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525章 真假郡主十八

  梓瑤說著將畫好的卷軸卷了起來,塞入袖中,轉身告辭。

  慕容煦沒有過多的挽留,畢竟天色見晚,父親還不曾知道他已經痊愈的消息,見梓瑤走遠趕緊讓龐龍著人去前院通稟。

  那知得到消息的慶國公老慕容將軍竟然快步的趕了過來,慕容煦見到趕緊出了房門抱拳施禮,“孩兒不孝讓父親大人擔憂了,剛剛應該過去給您請安的!”

  老將軍一揮袖子,“不要講那些繁文縟節,我是粗人不懂那些客套,只知道我兒腿疾醫治好了就行。

  對了是誰給你治病的,我怎么不知道?”

  慕容煦笑了一下,指著西苑說道:“師傅得知消息,派與師娘學藝的十七師妹前來給孩兒解毒,這不她累了正在西苑休憩。”

  老將軍一拍腿,“日后要好生謝過你師傅師娘,既然你十七師妹正在休憩也不便打擾,反正住在咱們府上,日后好生感謝便是。”

  慕容煦點點頭,一揮手屏退左右,低聲地將昨夜遇刺與他和梓瑤的分析,詳盡的說給慕容老將軍聽,聽聞詳細經過老將軍揉捻著胡須,在房內來回踱步。

  半晌頓住腳步,“此時事關重大,明日一早我與你一同上早朝,兵部那幾個老東西還要給我幾分薄面的,只要他們不刁難你就可以和圣上將這些一一稟明。

  看來南夷邊境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安寧啊,隨時都有兵臨城下之危!”

  慕容煦點點頭,又和父親一同進餐,并聊了很多周邊各國的動態,讓慕容煦更加覺得北魏周邊雖看似風平浪靜,但卻充滿了危機,與周邊四國的關系全部岌岌可危。

  如此態勢,雖然看似正常,但卻讓慕容煦嗅到了一股陰謀的味道,仿佛一切都被一只大手掌控著。

  甩甩頭不再多想,趕緊倒塌而眠。

  翌日,天還未亮,龐龍已經捧著一副用布包裹的卷軸,站到慕容煦的面前。

  他一看便知,這是梓瑤做舊的那幅南夷地域志,慕容煦整理好官袍,接過卷軸朝著門外走去,和慶國公一同上朝。

  梓瑤則站在窗口看著二人的轎輦消失在路口,琪寶,宮中可調查清楚了?

  琪寶點點頭,我發現在皇帝寢宮里有一個密室,那里似乎關著一個人,雖然看不到這個人,但我的神識能夠感知到,皇帝本人卻每天必定進去一次,每次出來都要沉思好久。

  至于八王確實是住在宮中,每日除了上朝就是研究那些地域志,仿佛想要在里面找到什么東西似的。

  梓瑤一挑眉,皇帝關押的是男是女?

  琪寶思索了一下,貌似是個男人,我聽那個皇帝曾經嚷過一句話,你到底要隱瞞到何時,你的子女嬌妻都不想要了嗎?

  梓瑤瞇著眼睛,子女嬌妻,怎么說的如此像八王呢?對了,八王和皇帝有沒有不需人服侍的情況。

  琪寶認真地回憶了一下,有,都是如此,尤其是八王回到寢宮就一個人待著,無需任何人服侍,至于皇上也大多獨居到自己的寢宮,很少去哪個妃子處過夜。

  咦!主人怎么猜到皇帝和八王這一習慣的?

  梓瑤伸手制止了琪寶的問話,自己不斷的分析,當政但不作為,面對邊關危機毫不擔憂,對朝政以及宮妃提不起興趣,這些特征都讓梓瑤想到靈兒,難道這個皇帝也是被換過的?

  還有那個八王,自己的兒女不聞不問交給一個姨母了事,如此做派和處世之道,更加讓人疑慮,據八王妃身邊的婆子所言八王妃并未與八王圓房,那這個八王過得豈不是太監一樣的生活。

  所有的疑問在調查之后更加讓人不解和迷惑,梓瑤從未碰上這樣的事兒,或許是因為這一世沒有記憶的緣故吧!

  梓瑤不再多想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想多了沒有任何意義,琪寶,盯緊皇宮,趁早朝之時你仔細探查一下,看能不能知道那個密室里關押的到底是何人?

  如果無法探查,今夜我就去實地探查一番。

  主人,皇帝寢宮周圍的布防極為仔細,我也是用神識進行探查的,一會兒我再試試。

  朝堂上兵部尚書和侍郎,看到慕容煦上朝都微微驚愕了一下,身后的慶國公不怒自威,讓他們很多想要阻撓慕容煦上奏的話,全部咽了回去。

  時辰一到,隨著內侍的通稟,皇帝快步走上金鑾殿,慶國公許是久未上朝看了一眼皇上微微一怔,眉頭緊蹙了一下。

  皇上還是那個皇上,可是怎么不見老啊,仿佛是吃了長生不老藥,還是多年前的樣子,對于這個年齡的人,這幾乎不可能。

  壓下心中疑惑,今日只是給慕容煦當后盾,震懾兵部眾人來的,莫要惹事莫要惹事,漸漸壓制下心中的疑惑。

  在奏報了幾樣事物后,皇帝開口到,“何人還有事奏報?”

  慕容煦快步走到中間位置,手持笏板高高舉起,朗聲說道:“臣南境指揮使慕容煦有事啟奏。”

  皇帝微微側目,一揮手,“起來回話!”

  “謝皇上。”

  慕容煦解開背上背著的包袱,輕輕打開取出里面的卷軸在朝堂上展開,將昨夜在京城鬧市中發生的遇刺、尸人、南夷黎人所有的事兒仔細講了一遍,并且在這張圖上事情發生的位置和地理因素也認真地講述了一遍。

  刑部官員也站出來給慕容煦做證,那些尸人被仵作從新進行驗尸,所有尸人最少都已經死亡月余,并且全部尸人都沒有內臟,尸體上多處都有空洞,腹中似乎曾被填塞過藥物和符咒。

  滿朝文武和皇上聽完慕容煦的一番話,全部陷入沉思,皇帝看看眾人問道:“諸位愛卿可有什么想法?”

  兵部侍郎收到尚書的一個暗示,起身舉起笏板,“皇上,如此事件過于駭人聽聞,不能因慕容煦一面之詞進行論斷,因一己私仇舉兵南夷,畢竟如若與南夷舉兵對我北魏其他邊境是個不小的壓力。”

  話雖難聽,但是論斷還是在場眾人心中所想,打仗是勞民傷財的行徑,這個反對的聲音從兵部侍郎口中說出更容易讓人信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