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二節 自我打臉是最騷的

  當然,整部紀錄片并不是形而上學、空口無憑的講述。

  也并非尊古賣古,而是自然的講述觀點。

  即專業且易懂,清純不做作。

  隨著紀錄片緩緩推進,好像一本越品讀越有深意的散文詩在向觀眾攤開。

  雖然文藝,但不是故作高深。

  時而引經據典,令人會心一笑的同時亦普及一些知識。

  它不是妖艷賤貨的賣慘紀錄片,而是在傳播一種氣度,一種審美,一種文化自信。

  提到愛好時,旁白會引經據典——周作人在《北京的茶食》中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于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游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

  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雖然是無用的裝點,但是愈精煉愈好。”

  以此告訴觀眾:‘你需要有一個愛好,解救你孤獨的靈魂。’

  緊接著秦淮還來了幾句騷話:“于生活中拾取精神上的享受,于行動中踐行生活的方式。

  三千年讀書不外格物致知,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活得最有意義的人,不是活得最長的人,而是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這樣突如其來的騷話樂倒一片觀眾。

  秦淮不適合灌雞湯,所以往往在講這種騷話的時候,一本正經的表情特別逗。

  不過,需要專業解讀時,秦淮便很有風范了,理論什么的張嘴就來:

  “美學家張世英曾說‘人生四種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審美境界。審美是最高境界。’

  不管你是誰,都要懂一點審美,它為什么會讓你心情愉悅,這樣設計又有哪些美學觀點?

  譬如這一案運用了生物仿生原理的茶桌,其實是仿了獵豹奔跑時的背部曲線。

  當你們第一眼觸碰它時,便會發現它身上充滿著肌肉緊繃的生命力。”

  秦淮修長的手指劃過茶桌表面。鏡頭從側面拍攝茶幾的弧度。

  茶桌四足真的便像奔跑的矯健獵豹。

  而茶桌的桌面下截面,也神似獵豹伸展的背部。

  這是當初秦淮講解片段的拍攝剪輯,放在此處恰到好處,引來一片驚嘆的彈幕。

  “仿生能帶來美的享受,但為什么仿生能帶來視覺享受呢?”

  問出這一句話,秦淮洋溢著自信的嘴角微微揚起,眉梢輕舞。

  彈幕一片寂靜,等待秦淮的專業解答,或許會涉及一段專業知識。

  但沒關系,他們會認真聽著,一次聽不懂聽兩次!兩次聽不懂聽三次!

  他們對木工的興趣已經被初步勾起來了。

  “這很容易理解的。你看,天上的流云,樹上的嫩芽,草上的小蟲……大自然的東西為何那么美?

  因為有生命呀。

  手工木藝也一樣,里面蘊藏著生命的氣息,才能打動人心。”

  本來需要很專業的詞匯來解讀的木工理念,秦淮卻用了一個輕飄飄的類比。

  引來一片稱贊。

  這就句話說得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秦淮的人格魅力一下就凸顯了出來。

  彈幕又開始刷口號了,這一句話瞬間霸屏,看得人頭皮發麻。

  在娓娓的講述中,觀眾們如在壇下聽圣僧講課的虔誠信徒,一片靜謐祥和,沉浸在紀錄片中流淌而出的雅致之中。

  講到木工,還展示了一下傳統榫卯工藝。

  三塊長方體的木材,于中間處鑿出了榫卯結構,爾后以其中一根料為柱,其它兩根為梁,并在一起。

  然而這還不算結束,只見秦淮兩只修長的手指撥弄豎柱輕輕旋轉了九十度。

  原來這才算卡死了!

  這小小的動作,看似漫不經心,卻是展示過程中最令人怦然心動的細節。

  榫卯結構并不是簡單拼接,而是有機關設置的!

  秦淮直觀的展示,比的上一萬句吹捧。

  “其實現在我們的榫卯結構在高科技材料中也有發展,比如有些儀器的切割拼合。當然,焊接技術要更先進咯。”

  秦淮拿著榫卯結構,輕輕放在一旁。

  爾后帶著觀眾們一起欣賞陳列好的多寶閣、花幾,茶案,棋案……

  看得觀眾們眼前璀璨艷然,頭皮發麻。

  “不過,現在由于上百年的木料稀缺,榫卯結構已經不適造大型木建了。混凝土建筑更有優勢,萬丈高樓平地起,充分利用日漸緊缺的空間,非常好。”

  秦淮一邊走,一講解。

  “不過呢,榫卯可以運用到實木家具中啊。

  以造萬丈高樓的嚴謹標準,對待每一件小家具,也是挺好的一件事情。

  而且,有些古建筑的修建與再塑,也離不開榫卯結構。

  有些東西還是要繼承為好,記得鄰國高麗,玩什么去漢字化,結果以前的歷史文獻竟然都看不懂,還得跑到我們這來學習古文,這就很尷尬了。”

  秦淮微微一笑,這個反面教材讓觀眾們笑出豬叫。

  但同時也在他們心里敲響了警鐘。

  有些東西,是不能丟的!

  就這樣,紀錄片從木工講到了核雕與玉雕。

  講到作品如做人。

  講到秦淮給林櫟手畫杯中水被冰封的漸變圖。

  講到核舟是什么原理,講到傳統技藝工序的連環畫的創作是出于何種目的……

  講到風雪夜歸人。

  講到平面減地法。

  講到改良版的平面減地法。

  講到了小酌清泉茶具。

  整個視頻充滿著身后的文化內涵,審美啟蒙以及人文理…趣。

  咋一看驚喜連連,仔細咀嚼更是津津有味。

  其中,秦淮對古今中外文化技術的看法不偏不倚,不過分夸張,但該自信的時候自信,尺寸拿捏得恰到好處。

  這才是紀錄片的底蘊!

  從頭看到尾,渾身舒泰,精神干爽,留香幽遠。

  而直到紀錄片的最后幾分鐘,秦淮也沒有說套話,譬如大家需要培養工匠精神、支持傳統技藝什么的。

  該說的都用作品說了!

  觀眾們能清清楚楚的感受到什么叫真正大國工匠。

  彈幕紛紛表示驚訝。

  于是觀眾再度全神貫注的盯著紀錄片,不見一條彈幕。

  畫面中,秦淮正襟危坐,面對鏡頭。

  “小哥哥說兩句心中的宏愿,要政治正確,嗯嗯嗯……你懂的。”

  商雅清越的聲音響起,她很明顯的暗示著,希望秦淮說兩句套話。

  然后秦淮坐在鏡頭前,有點茫然,略微思索了片刻,俄而開口:

  “我的宏愿就是死前成為中國最長壽的人。”

  “噗哈哈哈哈哈……”

  商雅笑得攝影機都打翻了。

  看到這里,觀眾先是一臉懵圈,爾后像拖拉機一樣突突突的笑了起來。

  他們想起前面秦淮剛才一本正經灌過的雞湯——‘活得最有意義的人,不是活得最長的人,而是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當時說得那叫一個信誓旦旦啊,結果轉眼就說‘我想死前成為中國最長壽的人。’

  紀錄片結束了,有些觀眾依舊刷著‘此生無悔入華夏,但求一睡秦核舟’的口號。

  有些則是呆呆的望著一片漆黑的屏幕,意猶未盡。

  有些則是點擊重播,繼續看一邊。

  看一遍怎么過癮呢?

  里面小哥哥顏值高有才華,還有點小幽默,旁白聲音酥軟,整部紀錄片畫風雋永,紀錄片內容也充實典雅。

  先刷他三四遍再說!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