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旻、高力士互望一眼,彼此皆明白各自的意思,萬事心照。
兩人再次向宮外走去。
抵達宮外,裴旻向高力士告辭。
“國公等等!”高力士看著裴旻轉身,突然叫道。
裴旻回過身子,聽高力士還有什么事情。
似乎猶豫了會兒,只聽他說道:“某之前收了一個義子,國公可還記得?”
裴旻自然不會忘記,說道:“當然記得,有些年了,現在已經活蹦亂跳了吧。”
高力士道:“喦兒今年六歲,說來奇了,早年百日禮的時候,喦兒拈周,印章、儒、釋、道三教的經書,筆、墨、紙、硯、算盤、錢幣、帳冊、首飾、吃食等物,他都不取,卻對一把小木劍特別鐘愛,不舍得放手。當時某就戲言,此子怕是愛劍如命,不想一語成讖。”
“喦兒自小就喜歡打鬧,對于劍術特別鐘愛。這天下之大,論及劍術,怕是無人能與國公想比。國公若有空閑,不妨傳授他一招半式。”
對于高力士這古怪的請求,裴旻滿口應下,說道:“我家小三是否有學劍天賦未知,小八倒是不愛此道,我也不勉強。截止至今,也只有太白,繼承我部分劍術,還有部分未尋得傳人。只要資質出眾,便是傾囊相授也唯有不可。就算受天資所限,也能保證他不為他人欺負。”
再次與高力士道別,裴旻雖對高力士最后的請求有些不解,但對于自己此次的收獲很是滿意。
在來之前,裴旻一直擔心一點,就是李隆基徹底黑化,真的就跟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一樣,為女色迷失了心智。
要是李隆基知道楊婕妤用這種蠻橫的手段鳩占鵲巢而不聞不問,裴旻也不對李隆基懷抱什么希望了。
這種丑事都能接受,無動于衷,那還有什么事情干不出來?
幸運的是李隆基是唯一一個給蒙在鼓里的人。
滿朝文武都知道此事,只是是楊婕妤太得寵,而王鉷威勢又足。
以至于無人敢在李隆基面前提及此事,甚至還有些人懷疑李隆基就是知情者。
隨著宋璟的退出,廟堂的吏治早非以前。
那種敢直言犯上的諫官,早已離開了廟堂,失去了說話的機會。
當然裴旻也了解李隆基的脾性,他是不會因為這種小事而責罰楊婕妤跟王鉷的,但是也不會縱容兩人這樣毀壞自己的好名聲。
他會想方設法的維護自己已經“臭”的名氣,楊婕妤想要鳩占鵲巢是不可能了。
封建社會,裴旻不敢說什么法制,但是楊婕妤這種正大光明的強盜行徑,他是無法忍受。
此次也算是他對楊婕妤的一個警告,莫要以為抱了一個大腿,找了一個男人,就真能為所欲為了。
天色方剛入夜!
陳希烈回到家中,不及休息,直接入書房,翻閱《易經》。
這俗話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這話倒不是完全虛言。
陳希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陳希烈并沒有任何顯赫的身世門第,但是他現今卻是門下侍郎、集賢院大學士,崇玄館大學士,在廟堂上地位不小。
他有如此成就,靠的就是學識。
陳希烈是一個學者,博覽群書,精通道家學說,因為對于道家典籍信手而來,以此而揚名。
李唐道教是國教,李隆基對于道學很是重視,聽聞陳希烈的大名,親自將他召入宮中講解《老子》、《易經》,以至于累遷至秘書少監。
陳希烈為人特別圓滑,常以神仙符瑞取悅于李隆基。
月亮大些說,皓月當空是大吉之兆。
星星多些,就說群星匯聚,象征著大唐萬事昌盛。
這些騙鬼的話,恰恰能夠唬住李隆基這樣的君王,令得他們開心。
李隆基一開心,陳希烈自然官運亨通,成了現在的門下侍郎、兼任集賢院大學士、崇玄館大學士。
明日又道跟李隆基講課的時候,雖然他知道李隆基志不在此,即便聽課也是敷衍了事,可他這里卻不能不認真籌備,以免出個意外。
陳希烈能夠將《易經》理會通透,自身在這方面也別具天賦,只是一刻功夫即看的入神,沉迷進去。
直到給下人重重的敲門聲驚醒。
陳希烈性情謙柔,只是微微皺了皺眉,沒有動怒,而是心平氣和的道:“我不是吩咐過,看書時間不要過來打擾?”
下人說道:“是有故友來訪,說是裴國公麾下的幕僚,李林甫。”
陳希烈神色一怔,霍然而起。
裴國公的幕僚可不是一般人物,以裴旻現在的地位,他的幕僚固然算不上朝廷編制,地位卻是響當當的。
尤其是裴旻的左右手,張九齡、李林甫,隨便拿出去都有三品官的排場,名望早已傳言開來。
其中李林甫行事比張九齡張揚一些更為出名,他游走于西域的諸侯間,與他們稱兄道弟。
即便是長安,也有他的事跡。
陳希烈身為官場中人,自然聽過。
而且陳希烈還聽到一個傳聞,聽說此次大戰,裴旻攻取青海湖,擊退阿拉伯戰無不勝的獅王,李隆基意圖給裴旻封王。
以軍功封王,這是唐王朝立國以來的第一遭,即便是李靖、蘇定方、李世績都未有這種榮耀。
但細細想來,裴旻此刻的功績與這些名將只多不少,即便封王也在情理之中。
裴旻這真要是封王,地位權勢更重,能夠結識裴旻的左膀右臂,對于自己的仕途那是百利無一害。
“快,將林甫兄請入會客廳,我正裝相迎。”
他說著整理了裝束,小跑著去與李林甫見面。
“林甫兄!”
人未到,聲先至。
李林甫也起身迎上,說道:“陳兄,好久不見了。”
陳希烈、李林甫關系原本不深,但有過往來。
李林甫早年受舅父姜皎的寵愛,姜皎昔年是李隆基的至交,官至遷太常卿,兼秘書監,而陳希烈一開始是秘書少監,在姜皎手中任職。
兩人又這層關系,相互結識。
只是李林甫當年地位低下,不過是看門的千牛直長,陳希烈沒有與之深入往來。
而李林甫也覺得陳希烈對自己沒有半點用處,關系冷淡。
然而今日再會,兩人幾乎如闊別已久的老朋友一樣,特別親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