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62章:狂喜的趙國皇帝陛下

  當李選看到耶律宏基的信和旨意時,臉上露出狂喜。

  “大將軍,咱們真的辦到了,遼國人要撤軍和談了。”

  秦觀道:“接下來你覺得我們應該怎么做。”

  “趕緊給陛下去信啊,估計陛下一直在祈盼著這個消息呢。”李選立刻說道。

  其實秦觀已經想到李選會這么說了。

  至于說繼續打下去,消滅遼國甚至占領遼國全境,這件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

  單說他手中這四萬人,想要消滅一個國家,真的不太可能,如果不是偷襲,不是他有超過這個時代的手段,他怎么可能打到中京來。

  就算占了遼國,也未必就能統治他們。

  想想后代,大魔王希特勒占領了多少地方,可是最后還不是失敗了,他又真正消滅了哪個國家和民族。

  和談確實是現在最好的結果了。

  秦觀說道:“那就給陛下寫信吧,將整件事情寫明白。”

  李選立刻召來專門制作密信的人,就在秦觀的房間里給皇帝寫信,秦觀第一次看密信如何寫,很是好奇,他發現書寫密信是用一種特質的紙張,特別細膩輕巧,寫的字也特別小,比粟米粒還小,密密麻麻的,可以寫很多,而且其字,都是用他不知道的一種符號代替,如果是普通人看到這封信,就算識字也未必能夠讀懂里面的意思。

  古代人的智慧不可小覷。

  李選就在旁邊給秦觀講解,

  密信中,寫了自析津府之后的所有戰況,他們攻擊長城遼國守軍,殲敵八千,攻占北安州,殲敵兩千,在草原上全殲耶律石率領的兩萬御林軍,攻占澤州,殲敵兩千,攻占鹿鳴山隘口,殲敵俘虜遼兵共計三萬,攻占渝州城,殲敵兩千,現在又攻占了遼國大都中京大定府,遼國道宗皇帝耶律宏基逃去上京城,擒獲皇族幾十人,一眾遼國大臣。

  然后又寫到遼國皇帝求和,欲要展開和談,兩國罷兵休戰,請求皇帝意見。

  一共寫了兩份。

  寫好之后,秦觀和李選同時用印,然后將密信塞到一個做好的竹管里,兩頭用蠟封好,避免雨水潮濕,將密信綁在信鴿腿上,喂飽水米,將兩只信鴿放了出去。

  看著消失在天空的信鴿,李選雙手合十,喃喃道:“一定要安全將信送到金陵城啊。”

  三日后,金陵皇城。

  李朝恩快步如飛往后殿走,一臉的激動之色,有小太監看到跑的如此快的李朝恩,都心中喃喃,怕是又有什么大事情發生了。

  剛一進皇帝書房,李朝恩就激動的說道:“陛下,大喜啊,秦觀終于來信了。”

  皇帝聽到是秦觀的信,立刻說道:“秦觀現在如何了。”

  “陛下,秦觀大勝,占領遼國都城中京,耶律宏基逃去上京,現在主動求和呢,恭喜陛下,國內的危局終于可以解了。”

  說著,趕緊遞上手中謄錄好的密信給皇帝。

  皇帝激動的接過信,一目十行的看起來,等看完之后,忽然哈哈哈哈的大笑起來,聲音傳的老遠老遠。

  “朝恩,朕要賞賜秦觀,重賞。”

  皇帝高興的說道。

  李朝恩陪著笑說道:“如此功績,確實應該賞賜,不過陛下,秦觀那邊還等著陛下的決定呢,陛下早一時做決定,那些遼國人也早一些撤軍啊。”

  “對對對,立刻召集百官上朝,商議和談之事。”

  秦觀信中說的是和談還是繼續攻打上京,由陛下決定。

  好吧,這位皇帝陛下看來已經有了決定。

  和談已經是他最大的期望了。

  百官被緊急召集過來,皇帝坐在龍椅上,臉上全都是笑容,拿著那封謄錄的密信,對著百官說道:“眾位愛卿,剛剛接到鎮遠大將軍秦觀的密信,鎮遠大將軍攻破遼國中京大定府,遼國皇帝耶律宏基逃去上京,秦觀俘虜了包括遼國左相耶律隆運在內的所有官員,以及耶律宏基的皇子、公主和嬪妃。”

  聽到這個消息,頓時下面的人就炸鍋了,很多人忍不住驚呼出聲。

  不過這里是大殿,驚呼聲很快平息下去。

  皇帝也不以為許,等他們停下,繼續含笑說道:“現在耶律宏基準備休兵罷戰,向我們大趙國求和,秦觀來信詢問朕的意見,諸位愛卿,你們說,現在是應該讓秦觀繼續攻伐上京,還是同意耶律宏基求和的請求呢。”

  所有人都能看出,皇帝這是在得瑟呢。

  如此大勝,可以說自大趙立國以來從無僅有,遼國進犯國都金陵岌岌可危,到現在突然出現驚喜,遼國求和,皇帝自然高興的無以復加。

  其實有些頭腦的都知道,現在根本不適合繼續打下去,遼國的四十萬大軍還在趙國境內呢。

  如果遼國人發狠,度過長江攻打到金陵,江南無可守之地,大趙國也非常危險。

  沒人敢拿這件事情去賭。

  沈崢算是主戰派的,不過沈崢卻第一個站出來道:“陛下,臣以為,遼國既然主動求和,我們可以給他們這個和談的機會。”

  曾毓也站出來道:“陛下,臣以為,應該和談。”

  “臣覺得應該和談。”

  “和談。”

  “和談。”

  幾乎整個趙國的大臣,都異口同聲的支持和談,皇帝的意思其實也是和談,因為這一仗確實太兇險了,就算有仇,也得以后報,現在還是讓那些遼兵退走為好。

  “既然是和談,你們看派誰去和談比較好。”

  這時曾毓站出來說道:“茲事體大,臣覺得應該派一位重臣過去,臣舉薦禮部尚書陸晟前去主持和談。”

  陸晟聽到曾相公提到自己,心里即高興又擔心,高興的是自己去和談,成功之后必然是大功一件,以后入閣有望,擔心的就是這一路太難行了,舟車勞頓冬日苦寒的,可是一件苦差事。

  “允了。”皇帝點頭答應。

  這么大的事情,確實需要一位重臣去,禮部主管外交,讓主客司也就是后世類似外交部的主管去,很多事情他也做不了主,陸晟確實比較合適。8)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