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江山社稷為重,其他皆要輕之

  周安快步走到康隆基身前,卻見康隆基抬了下手,示意周安別說話。

  他又抓住了周安的手,順著廊道向東走,沒走幾步又略微回頭說了一句,道:“不用你們跟著。”

  “是,太公爺。”后面跟著的幾個小太監,同時領命。

  康隆基是手背向上,拉著周安的手。

  周安便順勢攙扶著他,躬身小步跟在他身邊。

  “太公爺,小的……”周安又忍不住開口。

  “小安子啊,你的心,咱家懂……”康隆基打斷了周安的話,感嘆著道,“咱家希望你將來,也能如今日一樣,以江山社稷為重,其他皆要輕之,其實……咱家很慶幸,你今日說所說做之事,讓咱家安心了不少,有你在,等咱家去了,圣上這邊的壓力,也能輕一些……”

  周安能明白康隆基這段話的意思,他不僅僅沒怪罪周安,反而……似乎更欣慰。

  江山社稷為重,其他皆輕。

  周安做到了。

  康隆基希望,周安將來也如此。

  周安卻并不欣喜。

  心里反而不是滋味。

  他覺得自己愧對了康隆基,愧對了這個老人,他只是在大義上沒錯,其他,皆錯了,不該這樣對康隆基,就算康隆基為了東乾江山肯于付出,那得應該是他主動,而不是周安突然提起。

  “咱家幼時便凈身入宮,到如今,也有九十余年了,曾是明宗皇帝的伴讀,明宗皇帝登基后,咱家便成了總管,明宗皇帝是英年早逝,四十有余便去了,之后是宣宗皇帝登基,其實咱家當年并不喜歡宣宗皇帝,他是明君,卻過于古板了些,但咱家是做奴才的,咱家不能以個人喜好而決定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康隆基拉著周安的手,一直在走,一直在說。

  絮絮叨叨的,他在說一些曾經的事。

  甚至一些不能說的事,他也說了,比如,他從一開始便不喜歡很有能力的宣宗皇帝。

  “咱家也曾做過錯事,宣宗駕崩后,本應該是由云盛太子繼任皇位,作為宣宗皇帝的長子,云盛太子自出生,便被立為皇太子,足足有近五十年……但他并不好學,甚至犯下過大錯,那些丑事咱家便不說了,咱家不喜歡他,也不覺得,他會是一個好皇帝……比起他來,孝敦皇后極具才能,宣宗皇帝在晚年時,已經沒精力處理國事了,是孝敦皇后代其操持……她有帝王之相!所以,咱家便輔佐她登基為帝……”

  “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咱家卻辜負了宣宗皇帝所托,咱家知道自己錯了,但咱家無愧于心……”

  康隆基現在真是什么都敢說。

  或許是因為,他命不久矣,他想要傾訴。

  一些事在他心里憋了一輩子,他想要說出來。

  周安一直都在聽康隆基說,始終未插言。

  兩人一直走到乾武宮最東邊的一座小湖邊,此時是寒冬,那湖自然是凍住了,康隆基依舊在與周安說曾經的一些事。

  他說到了明宗皇帝。

  說到了宣宗皇帝。

  也說了神都女帝。

  最后,又說起了現在的神昭女帝。

  他還提起了前太子武云德因造反被殺的內幕,那是三年前的事,女帝重病已有一年,但還沒到將死的地步,武云德本可再等幾年,等女帝病故,便可繼任皇位。

  但當時,因種種原因,重病的神都女帝有了廢太子的心思,這與康隆基有極大的關系,是康隆基一手開創了女子為帝的先例,他能做一次,就可能做第二次。

  而武云德,并無才能,神都女帝立他為太子,也是一種無奈。

  因為她與宣宗皇帝一共就五個子女,三男兩女,她最初立自己長子武云莊為太子,武云莊也確實是有才能,但因其牽扯了八年前轟動天下的“白玉案”,所以被廢了。

  神都女帝二子武云照則是一心向佛,甚至在武云莊被廢之后,便出家為僧。

  她的三個兒子里,只剩下武云德。

  神都女帝當初立他為太子,也有為穩定朝政的心思。

  可當女帝重病之后,她又有些后悔了,因為武云德實在是沒什么長進,反而越發放肆,當時神都女帝知道自己撐不了幾年,吳緒寬更是已掌握大權,有了反意,她已無力在死前掃清吳緒寬,所以很擔心,自己死后,這江山就斷送了。

  再加上女帝并無繼任者一定是兒子的心思,因為她自己是女人,所以她當時就已經有想法,再廢太子,立長女武云依為太公主。

  神都女帝知道,自己的三兒子,是絕對壓不住吳緒寬的,其學問才能遠不如自幼聰穎勤奮好學的長女。

  正是因為女帝的這種心思,再加上康隆基的影響。

  當時的太子武云德便已經失寵了,有了被廢的可能。

  神都女帝本還在猶豫,卻是沒想到,武云德竟敢造反……所以他便死了。

  湖邊,康隆基與周安說了足足有一個時辰,說了很多很多。

  周安也漸漸明白了,康隆基說這些的意義。

  他是在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告訴自己,一切……皆以江山社稷為重!無論是康隆基曾經犯下的錯,還是神都女帝晚年的抉擇,都是在映襯康隆基最初的那句話,以江山社稷為重,其他皆要輕之!

  康隆基似乎是想將自己的意志,傳承給周安。

  周安感覺到了。

  “咱們是做奴才的,是閹人,但咱們不能自賤,若有能者,便當力所能及,匡扶社稷,只為求國泰民安,天下太平!小安子……咱家說的,你可明白?”康隆基扭頭看向周安問。

  “小的明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閹人也可為大丈夫!”周安直接跪在了康隆基腳邊,叩首道,“小的定不負太公爺所托!”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說的好!”康隆基感嘆了一聲,未再看周安,抬了抬手道:“行了,你且去吧!”

  “小的告退。”周安對再次叩首,這才起身,退走了。

  等周安走遠了。

  康隆基依舊站在湖邊,望著凍結的湖面,久久未動,久久無言。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