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一節 又要引發潮流了

  “你回頭看看剛才走過的地面。”

  聞言,唐館長疑惑的看向木雕小鎮的地面。

  可它觀察了幾分鐘,卻是看不出任何端倪。

  “不行,秦先生在為難我……”

  唐館長搖頭自嘲的笑了。

  秦淮的雕刻作品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惜墨如金。

  吝嗇于多刻一刀,吝嗇于多加一根線條。

  這類雕刻是十分困難的。

  眾所周知。

  無論是雕刻藝術,還是塑形藝術,還是繪畫藝術,還是書法藝術,有一條通用的真理:那便是越簡單,越難掌控。

  線條少,意味著容錯率低,一旦出錯,就會十分扎眼。

  就好比南郭先生濫竽充數。

  三百人吹笙,他混入其中,很難被發現。

  但要是一個一個吹,南郭先生只能卷鋪蓋跑了。

  雕刻亦如是。

  減法越多,對技法的考驗便愈加高。

  也即是說,線條少意味著容錯率低。

  而秦淮能用極少的線條,表現出包羅萬象的意境,說明當秦淮這件作品雕出來時,瑕疵就非常少了。

  想要從幾乎沒有瑕疵的作品中找出小人會動的奧秘,甚至比找出一處瑕疵還要困難啊!

  所以唐館長很快便放棄了治療。

  想找秦先生的茬?

  洗洗睡吧。

  前段時間,秦先生吊打東瀛銅藝師,所展示出來的,對細節的觀察力還用多說嗎?

  如果秦核舟說的端倪小到那種程度,唐館長就是再長十雙眼睛,也觀察不出來啊。

  所以唐館長很有自知之明。

  “注意力全部落在有花紋的金磚上,并且踩一踩。”

  聞言,唐館長蹲在金磚前,仔細觀察。

  觀察了好半天,唐館長才發現。

  地面金磚分兩種。

  一種有花紋。

  一種沒有花紋。

  沒有花紋的金磚未被固定死,人踩在上面,會讓它們微微下沉。

  當金磚下沉時,一旁的商鋪就會運動。

  所以金磚下面連接的,恐怕是一連串的機關。

  只是剛才他被小鎮里面的景物吸引人全部注意力,所以沒有關注腳下。

  唐館長恍然大悟。

  好心機啊。

  一面是讓人應接不暇的小鎮風情,一面是暗藏在地下的機關構造。

  這些元素巧妙的設計在了一起,所達到的效果,絕不是簡單的堆疊,而是讓小鎮愈加夢幻。

  試想一下,當觀賞者看得出奇,商鋪內的小人突然一卷長袖,進入勞作狀態,草地上的風箏突然乘風而起……

  這是何等的驚艷!?

  就好像畫中的蝴蝶飛出了畫卷,給人一種不期而遇的驚喜。

  真是巧思神工啊。

  唐館長連連稱奇。

  “里面的機關布置太妙了!

  尤其是最后一道機關,摁下商鋪門額上的牌匾,整條街都從地面升起路燈,里面涉及的機械就太多了!

  可秦先生卻能輕輕松松的夠統籌兼顧,不愧是……”

  吹捧。

  使勁兒吹捧就對了。

  唐館長眼睛發亮的盯著小鎮,垂涎三尺。

  “行了行了,適可而止。”

  秦淮擺手讓唐館長停下。

  “那么秦先生……這座小鎮,準備放在金陵省博物院嗎?我們會善待它的。”

  終于,唐館長暴露了真實用心。

  “不。這座小鎮不能長期停留在任何一家博物館,全國的博物館輪流展出,一個一個向我申請好了。”

  這座小鎮,雕樓畫欄照耀入目,百項技藝熠熠生輝,放在哪里都是鎮館的寶貝。

  而且,秦淮現在名高天下,那些博物館肯定會爭著展覽這一件作品。

  秦淮并不求賺錢,他把這些技藝宣傳出去,就是為傳統技藝做貢獻。

  讓每一家博物館都展覽一遍,豈不是最好的選擇?

  聞言,唐館長頷首,表示理解:

  “秦先生的計劃是最好的,能讓小鎮達到最高的曝光度。

  一旦完成全國博物館巡回展出,小鎮中的近百項技藝,會受到比之前更多的關注與發展際遇。

  不得不說,秦先生對傳統圈藝圈的貢獻越來越大了。

  傳統技藝圈有秦先生,真是一大幸事。”

  雕刻這座小鎮,其實是吃力不討好的,但秦淮依舊去做,并將它做到最好。

  所以唐館長非常喜歡秦淮的為人。

  有責任感!

  有擔當!

  和曾經的閻老先生一模一樣。

  接下來幾天。

  參與本次木雕的守藝人紛紛來金陵省博物院參觀成品。

  遠在京城的王師傅給秦淮造了一座金屬鐘樓。鍍上金箔,便是金碧輝煌的黃金鐘樓,將它放在小鎮入口,立刻成為小鎮的一抹亮色。

  而昆曲傳人也制造了一臺小型的留聲機。

  放置于戲臺帷幕后,當觀賞者踩上戲臺前的金磚時,動聽的水磨調緩緩飄散……

  至此,傳統技藝小鎮落成了。

  金磚鋪地,金箔粉飾。

  里面的人、墻、桌,皆用漆藝打磨,磨得光滑如鏡,鮮衣照人,似被鍍上了一層淡淡的流光。

  整座小鎮,無一處不是人間勝景!

  “我看到了我的皮影戲,居然在店鋪前動呢,真好啊。

  我之前還擔心靜止的皮影無法呈現皮影戲的精髓,沒想到秦先生考慮得如此周到。”

  “我有時候感覺,里面的泥塑是真的泥塑,可仔細看卻不是,哈哈哈。”

  惠山泥人的老師傅都看迷糊了,不得不折服于秦淮那道行高深木雕技藝。

  “我已經看了三遍了,完全不會厭倦。”

  “一切久看不厭,都是源于足夠用心。”

  李運嘖嘖稱奇。

  他可以感受出來,秦淮在這座小鎮中費盡了心血。

  “不知道各位朋友發現了沒,其實小鎮中,有許多創意單獨拿出來都能獨擋一面!”

  一位守藝人神采奕奕,她在小鎮的細節處找到了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意。

  “你們看這扇門,門面用漆推成亮黑色,可你們發現沒有,里面還有金線勾勒出了秦車馬磚畫。這個看似隨意的設置,卻讓我大受啟發。

  金光閃閃的秦車馬,在烏亮的背景中,古樸素雅。

  如果將這一設置用在古琴中……簡直是神來之筆啊。

  我的天吶,我的心臟似乎漏跳了一拍。”

  這位斫琴的守藝人異常激動。

  秦淮對于秦車馬磚畫,對于黑與金色的運用都堪稱爐火純青。

  而這一份極好的創意,竟然用到門上裝飾這一個細節,真是大材小用!

  不過。

  一想到這座小鎮處處都是精致到極點是細節,她便釋然明悟了。

  “還真是……”

  “這秦漢車馬磚畫的題材十分少見,秦先生一用,好像放在哪里都覺得十分高雅。”

  “完了,被這一個細節洗腦了。”

  一群守藝人眾說紛紜,面面相覷,真的是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

  自從注意到這個細節后,他們便好像著了魔一般,時不時閃現秦漢車馬的裝飾畫。

  由此便可說明這一細節的深入人心。

  “我記得當初的星空創意玉雕,只是秦先生的隨口一提,結果引出了一個潮流!

  所以以秦先生的才華,木雕小鎮中除了秦漢車馬磚畫的創意,可能還藏著其它了不得的創意。

  我有預感,如果能將秦先生運用的創意全部挑選出來,恐怕是能引發一系列的潮流!”

  一群守藝人猛得驚醒。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