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六節 連老男人都不放過

  [紀錄片的每一個畫面雖說樸實無華,但卻有一股美得無法呼吸的詩意。

  很難想象,在我以前從不知道的地方,還有一群匠人在用有溫度的手指,擦干文物器身塵封千年的灰塵,一道道來自千年前,可以攝動靈魂的光芒讓我幾次淚目。]

  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確實非常別致,沒有劇情起伏,卻自帶一股吸引力。

  觀眾們看得粉紅泡泡狂冒,尤其是王師傅和秦淮出場,唰一下血槽就空了。

  真的是中華家最美好的品質都在兩位男神身上了。

  王師傅是內斂的溫柔儒雅,秦淮傾向于浪漫主義的謫仙。

  兩者在第一集中尤其搶眼。

  亮閃閃的,俘獲了一大批迷妹。

  路轉粉。

  粉轉妻。

  在視頻下面孜孜不倦的用文字敲出對秦淮和王師傅的喜愛。

  隨著紀錄片在各平臺登錄,紀錄片的點擊量和熱度都在與日俱增。

  當然,紀錄片的事情,秦淮沒有關注,他一連二十天都是在紫禁城內波瀾不驚的生活。

  秦淮時刻恪守著一句話: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

  很多人的孤獨,到頭來只能自我安慰一句雖敗猶榮,但秦淮的孤獨,卻是光芒萬丈。

  從紫禁城到國家博物院的青銅器和書畫,都被秦淮研究了一遍。

  第二十一天。

  秦淮飛往秦省。

  下午時分方才趕到鎬京長安。

  長安,長治久安,歷史上,周、秦、漢、隋、唐等十三個王朝在此地建都。

  毫不夸張的說,中華家封建時代的最具活力,最巔峰的王朝都以此處為都城,將華夏文化的影響力輻射到全國各地。

  天可汗,萬國來朝,絲綢之路,海上貿易……

  故而對這座城市,秦淮早已心馳神往,他最想看一眼的,便是秦漢隋唐留下那一抹盛世剪影。

  秦淮不止一次幻想過有朝一日他夢回盛唐,在開元年間自江南學成入京,身下騎著一頭小毛驢,在路途中暢想長安繁華盛景。

  三個月長途跋涉,他真的叩開了長安城門,柳絮飄飄的長安盛世如畫卷一般在眼前展開。

  那一刻,他準備好了擁抱盛唐,那一刻,他嘴角上揚,不禁吟起詩句,驢蹄也肆意起來……

  ‘真令人向往的畫面。’

  秦淮微微出神。

  盛世的紫氣可以孕育一位文化上的謫仙。

  秦淮真想在喧囂的盛世中走一遭,然后胸開三尺,氣雄萬丈,志吞四海!

  一千年前有盛唐,一千年后,想必秦淮也能等到下一個盛唐。

  想到此處秦淮目光堅定,邁開步伐,走進長安……

  秦省博物院,兵馬俑,古城墻,秦淮一一走過。

  五天后,秦淮飛到了川蜀,一下飛機,便是直奔三星堆遺址文化博物館。

  三星堆文化是秦淮比較向往的一個文明分支,它起源于中原二里頭文化,經過五百年融合,一直到殷商晚期,方才發展出獨立生活風格。

  不過她的青銅器風格,卻是古中國青銅器造型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譬如秦淮現在所看到的大型青銅縱目面具。

  它方臉闊耳,兩顆眼珠凸出成柱狀,兩只招風耳極其顯眼,而上下嘴唇被處理成長長的線條,線條深長上揚,似微露舌頭,而且還露出了一撇邪魅娟狂的微笑。

  微笑中有幾分安詳、寧靜。

  宛如頭頂神明蒞臨,而它在聆聽神明的教誨。

  一股尊崇肅穆感撲面而來。

  “這些青銅器好生特別,跟秦省博物館,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的文物風格截然不同,也跟世界上其它文明的藝術風格不同,難道是外星文明嗎?”

  商雅十分詫異,這些天看到的青銅器都是鼎、鬲、、瓿、簋、爵、觚、、,實用性比較高,也有青銅犀牛,銅馬,但造型寫實逼真。

  而眼前青銅器的造象手法極其夸張,完全不像中華家傳統的藝術形式,令人耳目一新。

  這種特殊性無法解釋,只能用并非地球文明來搪塞。

  秦淮搖了搖頭:

  “對于三星堆遺址究竟來自于何處,世界考古界一直爭論不休。

  有中國學者說它們來自于西亞,因此推斷中國的青銅器文明起源于西方,有人說三星堆是猶太人文明,說華夏是猶太人后裔。其實這些都是胡說八道。”

  說到這里,秦淮露出鄙夷的神色。

  自民國那批學者認為要后,后面全是尊西方的言論。

  中國人是起源于西方。

  中國的文化也是起源于西方。

  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一絲自信。

  秦淮最厭惡這些軟骨頭的理論,以為這樣就能給臉上貼金,殊不知出盡了洋相。

  說起這些,秦淮的聲音都冰冷了幾分:

  “在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玉琮,玉器,這些都是非常傳統的東方文化代表。所以,何來西方起源一說?

  秦淮手指抵住下頜,略帶幾分思索的眼神中有光芒閃過:

  “如果說三星堆為什么如此截然不同。這一點同樣必須從環境說起。

  古蜀川地區在四千年前生長有巨木,巨蛇,巨獸,大的生物最是強悍最是危險,所以人類部落中潛意識推崇敬畏‘大’這一屬性。

  于是三星堆文明產生了巨物崇拜。

  為了寄托變‘大’的美好愿景,他們塑造出凸出眼球和巨耳的青銅面具,目的就是觀察遠方的風吹草動和聽到可能隱匿在暗處的猛獸巨蛇。

  這種巨物崇拜,中原沒有過,世界上也沒有。

  所以你看,它們就非常像外星來的文明了。”

  秦淮將自己的推論娓娓道來。

  在他的理念中,一種文明的藝術發展規律,絕對跟起源地的環境息息相關,當初在央美講座時,秦淮也是憑借該分析方法技驚四座。

  這種分析方法,絕對是有科學依據的。

  聽得秦淮的話,商雅莞爾,雖然沒有全部理解,但大概意思都懂。

  而且,秦淮小哥哥的科普,哪怕聽不懂一個字,都能滿心愉悅!

  不過。

  旁邊一位精神矍鑠的老爺子卻是錯愕的扭過腦袋。

  “年輕人你剛才的理論是自己想的?”

  “對。”

  秦淮不假思索。

  “巨物崇拜……你這個理論,非常獨特而且站得住腳跟,經你提醒,我似乎有了很多想法!”

  老者面色紅潤,突然對秦淮青睞有加。

  見狀,秦淮臉色略窘,頗有些措手不及。

  “年輕人叫什么名字?”

  “秦淮。”

  “是相關專業的在讀學生來參觀學習嗎?”

  老先生噓寒問暖。

  “不是。”

  “那你是出于愛好才來參觀?”

  老先生繼續糾纏,整個三星堆博物館游客并不多,能來博物院參觀的,而且能有如此奇特的見解,應該不是一般的年輕人。

  “我大概是出于愛好罷……”

  秦淮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其實是出于研究才來,但并非學生。

  “我很喜歡你的巨物崇拜理論。

  環境與周圍天敵,往往影響人類部落的原始信仰、生存信仰。因為崇拜巨木,巨獸,巨蛇,才有了三星堆的獨特青銅器造型,這的確是一個邏輯自洽的解釋!

  如果寫成論文,就能一票否決‘西方傳入論’了。肯定是轟動性的。

  你愿不愿意和我一起研究?論文的第一署名權肯定交給你。”

  秦淮一臉茫然,傻夫夫的望著老爺子。

  怕不是說笑話罷?

  只是隨口分析了一下好嗎?

  但老爺子一本正經,好像不是在消遣秦淮。

  “看來我需要自我介紹啊。

  老頭子我姓燕,1929年,我的曾爺爺第一次發現了三星堆遺跡,我的爺爺,父親,都將一生獻給了三星堆遺址。

  而1986年,已經二十八歲的我參與了三星堆規模最大一次的發掘,這些展覽出來的青銅面具、青銅立人……都是我所在的考古小組發掘的!”

  老爺子精神矍鑠,講起曾經的輝煌事跡,便昂首挺胸滿臉傲然,大有老夫聊發少年狂的做派。

  秦淮微微一笑,面露敬佩。

  四代考古,近六十年的不懈努力,最終讓二十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考古發現蒞臨世間。

  值得驕傲,更值得尊敬。

  “嘿嘿,知道老爺子的厲害罷?”

  “老爺子厲害!”

  秦淮隨手吹了一句,對于這種小老頭,秦淮能吹爆。

  “在那一次挖掘中,我們挖出了無數神品。其中最震撼的莫過于這一件了。還是禁止出國展覽的第六十四件文物之一呢!”

  老爺子拉著秦淮的手,大步繞過回廊。過分的自來熟讓秦淮臉色微窘,為什么畫風突然變成了爺爺帶著孫兒出來玩?

看到秦淮小表情的商雅在一旁掩嘴偷笑  秦美人果然名不虛傳,連老男人都不放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