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一五章 皇上,您是愿意做花瓶呢還是愿意做花瓶呢?

  長安。

  “你們這要的太多了!”

  水太涼皺著眉頭說道。

  黃宗羲那些人才不會在乎張國維會不會給他們轉達呢!他們在長安又不是沒人,再說東林黨也不只有一個張國維,既然張國維老糊涂,那就換人好了。

  “牧齋公,這只是我們的提議。”

  朱之瑜笑著說。

  “但就算是提議,這些東西提出來也會讓圣駕不滿,別的都好說,哪怕你們說在各省設議會也行,兩廣的地方咨議局也在搞,這可以說是大勢所趨。但哪怕兩廣的咨議局,也無權干涉閣臣的任免,以楊慶之猖狂,也僅僅是對陛下任免閣臣加以限制,可你們這算什么,替陛下任免閣臣嗎?”

  旁邊顧錫疇說道。

  他也有些不滿了,這些人明顯要得太多,楊慶都沒這么狠呢!

  “瑞屏公,大明內閣制無錯吧?”

  朱之瑜說道。

  顧錫疇點了點頭。

  內閣制的確沒問題,這一點是所有文臣的共識,這種制度堪稱歷代制度演化的最佳成果。

  “那為何又天下大亂?”

  朱之瑜說道。

  這位原本歷史上要在倭國幾乎登上圣壇的朱舜水緊接著說道:“內閣制度沒有問題,那么出問題的就是那些閣臣,君主任賢則國安,君主任奸佞則國亂,國之安危系閣臣,閣臣賢奸系君主一心,那么大明歷代皇帝任用了幾個賢臣?”

  顧錫疇沒說話。

  這個問題的確很難回答。

  “恐怕十中無一吧?以崇禎朝為例有幾個賢能?多半皆庸碌無能之輩甚至不乏奸佞之徒,但這樣的人卻要治國,那國何由不亂?天下安危所系者卻由君主一言決之,君主圣明都難免有被蒙蔽的,就不用說君主圣明者同樣十中無一。想要避免以后閣臣盡奸佞,以至于再次天下大亂,最好的辦法就是限定人選,代表著天下萬民的議會先替君主篩選一遍,然后把篩選出來的賢能之臣交由君主做最后決斷。

  這才能保天下持久太平。

  而天下太平則大明江山永固,這對陛下也是好事。”

  朱之瑜誠懇地說。

  “但陛下不會這樣想,在陛下看來你們此舉與楊慶有何區別?都不過是趁機要挾而已。就算你說的對,此事也可以徐圖之,先把這議會建立起來再慢慢勸說陛下,你們還是太操之過急了!”

  顧錫疇說道。

  “若非此時,哪個皇帝會接受?”

  朱之瑜笑著說道。

  顧錫疇語塞,不過他也知道朱之瑜說的對,如果不是這種時候,哪個皇帝會接受這種條件?甚至就連議會都別想一個正常的皇帝會接受,只有在這種特殊情況下,才有可能跟皇帝試著談這種問題,否則正常情況下敢提這種要求,那基本上是奔著滿門抄斬去的。可他們要的真太多,這事情不好開口啊,錢謙益回來后可是剛剛用楊慶那些套刺激了龍興天子,這相當于忠臣們自己打臉啊!

  “老朽先試探一下吧!”

  水太涼嘆了口氣說道。

  “那就有勞牧齋公了,請牧齋公轉奏圣上,楊慶可能篡位,但議會永遠忠于圣上。”

  朱之瑜說道。

  這的確是他們最大的優勢。

  楊慶這樣武將系的權臣的確有可能會篡位,但議會不會,議會推選出來的閣臣同樣不會,一個當花瓶的皇位也沒什么好篡的,只有實權皇帝才有吸引力。但誰想當實權皇帝,議會肯定第一個不答應,只要朱慈烺接受條件愿意當花瓶,那么他的確就可以江山永固。

  但是,他會愿意當花瓶嗎?

  “瑪的,比我還狠!”

  數千里外的楊慶感慨道。

  錦衣衛在浙江會館的暗樁,迅速把黃宗羲等人的要求內容報告到了他這里,不得不說這些家伙的胃口連楊慶都為之驚嘆。

  “他們就不怕皇帝真回來了,哪天真正控制了軍權,然后再跟他們來個秋后算賬,直接把這些家伙挨個滿門抄斬?如果我是龍興天子,那就痛痛快快答應他們,然后跟他們簽一個密約,哄著他們一起奪權,奪得權力后再來一場大獄,秀才造反,終究不過是個笑話。”

  黎玉田笑著說。

  “這些都是浙江士紳公推的吧?”

  黃蜚說道。

  他的意思是這些人背后肯定有浙江士紳的支持,大同社的要求就是浙江士紳的要求。

  “黃尊素死的時候,浙江士紳做過什么嗎?”

  黎玉田說道。

  黃蜚無話可說了。

  的確,黃宗羲他爹死的時候,江浙士紳做過什么嗎?

  “這些人最好對付了,只要有軍隊過去殺幾個帶頭的,其他那些立刻全都老老實實,他們的確喜歡鬧事,但他們也是最膽小的。都有家有業顧慮太多,貧民反而是最難對付的,因為貧民沒什么可失去的,就爛命一條只要真被逼急了,那大不了跟你同歸于盡而已。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但這些人不一樣,都是有家有業好日子過著,閑得蛋疼了搞事情的確很熱衷,可真到生死關頭立刻全都老實了!”

  他真沒把這些人放在眼里。

  都是一群眼高手低,放現代完全跟公知嘴炮一個德性的,這樣的人有什么可在意的?

  浙江士紳喊著他奸臣都喊四年了!

  上次大規模雙規時候一個真反抗的都沒有,徽州鬧得那么大,民兵真殺人了瞬間散得干干凈凈,哪怕釋奴令公布,這些家伙也最多罵幾句。原以為他們會齊心協力買國債把皇帝迎回來斗奸臣,結果國債發售了居然又沒人買了。

  不得不說連他都有些尷尬。

  他的算無遺策形象,居然被士紳們連續打擊,哪怕他已經盡可能低估了這些家伙的節操,但真到了臨事時候才知道……

  他瑪的,還是高估了!

  “不管他們了,咱們玩咱們的!”

  “鬧歸鬧,正事不能耽誤,不出意外的話函中兄會猜對的,但根據情報事情也沒這么簡單,咱們這位天子也在做更多準備。張獻忠那里很難說會怎么樣,但楊展的第十七軍終究不是那么可靠,把第十七軍調往山東前線,第十三軍換防涪州。”

  楊慶接著說道。

  他得開始做準備工作了。

  明軍目前十七個步兵軍,其中第一,二,三是近衛軍,也就是南京周圍駐軍,第四到十二是主要用于北方戰場的戰車步兵軍,第十三到十七是古斯塔夫方陣步兵,也就是山地步兵軍。另外海軍陸戰隊兩個同樣的古斯塔夫方陣步兵軍,只不過隸屬福州都統司的陸戰隊第一軍第一旅已經改為純粹的線列步兵。此外還有一個騎兵軍和四個戰區級的野戰重炮旅,這就是明軍的全部陸上兵力,至于各地民兵不在其中,不過需要的話總計三十個民兵軍接到命令后會全部完成動員。

  而駐守三峽以西的是第十七軍。

  這個由原本秦奶奶部下和不愿意跟張獻忠的楊展,馬乾兩部四川軍整編而成,統制就是楊展,副統制是秦奶奶的侄子。

  馬乾改貴州巡撫。

  但這不是楊慶的嫡系親信。

  如果張獻忠加入同盟,并且試圖東下,不敢保證楊展最終會不會倒向龍興天子,所以把這個軍調離,換上絕大多數由當年那些棚民,還有江西藩王土地改編的皇莊兵所組成的第十三軍。

  這些都是楊慶的狂信徒。

  他們駐扎涪州,足以鎖斷張獻忠自重慶的南下,雖然張獻忠可以繞開這個點,但只能是偏師繞開,主力是不可能的,如果僅僅以偏師繞開那是過不了夷陵的。而荊州還有同樣算楊慶狂信徒的第十一軍,這個是戰車步兵軍,安陸還有一個軍,這個也是戰車步兵軍,武昌都統司就下屬這三個步兵軍,以警戒張獻忠和金聲桓的可能的異動。

  “把黃得功調回南京,二哥去武昌接替他。”

  楊慶對黃蜚說道。

  黃得功還是調回來吧,免得以后他難做。

  黃蜚點了點頭。

  他現在是后勤部總長,一等一的肥差,不過這時候顧不上管這個,黃得功身份和他一樣高,黃得功調回南京肯定得有個總長。

  “再下令給湖廣民兵各軍,全部轉為二級戰備狀態。”

  緊接著楊慶又說道。

  各地民兵戰備三個等級,此時就是三級,也就是一個民兵旅維持一個營的滿員編制,二級戰備就是兩個營的滿員,一級是三個營的滿員,臨戰狀態就是全旅滿員。湖廣因為皇莊化最高,民兵數量僅次于南直隸,總共編有八個民兵軍,這個命令下達就意味著十幾萬民兵轉入現役,再加上三個正規軍,這就足夠對付西線了。

  至于北線……

  “沿淮二線駐軍全部轉入臨戰狀態。”

  明軍在北方一線加騎兵軍是六個軍的兵力,沿淮三個軍二線,轉入臨戰狀態就是所有休假的全部回營待命。

  九個軍足夠讓多爾袞清醒了。

  還有南線……

  “近衛第三軍增援贛州。”

  湖廣民兵包括南線,這樣衡陽都統司不需要增援,近衛第三軍增援贛州足以堵住江西這條線,至于江西的民兵就不需要轉入二級戰備了。馬上就要到開春了,江西這個糧倉的農業生產不能耽誤。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