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 上任司禮監

  十月十三的這天下午,東乾內廷做了大規模的人事調動與新任命。

  原本最引人關注的,是新任御馬監掌印太監的人選,這二總管的位置可以說是人人都眼紅,在這種時期,如果誰能上位御馬監,就說明此人獲得了女帝及康隆基的看重與絕對信任。

  但讓人意外的是,之前在傳言中大熱的人選,目前內廷的當紅炸子雞周安,竟然落選了!

  新任御馬監掌印太監竟不是周安!

  而是司禮監秉筆太監,康隆基的嫡系鐵桿心腹王春雷王公公!

  王春雷今年已有六十多歲,上品地煞境強者,與古槐庸是同一代人,其一直都是大內排名前幾的實權總管,他調任御馬監擔任掌印太監,執掌大內四衛兵馬,雖在意料之外,卻也是在情理之中。

  而最引人矚目的直殿監掌印太監周安,竟然調任司禮監擔任秉筆太監,取代了王春雷曾經的位置!

  這就……轟動了!可以說一片嘩然!

  這比周安直接調任御馬監擔任掌印還要來的有沖擊力,更加讓人覺得匪夷所思!雖然御馬監掌印是二總管,在內廷的權利要高于司禮監秉筆太監,但周安如果調任御馬監掌印,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他雖年少,但卻有才干,十六歲的地煞境強者,修成神通體,也是名聲在外,讓他去執掌御馬監,執掌大內四衛,不見得會有多大問題。

  畢竟,御馬監掌印太監,只需要處理大內事務,權利范圍也僅限于內廷,內廷就這么多事,能不能干好,就看能力夠不夠了。

  可司禮監秉筆太監卻不同!

  雖然實權不如御馬監掌印,但秉筆太監在歷史上曾有過什么地位,誰都知道,秉筆太監的權利觸手,是要伸出大內的,這是女帝的身邊人,在女帝允許下,可代女帝批閱奏折,為女帝處理國務,還可向女帝進言,提出意見或者建議。

  想要坐上這個位置,僅有能力是不夠的,還必須得有見識,有閱歷!非年長者不可擔任,否則你憑什么代女帝批紅?又怎能對國務發表建設性意見或建議?

  然而,周安只有十六歲!

  他憑什么能出任司禮監秉筆太監?!僅憑女帝信任與恩寵?!

  周安經此調任,消息一出,內廷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駭人沖擊,還有更可怕的一點值得一提,那就是周安的品級。

  正常來說,司禮監是內廷權力最大,級別最高的部門,司禮監掌印太監,應該是正三品,而秉筆太監,是從三品,御馬監掌印太監則也是正三品,少監則是正四品。

  也就是說,司禮監掌印與御馬監掌印,正常的官銜品級是相同的,但司禮監掌印權利更大。

  而現在的司禮監掌印是康隆基,他情況太特殊,不是正三品,早就被加封到了正一品,甚至已被封為郡侯,食邑三千戶,其待遇則是與國公相當。

  說康隆基的品級,是沒意義的。

  但司禮監的其他人,品級都是正常的,王春雷擔任司禮監秉筆太監,就是從三品,這次他調任御馬監掌印,才升為正三品。

  周安調任司禮監秉筆太監,應該是升為從三品!

  但女帝將其加封了,封為正三品!

  這是何等恩寵?!

  內廷直接炸鍋了,凡是聽說這件事的宮女太監,全都在議論這件事。女帝在想什么,康隆基在想什么,他們已經完全猜不透,將周安放在這個職權看似較低,但又極為重要的位置上,欲意何為?

  不知道,他們已經看不懂了。

  但他們都明白一點,那就是周安依舊是女帝跟前最為炙手可熱的大紅人!

  十三日下午,周安在乾壽宮花園接了圣旨,黃昏時,他便搬到了位于乾武宮另一側的乾禮宮寧安苑,這是乾禮宮內最大的宅子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康隆基的宅院也在乾禮宮,他住在寧儀苑。

  乾武宮在大內北側的正中心,后方是神策軍的駐地,而兩側,便是乾壽宮與乾禮宮,也就是說,周安沒搬走多遠,不僅僅白天要在乾武宮行走辦差,晚上住的地方,也離得女帝極近。

  十四日一早,周安正式到位于乾武宮南面的司禮監衙門走馬上任,康隆基也到了,算是給周安造勢,周安畢竟年少,他一下子成了司禮監的二號人物,手下全都是一群武功甚高資歷深厚的老太監,康隆基是怕他壓不住人。

  畢竟司禮監都是康隆基的心腹,都深得女帝信任,周安受寵這一點,在司禮監不見得是什么優勢。

  司禮監大部分人被召集到了一起,康隆基又親自宣布了一遍對周安的任命,又說了一些有的沒的,話里話外自然是敲打那些自恃資歷的老太監。

  對于康隆基的話,沒人敢不聽,倒是為周安免去了一些潛在的麻煩。

  康隆基走后,周安便在一名司禮監隨堂太監的帶領下,熟悉整個司禮監衙門,隨堂太監的地位在司禮監非常高,僅次于掌印與秉筆太監。

  司禮監為皇帝處理政務的流程,基本就是將內閣遞上來的奏折都看一遍,將重要的篩選出來交給皇帝親自批閱,而那些相對不重要的,由秉筆太監批紅,之后再由掌印太監二次審核,若掌印太監覺得可行,便蓋印。

  整個代為批紅的流程,分別是整理篩選,秉筆批紅,掌印審核再落印。

  其中,整理篩選這個步驟,是由多名隨堂太監與秉筆、掌印一同完成的,也就是說,那幾名隨堂太監,也是能接觸到奏折的,他們說的一些話,也能夠影響秉筆的批紅內容,甚至影響到掌印的二次審核。

  所以說,隨堂太監地位極高,僅次于掌印與秉筆。

  目前司禮監有五名隨堂太監,帶領周安熟悉司禮監的,是一個名為“華行山”的老太監,今年有五十多歲,實力是下品地煞境,他再司禮監是屬于那種武道境界中上,能力突出的老太監。

  華公公的性格,與康隆基有些相似,屬于不茍言笑的那種人,但也沒有仗著資歷為難周安,未與周安套近乎,但也沒疏遠,他很認真的帶著周安在司禮監衙門走了一圈,好好熟悉了一番,最后又帶著周安來到司禮監的司保殿。

  司保殿,便是司禮監審閱整理奏折的地方,一些不重要的折子,秉筆太監可以在這里直接批紅,當然那是以前,現在凡是奏折女帝都會親自過目,所以目前司保殿的作用,僅僅是整理奏折,而后送去乾武宮。

  由于康隆基常隨女帝身旁,所以最近幾個月,送奏折的事,都是秉筆太監親自辦。

  原來是王春雷送。

  現在王春雷調去御馬監,送奏折的差事,自然便是周安的了。

  周安今天剛上任,倒是沒去給女帝送奏折,因為今日早朝就十幾個人來上朝,吳緒寬還在向女帝施壓,上朝的那些人,稱得上重臣的,就那么幾個,雖也有奏本,但很少,女帝在早朝上時便將奏本帶走了,也沒送來司禮監整理。

  周安熟悉完了司禮監,便去了乾武宮,給女帝請安。

  接下來一整天時間,周安可謂“寸步難行”,因為他只要一出門,就會遇到人,還不是一般的宮女太監,而是內廷二十四衙門的主官,大部分都巧遇了,包括王春雷。

  很巧,非常巧!

  就沒這么巧的!

  這些人都是內廷的實權人物,周安不搭理他們也不好,他現在紅的發紫,也明白這些人的心思,所以免不了寒暄客套,他甚至還受王春雷邀請,去了御馬監一趟,到那里坐了坐,與王春雷閑聊,也聽王春雷說了一些司禮監的秘聞。

  王春雷擔任司禮監秉筆足有十多年,周安趁著這個機會,也向他請教了很多。

  十四日夜,乾禮宮,寧安苑。

  “來老高,喝……”

  “行了小安子,我知道你高興,你這年歲,還是少喝點……”

  四合院里,北房屋前架起了燒烤爐子,周安與高宏吃著燒烤,喝著小酒,都是一副美滋滋的樣子。

  “唉,有啥高興的,明天還不知道怎么著呢。”周安卻是一嘆,放下酒盅,拿起爐子上的烤大腰子,咬了一口嚼著道:“那吳老賊說不定哪天就反了,老高你說,若他真反了,圣上當如何?”

  高宏沉默了一下,私下里討論女帝是不敬的,但其實說說也沒什么。

  “不好說,吳緒寬也不敢直接來!”高宏沉吟下才道,“有大總管在,吳緒寬就算直接起兵,圣上也無憂,大總管會護著圣上離開乾京,前往南方……”

  “去南方?江州江寧府?”周安問。

  “八成是了,這也是吳緒寬不敢直接反的原因,大總管實力絕強,千軍萬馬他也能護著圣上殺出去,圣上若到了江州,她依舊是圣上,吳緒寬不能一蹴而就,就成不了事……”

  高宏說著,拿起了爐子上的烤肉,咬了一口又道:“咱現在說這個干嘛,吳緒寬不敢直接來,還是得看明天……明天是大朝,吳緒寬不來上朝不要緊,若是乾京城的官都不來,那才麻煩……”

  周安點了點頭。

  確實,明日早朝非常關鍵!

  每月十五一次的大朝,乾京城得有上千大小官員來上朝,吳緒寬雖然權傾朝野,但他也只能直接控制那些朝中重臣,不可能直接控制全部乾京官員。

  所以,明日大朝,吳緒寬來不來上朝不是問題,問題在于,有多少其他官員來上朝,若是在大朝時,也如常朝一樣,大半數的官員都不來上朝,那麻煩就大了!

  如此,吳緒寬甚至可以直接架空女帝!

  “來走一個!”

  “喝!”

  周安與高宏又拿起小酒盅,碰了一下,都一飲而盡。

  高宏還未將酒盅放下,卻突然警覺,猛的扭頭喝道:“什么人?!!”

  他甩手便將酒盅丟了出去,打向被黑暗籠罩的四合院東拱門。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