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零八節 博物館的秦核舟

  金陵省博物院。

  秦淮站在廣場前,遠遠看到一棟江南式的古典宮殿。

  十二根中國紅頂梁柱十分醒目。

  宮殿正中心,掛著天藍色的牌匾,上書:金陵博物院。

  建筑風格類似古代的王府,不過是充滿江南水鄉風格的王府,框架文縐縐的,頗為秀氣。

  秦淮對博物院并不陌生,他來過很多次了,閉著眼睛都能走到核雕館。

  于是秦淮腳步輕快了幾分,拉著秦淮往核雕館走。

  商雅唇角勾起一閃而逝的壞笑,咳嗽了兩聲,便夫唱婦隨的的跟在秦淮身后,全程一聲不吭。

  十分鐘后,兩人并肩站在非遺館的核雕展區前。

  核雕展區只有三四十位游客,可以說是‘經營’慘淡了。

  不應該如此才對,拿臺北故宮來說,一枚清代核舟便是明星級別的展品,被稱為鎮館之寶。

  秦淮的核舟雕刻,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博物院也在大肆宣傳,展區內怎么沒有游客?

  難道游客們都看膩了?

  不會,博物院每天接待近八萬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

  不回看膩的。

  帶著疑問,秦淮在展區內轉了一圈,他發現了根本原因——原來展區內根本沒有展出核舟和另一套核雕作品。

  商雅站在一旁,靜看秦淮滿臉困惑不知所措,過了片刻方才狡黠的一笑,將紅唇貼到秦淮耳邊:

  “是不是始料未及?其實是博物院調整了。院方決定將你的作品移走。”

  “移走?”

  秦淮眉梢輕挑。

  核雕館空缺展位有幾十處,要移走干嘛呢?

  而且,移到哪里去了?

  除了非遺館,似乎也沒地方放置……

  金陵博物院主要有六個館,分別是非遺館,歷史館,民國館,特展館,藝術館,數字館。

  首先,歷史館和民國館跟秦淮無緣。

  特展館呢,主要用于臨時展覽活動,旨在促進國內不同地域的外文化交流。

  剩下的就只有藝術館了。

  藝術館是什么地方?

  就是用來陳放古代書法、繪畫、雕塑等高端藝術品的特別場館。

  如竹林七賢的石刻,戰國時期的木雕鎮墓獸,這種禁止出境展出的國寶級文物才能在里面放置。

  同時,里面也設置有名人藝術館。

  比較著名的是國畫大家傅抱石,工筆畫大家陳之佛,油畫大師蘇天賜,三位都是繪畫界的扛鼎者。

  “難道院方將我的作品放到藝術館去了?”

  秦淮難以置信。

  “抱歉,就是在藝術館。”

  “半個月前,博物院在藝術館隔開了一個獨立展區,叫做秦核舟藝術館。

  短短二十天,立刻成為游客必逛區域,人氣居高不下。”

  商雅一臉傲然,活在世上就能在博物院開設名人藝術館的雕刻師有幾位?

  更何況,秦淮才二十二歲。

  而且秦淮的那幾件作品,并非秦淮求著院方展覽,而是院方主動找到秦淮。

  當初秦淮還一連拒絕了一個多月呢。

  含金量不可同日而語。

  是以商雅驕傲得雙手叉腰,可把她牛氣壞了。

  秦淮笑著摸了摸商雅的秀發。

  跟在商雅身后,很快來到‘秦核舟紀念館’前方。

  這就是商雅口中的人氣居高不下嗎?

  秦淮臉上布滿了濃濃的不可置信。

  甚至有些心慌,因為‘秦核舟藝術館’的入口前竟然人山人海,粗略掃了一眼,至少有四百位游客在排隊。

  為了維護秩序,院內工作人員不得不用鐵質護桿隔出了彎彎繞繞的通道。

  與地鐵站的安檢一模一樣。

  秦淮驚訝得說不出話來,想起了核雕館門可羅雀的慘狀……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入館看看,我們也排下隊。”

  商雅拉著秦淮站在隊伍最后方。

  秦淮則是四處打量,注意到墻壁上‘秦核舟藝術館’的字樣竟然是特質的墻燈。

  字樣下方還有一個方方正正的巨型印章,赤若朱砂,鮮艷奪目。

  現代風與古典雅致風格交相輝映,將秦核舟三個字表現的蹁然若仙。

  博物院真是有心了!

  排了二十分鐘的隊伍,秦淮終于來到了‘自己’的藝術館。

  館內空間別有洞天,分兩條廊道,每一條都有百米長,目測可以放置上百架玻璃展柜……

  左邊陳列著巨型木雕。

  走近一看,秦淮眼前一亮,只見地面畫了一個八卦。

  、、、、、、八種符文鐫刻在地面,散發著潔凈的白光,如果盯著看,會覺得眼睛都被刺痛。

  而八枚巨拳被罩在玻璃櫥中,各占一個方位。

  巨拳握緊,拳頭表面浮雕凹凸,線條刀砍斧鑿,入木三分。

  游客可以從拳頭穿過。

  可近距離欣賞木雕的細節。

  木雕無言。

  但透過遒勁深刻的線條,游客們卻感受到了一種藏在血液深處的情緒涌了出來。

  仿佛有一尊巨鐘被狠狠的撞了一下,鐘聲撼動心靈。

  游客們握緊雙拳,心緒翻滾,百感交集,卻找不到任何詞語來抒發情感。

  舉目四顧,鴉雀無聲,一片寂靜,只有睜大的眼睛。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

  一位戴眼鏡的青年游客輕輕低吟了一句。

  爾后,許許多多的游客眼眶閃著濕潤,默默的念著這句話——‘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

  這句話很應景。

  連秦淮都感覺心臟被撥動了一下。

  走出八卦陣。

  秦淮看到許許多多的游客回頭看了看。

  “酷炫,霸氣,千里迢迢來南京,只看到這幾件木雕就覺得值了!”

  “我不懂木雕,但如果一件作品能調動我的情緒,讓我感覺如同受到了一場洗禮,這就是一件好作品!”

  “一位有著強烈社會責任感的雕刻師,秦核舟奆佬的思想境界就甩我們這些雕佛像的咸魚幾條街啊。”

  “回去就模仿一件。秦核舟夠我們抄幾百年了!”

  “最佩服的就是秦核舟的創意和腦洞……”

  有幾位結伴而來的木雕師贊不絕口。

  秦淮笑著搖頭,沒有吭聲,而繼續逛另外兩件作品。

  逛完后,便從后門走出藝術館。

  后方。

  一位游客高聲抱怨:

  “秦核舟的作品也太少了。看看隔壁的傅抱石,陳之佛,蘇天賜藝術館,一共展出了上千件作品呢!

  而秦核舟偌大的藝術館卻只有三件展品,真心‘寒酸’……”

  “但秦核舟的每一件都令人印象深刻,甚至是過目不忘!”

  聽得游客的夸獎,商雅眨著眼睛望向秦淮:

  “怎么樣?別人眼中的秦核舟,你從來沒看過吧?”

  “確實沒看過。”

  秦淮點頭,無論是書店的視角,還是博物院的視角,都帶給了秦淮新穎獨特的體驗。

  “那你有什么感想沒?”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