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
兩天。
清風穿房過,創作無歲月。
秦淮基本足不出戶,偶爾被商雅拳擊調教,但更多時間是在書房中,專注于雕刻作品。
這兩天的作品都不需要殫精竭慮的考慮創意。
一切以實用為主。
不過以秦淮精益求精的匠心,很多作品完成時,便自帶觀賞性的藝術美畢竟秦淮對美的苛刻追求已經融入到血液和潛意識中了。
或者說,秦淮的每一刀,每一次呼吸都是雅致的,故而每一件作品,總有妙趣。
果盤、木制湯勺、茶則、插花清供時會用到的花架、竹編花瓶……
一件一件的小生活用品整整齊齊的排開。
果盤如綻放的梅花。
湯勺如林間小石灘。
有些花架雖然是方方正正的格子框架,但像一扇滿含風景的窗戶。
靜物不語,卻有靈魂,他們宛如一只只性情溫柔的寵物,乖巧的呆在原地。
驚艷人眼,愉悅人心。
商雅開心到哼著小歌曲兒。
家中的布局已經非常有藝術感了,若讓這些小裝飾分散到各個角落。
恐怕這棟別墅就相當于一個小型的秦核舟藝術品博物館了!
這些可都是收藏家們不惜一擲千金也想追逐的作品,然而在這棟別墅中,隨處可見,觸手可及。
何謂富貴家氣象?
何謂書香底蘊?
這就是!
商雅順了順長發,趴在秦淮肩上偷偷接近.jpg
“果盤真漂亮,宛如一朵花。一片,兩片,三片……一共五片花瓣,中間還有……”
商雅擺弄果盤。
秦淮瞥了一眼果盤,唇角微微勾起。
“這個果盤來源于《浮生六記》中的一小段文字。
‘蕓為置一梅花盒:用二寸白磁深碟六只,中置一只,外置五只,用灰漆就,其形如梅花,底蓋均起凹楞,蓋之上有柄如花蒂。
置之案頭,如一朵墨梅覆桌;啟盞視之,如菜裝于瓣中,一盒六色,二三知己可以隨意取食,食完再添。’
書中的梅花盒用來裝小菜,這個也可以用來盛視線水果,小菜,干晾果脯。”
秦淮隨口解釋,絲毫沒有意識到商雅逐漸呆滯的神情。
雖然秦淮小哥哥總是不經意的暴露底蘊系列。
可像無底洞一樣的暴露底蘊,要不要這么優秀?
“茶盤和茶則已經有了,就不繼續雕刻。花架和花瓶酌情在茶室擺放。以后我們去景德鎮,也能挑選一些瓷器花瓶。”
“李運先生的汝瓷不是可以放茶室嗎?”
商雅第一時間想到前晚的酒瓶。
由來花酒是一家,
古瓶盛酒后簪花。
宋朝崇尚的極簡風,簡約的天青色外觀,昆侖玉碎般的冰裂紋開片,加上一朵小花綠葉,在這種氛圍下賞花喝茶,俗人都要蛻變!
“李運先生的汝瓷用來插花確實是極品。你也可以學習插花的。”
秦淮放下雕刻刀,望著商雅。
“我?我不行……我什么都不懂呀。”
“沒問題的插花、喝茶、焚香若只求自娛自樂,并不算困難,多讀讀類似的書即可。一天插一束花,插幾百天就是高手了。”
秦淮寬慰道。
“嗯嗯!我會試試的。”
商雅也有學習的心了,明眸閃亮。
“電話響了……”
商雅遞來手機。
“誰的?”
秦淮詫異的接過,一看,竟然是民間藝術家協會。
“秦先生,您要尋找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清單列出來了。”
秘書長聲音洪亮。
“哦,還順利嗎?”
“順利,聽說是秦核舟的組織,毫不猶豫便答應了下來。參與者一共十六位。其中包括昆曲、姑蘇刺繡、姑蘇評談、揚州剪紙、惠山泥人、宜興紫砂壺、宋錦織造技藝、姑蘇緙絲、姑蘇御窯金磚、金陵金箔鍛造、南通板鷂風箏、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制扇技藝、常州梳篦、豐縣糖人貢、邳州紙塑獅子頭。幾乎涵蓋了金陵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全部繼承人。”
不錯嘛。秦淮燦爛一笑。
這么多技藝,每一項技藝聽起來都很厲害,如果將這些精彩紛呈的技藝全部納入傳統技藝小鎮中……
值得期待呢!
就目前而言,國內還沒有工匠嘗試做這件事情。
或者說嘗試過,但失敗了。
畢竟不是誰都有秦淮這樣的影響力和整合力。
當然,這么多技藝,要想和諧共存,且讓各自的魅力盡可能的煥發出來,還必須精心商榷。
秦淮微微想了一下,哪怕用十幾噸木料都不成問題。
縱使是名貴木料,也能出得其錢。
既然不差錢,那么追求質量便是唯一的要求了。
想到此處,秦淮挺了挺胸膛。
一旦他決定了要做的事情,斷然要做到極致。
所以當下,自然是先系統的了解這些傳統技藝,以及傳統技藝背后的守藝人。
“我立刻來一趟。”
秦淮掛掉電話,跟商雅說了一聲,便開始換鞋,換上正式的衣服,準備出門。
商雅則像一個賢惠的小妻子一般撫平秦淮肩膀、后背的褶皺。
當然,會趁機揩一點油,還一本正經的板起俏臉。
“早點回來。”
聽得商雅溫柔的話,秦淮眼神寵溺,點頭,揉了揉商雅的秀發,轉身出門。
車程一小時,秦淮來到金陵省民間藝術家協會。
“秦先生終于舍得回我們協會了,請進。”
理事會秘書長得知秦淮要來,不知道有多高興。
早囑托助手盯緊,見秦淮來了,第一時間在門口迎接,噓寒問暖的把秦淮拉進辦公室。
“這是金陵省所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的資料。一個不落,請過目。”
秦淮道了聲謝,翻開表格材料。
一共十六項傳統技藝,每一項技藝都有一位到兩位代表人。
表格材料中,姓名,性別,年齡,住址,聯系方式都寫得清清楚楚,還有該項技藝的詳細資料。
秦淮瀏覽得頗為認真,逐字逐句,五官凝肅,一絲不茍。
“秦先生,實不相瞞,過去幾十年,各項傳統技藝的傳人幾乎沒有什么交流與合作……秦先生若能促進,對傳統技藝來說,是一件大好事。”
秘書長眼神渴切。
有些偏門的傳統技藝,除了加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單,得到一些補貼,就再也沒有后文了。
有些繼承者已經年過古稀,完全找不到愿意學習的徒弟。
如果該繼承者撒手人寰,恐怕一項技藝就成了最后的絕響。
秘書長憂心忡忡。
外省還有一項簪紙花的傳統技藝,如今凄涼到,只剩下一位八十歲的老先生還在堅持了。
想教徒弟都力不從心!
提及這項技藝,哪怕是業內的人,都未必聽說過。
這說明在傳統技藝的宣傳推廣方面,做得真的有欠缺。
如若秦淮這位擁躉眾多的佬來宣傳推廣,或許情況會有明顯的好轉!
一手雕刻技藝鎮壓圈內,年輕,顏值高,氣質佳,低調卻有實力,這些圈粉點結合在一起……毫不夸張的說,業內最有能力將傳統技藝推廣到公眾面前的人當屬秦淮。
除了秦淮,誰都沒有這般得天獨厚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