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會上,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無數德國記者也都心里不是滋味。曾幾何時,大眾是他們的驕傲。是德國第一企業,但是現在卻淪落為這樣。
讓張凡持有百分之三十三的股份,這何嘗不是一種妥協。要是放在幾年前,別說百分之三十三了,就算百分之三恐怕都不會讓出去。
除了股份,這百分之三十三的股份可是有話語權的。也就是說,只要張凡愿意,隨時都可以入住大眾,甚至管理大眾集團都有可能。
這不簡單的是分紅股份,這樣的大事情代表著一個事實。那就是大眾集團現在太需要張凡了。
“第二件事情,就是我們大眾集團已經和特斯拉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我們大眾集團將會在電動汽車上采用特斯拉的技術。同時我們將會和特斯拉集團共同研發新的技術……”
喬治開始宣布第二件事情。核心自然是彼此合作。這個技術合作是全方位的。大眾集團采用特斯拉的技術。電池,電機,電控等技術。
包括全固態電池的使用都在內。這種合作是真正技術的合作。大眾集團的實力很強大。
現在在電動汽車領域,也只有電池,電控,電機弱于特斯拉而已。至于其他方面,大眾的底蘊更強。
現在大眾的弱項被彌補了。展臺上的那輛車也展示了出來。換了全固態電池的A6,直接脫胎換骨。
續航短板終于得到了彌補,雖然和特斯拉的續航還差100公里。但是相對于總的800公里的續航,這100公里其實也無關緊要的。
再說了這款車競爭的并不是特斯拉。和其他豪華品牌的中級車相比。續航里程遠遠的甩開。
其他豪華品牌的續航里程,依然在600公里以下徘徊。現在換了全固態電池的奧迪,直接飆到了八百。
而且這還只是低配車型而已。高配車型以及高性能版的續航里程將會更高。
只比特斯拉弱一點點,這不是一種缺點,而是一種驕傲。續航雖然短一點,但是價格卻比特斯拉要便宜不少。
這樣的續航,這樣的價格,雖然利潤會少一點。但是對于大眾集團來說,暫時已經夠了。
記者發布會震驚了整個世界。記者發布會結束后,全球媒體都在紛紛報道這件事情。
網絡上更是鋪天蓋地的消息襲來。而這些消息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而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大眾集團的股票。原來下跌的股票直接止跌,猶如坐了火箭一樣觸底反彈,直線飆升。
大眾飆升,而寶馬,奔馳這些公司的股票卻完全相反,再一次暴跌。以前只有特斯拉一個競爭對手,現在大眾和特斯拉合作,代表著奧迪全面復活。
大眾,奧迪,保時捷,他們的影響力可是非常大的。
除了這些,另一個點讓無數人議論。特別是華夏人,那就是大眾集團以一歐元的價格把賓利,蘭博基尼,布加迪給賣給了張氏集團。
這讓無數人驚呼,這三個品牌可是無數人心目中的夢想。現在直接被大眾集團白送給了張凡。
不僅如此,這三個品牌還將會搬遷。不過不是華夏,而是搬遷到私人領的。以后這三個品牌的車子,都將會在私人領生產,然后送到全球消費者的手里。
“凡哥威武……”
“哇哇哇,凡哥終于下手了……”
“是不是以后我也可以買賓利了……”
“你以為降價了就能買得起嗎?參考瑪莎拉蒂……”
“哈哈哈,打臉了……”
“降價肯定會降價的。但是別奢望太多,別忘了這不是國產……”
“要是弄到華夏來就好了……”
“以后的超級跑車,肯定都是電動的了……”
“哈哈,燃油車不讓進市區……”
華夏網友議論了起來,心里更是慢慢的自豪感。張凡又買了三個品牌。而且這三個品牌太牛逼了。
每個品牌影響力都非常牛的。隨便拉出一輛都是大家心目中的夢想。
現在被張凡買了下來,那么對于華夏的消費者來說是一件好事。大家都知道,價格肯定會下降。
張凡買下的品牌也不是一個的。方式張凡手里生產的東西,在華夏的價格都比其他國家要低。
不管是特斯拉,還是瑪莎拉蒂都一樣。就拿瑪莎拉蒂來說,自從被張凡收購之后,瑪莎拉蒂在國內的價格就下降了很多。
原來比保時捷價格高不少,現在價格比保時捷低不少。現在在華夏,瑪莎拉蒂遍地都是。
阿斯頓馬丁也是如此。自從被張凡弄到華夏以后。這跑車就成國產車了,性能超牛逼,價格卻下降了很多。
以前三四百萬的豪車,現在一百多萬就能拿下來。
所以現在張凡又拿下來三個品牌,這讓大家再次激動起來。對于有些人來說,也許自己就能實現豪車夢了。
驕傲,這是一種驕傲。這種驕傲的背后,是張凡的強勢崛起。同時也是傳統車企的沒落的標志。
這幾年新能源時代到來,華夏品牌強勢崛起。現在在全球的市場占有率快速擴張。
除了特斯拉集團的品牌之外,華夏其他車企也開啟了擴張之路。在北美,在歐洲,在亞洲等國家的市場占有率也越來越高。
華夏車企的崛起,讓很多品牌沒落。就連強悍的日系和德系都沒落了。美系更是淪為特斯拉的代工廠。
而本來就弱勢的法系更是只能在自家的自留地溜達溜達。至于曾經也算強大的韓系,徹底的悲催。
現在韓系品牌基本上被打的沒地方鉆,連本土也快保不住了。本來技術就弱。特斯拉崛起后,日系和德系為了搶占市場,價格進一步下降。
這樣直接把韓系給虐到家了。韓系的品牌影響力弱。本來就以價格低來搶占市場。但是日系和德系為了賺錢,把價格壓到跟他們一樣,他們直接沒法混了。降價就虧損,不降價沒銷量。所以現在只能不斷的減產,要不是韓國政府努力的幫助,韓系車企早就崩潰完蛋了。
一個新聞發布會,震驚天下,同時也在汽車產業再次掀起巨大的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