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www.mhtxs.cc
秦淮小哥哥:
“承認一個錯誤。事情是這樣的。
當時我找秦先生幫忙,是想邀請秦先生來秦省實地考察,然后給出建議,但秦先生說先看看照片。
結果照片發送成功五分鐘后,秦先生就把解決方案發了過來。
我當時懵了。
專家組三個月都攻克不了的難題,秦先生只用五分鐘?
說出來誰信呢?
我不信,專家們也不信。
所以專家組就沒采用秦先生的方法。
后來秦先生問起這件事,我便欺騙了秦先生,說按照秦先生的辦法不能重組古建筑。
然而秦先生誤會了。
他以為我們專家組不懂裝懂,所以非常負責的做了一段視頻……[哭泣]
還說下次不要不懂裝懂。
其實我們不是不懂裝懂啊,而是秦先生五分鐘給出答案太過于驚世駭俗了。
盡管那真是原裝的組裝方式,可一開始我們真的難以置信。
附上聊天記錄和視頻。
最后,代表已經變成秦先生粉絲的專家組給秦先生瘋狂打call!!”
發完微博。
吳秘書長松了一口氣,他親自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以及其中的誤會解釋清楚,一切負面影響都該隨風消散了。
在這件事上秦淮沒有做錯什么,更不存在黑點。
能通過圖片就能攻克難題,這是本事,也能省下人力物力,為什么還要千里迢迢跑一趟呢?
以此來顯示匠心精神嗎?
匠心并非‘用油紙包好的零件’,也并非‘不斷鞠躬’,更不是表面的裝腔作勢,而是像秦淮一樣,能精確高效的解決問題便精確高效的解決問題。
而實在不行,則利用現代科技當做輔助。
秦淮并不故步自封,身上有一種進步的思想,或者說,是幾千年前就有的一種優秀品質——包容。
譬如他會堅持使用傳統的木匠工具,慢慢的刨制木料,同時,也不忌諱使用電腦軟件構建三維模型。
這兩者在秦淮身上交匯,仿佛一根純凈試管反應出了迷人的顏色,沉淀出了一種兼具人文與科技的珍貴物質。
這樣的秦淮,血液中奔騰著一股朝氣蓬勃的華夏傳統,守禮內斂又敢于突破,專注嚴肅又不失開明幽默。
才高氣清,莫過于此!
想到這里,吳秘書長打開秦淮的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雖然只出了第一集,但毫無疑問是近些年來質量最高的傳統技藝紀錄片了。
里面全是有趣的干貨,而且,很好的刷新了觀眾對傳統文化從業者的認知,讓人忍不住心生向往。
遺憾的是,紀錄片中只是展示了小部分榫卯,并未詳細展示編號金木水火土到底是什么機制。
看來得親自詢問秦淮才能解決這個困惑了!
吳秘書長如是想到,將桌上的釅茶一飲而盡。
臨睡前,他發現微博動態出現了很多轉發與評論——
[我來復述事情經過:首先,專家們一開始沒看懂小哥哥表達的意思,沒敢采用小哥哥的方案。
后來,小哥哥專門做了一個視頻,專家組才看懂。
換句話說,就是學渣沒看懂學神的解題過程,學神只好詳細的講一遍。]
吳秘書長悻悻然。
學渣與學神的比喻,竟然出奇的形象生動……
尷尬。
當然,在評論過后,網友們開始好奇的點開秦淮所制作的視頻。
他們已經做好準備,迎接復雜的工程設計圖了。
不過打開視頻后,眼前的畫面卻讓他們大吃一驚。
因為畫面中,出現了半棟雕梁畫棟,清晰擬真的木質古建筑,
這應該就是秦省那棟拆卸了之后重裝不好的唐朝古建筑了。
雖然面積略小,但五臟六腑一應俱全,而且古樸大氣,有盛唐余韻。
從專業的角度來看,建模水準很高了!
而隨著進度條往前推移,一根根木料從天而降,堆砌在古建筑上,榫卯結構互相咬合,形成密不可分的整體……
好像在疊俄羅斯方塊,整個過程流暢簡明,看起來賞心悅目。
而編號第七百四十九的木料轉動四十五度,再轉動四十五度這兩段畫面。
真的把網友驚訝住了。
上百根一盤散沙、隨時都可能分崩離析的木料,竟然剎那間往內有規律的收縮。
榫卯結構的神奇只此展露無疑。
網友們發出了一連串的驚嘆,為老祖宗的智慧嘆為觀止。
不可思議,難以置信!
當然,也有網友懷疑視頻內容的切實可行性。
[我很懷疑,現實中能像視頻中這樣組裝嗎?真的可以通過把一根木料轉四十五度就令上百根木料也受到影響嗎?]
吳秘書長用官方賬號在下面回復:[不用懷疑,我們已經按照視頻上的重組方式復原了秦省的古建筑。而且,當時的情況和視頻中一模一樣。]
不怪這些網友會懷疑,哪怕專家們第一遍看視頻時,也滿是錯愕與懷疑。
等唐代古建筑巍峨的佇立在夜色中時,他們才完全的心悅誠服。
并為秦淮的組裝方式驚嘆不已!
中華榫卯研究協會悄咪咪的在下面點贊:[偷偷給業內奆佬點個贊。受秦淮奆佬啟發,我們發現,用視頻展示榫卯結構是一件推廣傳統榫卯結構的極佳方式!
明天開會,協會就會正式著手這件事情。
每一個榫卯結構,都會做成一個小視頻。到時候請秦先生不吝斧正。]
[666,又有官方認真微博出來冒泡。先是幾大博物館聯手,再是古建筑研究協會,現在又有官方榫卯研究機構……秦淮小哥哥怎么這么招人喜歡呢?]
而隨著榫卯結構官方冒泡,全國各地的古建筑搬遷協會都過來冒泡:
網友們錯愕的望著被帶歪的樓層。
你林業局瞎摻和啥呢?秦淮小哥哥又不是管林業的,不能有什么問題就跑來找秦淮小哥哥啊。
過了沒多久,竟然有警察局出來湊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