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零零章 勸進

  逮捕皇帝的武裝平民們,在下關登船沿長江而上……

  然后沿途不斷有人加入。

  皇帝叛國,逮捕皇帝,在四民大會堂審判皇帝,這些爆炸性的新聞也在長江兩岸急速傳播,而無論哪一方的報紙,也統統丟開了其他所有東西全部轉入針對此事的論戰……

  守舊派認為這簡直荒謬。

  哪有平民逮捕皇帝,而且審判皇帝的,簡直都是亂臣賊子,簡直就是要國將不國,那是皇帝,那是君,這君臣大義還要不要了,這綱常還要不要了。腐儒們如喪考妣,各地文廟前哭文廟的陸續出現,甚至還有頭頂著孔夫子牌位,跑到大街上控訴奸臣禍國的,就像清末那些面對剪辮子的腐儒一樣。對他們來說這簡直就是妖氛帶著黑暗降臨,他們賴以為生的理學體系轟然崩塌,君君臣臣的綱常伴隨那些逮捕皇帝的武裝平民,徹底被拋進了腳下的滔滔江水。

  他們怒斥其為暴民!

  國將不國啊!

  簡直就是北都之變的重演!

  甚至比那還喪心病狂,居然要把皇帝公開審判,這就是大逆不道!

  甚至南京的那些秀才們,在逮捕皇帝的隊伍出發后,緊接著也組織起來一支護駕隊,同樣浩浩蕩蕩地奔赴霍邱,準備為保衛皇帝和這些暴民戰斗到底。

  不過他們在路上不斷有人逃跑。

  畢竟他們在沿途受到的不是歡迎而是唾罵,甚至連吃的都買不到,而且聰明人都知道,皇帝這次完全沒有希望了,趁著這個機會趕緊回家。話說這兩年他們為皇帝花光了銀子耽誤了新科舉已經夠蠢的了,不能再繼續蠢下去了,再繼續蠢下去就什么都撈不到了。話說這一屆新科舉被耽誤就已經讓很多人后悔了,看著那些新科舉的舉人們開始匯聚南京,準備開春后的考試,那些秀才們腸子都快悔青了。

  再這樣蠢下去,就只能看著人家考中進士,做官打板子了。

  這種事情萬萬耽誤不得。

  最終結果是南京最后僅剩的秀才們也開始大散伙,只是為了維護面子說是去救皇帝,不得不說他們折騰兩年多,唯一帶給南京百姓的就是娛樂。從最初的青色洪流,到后來的厭物,再到如今的笑柄,他們不但用自己的錢袋豐富了這座城市的商業,而且也豐富了這座城市的娛樂。

  然后他們什么也沒得到。

  最終還是得兩手空空地帶著恐慌灰溜溜地離開……

  而激進派高呼著處死皇帝。

  他們已經迫不及待了。

  不論是他們出于義憤,還是單純被皇權壓制幾千年的發泄,總之他們就是要弄死朱慈烺,就是要像英國人處死他們的國王一樣把皇帝押到刑場上,然后當眾砍下皇帝的腦袋。

  甚至有人喊出楚公稱帝的口號。

  很顯然他們也迫不及待了,在他們看來都到這一步了,楚公肯定不會再拒絕了,畢竟處決皇帝后,他不可能再去立皇帝的弟弟,那樣大明百姓們也不干。一些報紙已經對此進行了仔細的分析,繼續立皇帝的弟弟結果還是被李自成宰一筆,這個混蛋把皇帝送回來,肯定就已經做好了再賣一個的準備。他那里還有三個呢,就算賣不了一千五百萬,賣個幾百萬總是可以的,大明百姓已經為朱家掏了一千五百萬,卻換來這樣結果,這次絕對不會再為他們掏一分錢了。

  甚至大明百姓都不應該再要朱家的皇帝了!

  為什么要朱家皇帝?

  難道朱家皇帝給老百姓帶來過幸福的生活?至少他們記憶中從來就沒有過,哪怕萬歷時候也一樣,一樣的苛捐雜稅,土豪劣紳,一樣的老百姓饑寒交迫,沒有流寇蜂起不代表萬歷時候就豐衣足食了!至于天啟崇禎兩朝就不用說了,哪怕崇禎南渡后這大明也是風雨飄搖,是楚公造就了目前的盛世。

  是他給大明帶來了目前的強盛!

  楚公稱帝!

  反正大明的今天都是靠楚公。

  楚公可以說再造大明,以這種功勞也該他當皇帝了!

  然后和各地文廟腐儒的號哭聲相伴的,是各地要楚公稱帝的請愿,或者也可以說勸進,不僅僅是普通老百姓,就連軍隊都開始加入……

  “荒謬,楊某乃大明忠臣,豈能行此不臣之事!”

  楊慶義正言辭地說。

  “楚公,朱家皇帝已經不配繼承大明江山,大明之所以能有今天全靠楚公,除了楚公還有誰有資格繼承江山?”

  他面前的士兵代表說道。

  其他那些士兵代表紛紛附和。

  這是近衛第一,二兩個軍的,這兩個常駐南京周圍的軍,已經在燧發槍線列化,兩個軍各有一個步兵旅完成,另外三個步兵旅也將在明年春天全部完成。炮兵因為馬匹增加,也改為九斤和四斤半兩個等級,另外增加九斤山地榴彈炮,但臼炮的數量有所減少,畢竟這東西精度太差,而開花彈已經可以在山地榴彈炮使用。

  這兩個精銳的近衛軍,可全都是由楊慶的狂信徒組成,這種時候不勸進才怪呢!

  但將領不好出面。

  畢竟他們不知道楊慶態度。

  萬一楊慶生氣再給他們點懲罰就不好了,所以干脆就讓士兵代表,他們代表最基層的士兵,就算勸進失敗也不會有事的,楊慶對士兵還是很寬仁的,如果僅僅是勸進,就算不同意也不會懲罰,如果這些人的勸進試探有戲,那么接下來就是將領了。

  “陛下還未定罪呢!”

  楊慶說道。

  “陛下罪行確鑿,人證物證齊全,剩下無非審判程序而已!”

  那士兵代表說道。

  “就算陛下有罪廢黜,也輪不到楊某,先帝子女又不只陛下一人,近衛三軍源自京營,京營乃先帝建立,爾等豈能不顧先帝在天之靈棄先帝子女而推他人!”

  楊慶義正言辭地說。

  “先帝三子皆在長安,難道楚公以為李自成不會再賣一次?為迎駕大明耗盡了財力,朝廷背負數十年的債務,這些皆百姓承擔,若是真再有一次,百姓不會為朱家掏一元錢。若立其他宗室,則先帝江山一樣易主,既然都是先帝江山易主,那么與楚公稱帝何異?既然楚公以先帝責我等,那我等就只保先帝之江山,楚公為先帝所選駙馬,也是先帝半子,這先帝留下的江山由楚公繼承有何不可?”

  那士兵代表說道。

  “不行,這江山只能由先帝之后繼承,楊某與先帝無血緣之親,豈能繼承江山,此事爾等休要再提,這次念在爾等也是心憂國事,若再有下次軍法無情!”

  楊慶說道。

  “既然楚公如此說,那就由監國繼位!”

  另一名代表突然說道。

  其他幾個士兵代表多少有些疑惑地看著他,不過緊接著露出喜色,很顯然這個解決方式很完美,監國繼位和楊慶稱帝沒區別,左右都是他們兩口子的事情。事實上無論軍隊還是民間,對監國都是極為尊重,畢竟那些學校,醫院,孤兒院什么的全是她和太后等人建的。而且一個年輕美麗的女人,尤其是一個殘疾,也更容易收獲好感,那些對著公主叩拜的人基本上都是真心的。

  而這些年正是她監國,然后楊慶實際主政,這樣的組合造就了大明目前的強盛。

  她當皇帝會一切如舊。

  她肯定不會和楊慶爭權,要爭也是在床上,公主的性格大家還是都了解的,那么楊慶的一切政策也都會延續,大明盛世如舊,而無論軍隊還是民間,要的其實也就是目前的一切如舊。這樣就很好,至少目前他們沒想過別的,剛剛從之前亂世中走出來的他們對目前的一切都很滿意。至于以后肯定是她兒子繼位,沒有誰會不傳位兒子而傳位別人的,武則天又如何,明知道兒子繼位會否定自己,結果一樣還是讓兒子當太子。

  這一點可以說毫無懸念。

  那么皇位自動落在楚公后代的手中。

  然后那些跟隨楚公的老臣后代富貴可以確保,這可以說皆大歡喜,所有階層都滿意,無論上層下層全都可以保證利益。而且也不能算是楚公篡位,這江山還是朱家的,皇帝還是姓朱的,那么朝廷那些舊臣們的利益也可以保證……

  包括宗室的。

  但一個問題還是需要面對,那就是……

  她是女的啊!

  難道大明要出一個女皇?

  話說這和監國不一樣,女人監國沒什么,太后監國也是女人,公主監國并不存在女主問題,她只是替她兄長看家而已,哪怕傳統的道德觀念上這也沒什么。

  可女皇就不一樣了!

  歷代唯一稱帝的可就一個武則天!

  劉娥哪怕祭了天,她也依然是太后。

  “監國繼位?她倒的確也是先帝之后,但此事不是我楊慶說了算,你們和我都無權決定誰繼位,只有天下萬民才有這個資格,必須得四民大會通過才行。但我必須再重申一次,我楊慶是大明忠臣,絕對不會染指先帝留下的江山,這大明江山必須由身體里流著先帝血脈的人來繼承。”

  楊慶斬釘截鐵地說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