如彈琵琶。

  線條有長短、粗細、疏密。

  用刀有輕重、快慢、強弱。

  刀技有提、按、頓、挫、順、逆。

  雕法有平雕、圓雕、浮雕、立雕、鏤空雕。

  無論是哪一種精湛的技法,在秦淮的刀下,都如一場京劇的生旦凈末丑般你方唱罷我登場……

  轉眼間,栩栩如生的立雕人物,便從核桃上浮現出來。

  第一幅核雕‘連環畫’現世。

  采摘核桃,篩選核桃,初加工,選入核雕師手中,燈光下雕刻,后期拋光打磨,成品展示……

  七枚核雕,分述七個場景,每一個場景,都是一幅細節完善的紀錄片,每一枚核雕的下方,都有一行小詩,用來描述該工序。

  比如:采摘核桃那枚核雕的下方,就有一句‘核農涉山水,荒山白云間。’

  而核雕師雕刻的那枚核雕下方,則篆刻了一句‘刀鋒游走處,入木皆有神。’

  一句小詩,即是對該工序的總結,也是對整枚核雕作品的升華,平添了一種雅致。

  “我覺得你真厲害……哪怕是俗氣的作品,也能想辦法添一些細膩優雅。”

  商雅指腹擦掉一枚枚核雕上的木灰,從秦淮細膩的畫風中,親身感受了一遍核雕作品從選料到成品的數道工序。

  末了輕讀七句小詩,頓覺意味雋永,回味無窮。

  雖然它們沒有核舟那樣縹緲仙氣的意境,但卻有著市井與翰林相融的雅俗共賞。

  這就是秦淮,總是化腐朽為神奇,竟然讓簡單的科普核雕,有了格調與風雅……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