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氏無奈地笑了,“別人家的閨女,把嫁妝當做一輩子的大事。從十二三就開始準備,為的就是出嫁時能有一份體面的嫁妝,到了夫家也能打起腰桿過日子。可在我閨女這里,做生意才是正事,嫁妝反而成了小事。”
小暖認真想了想,答道,“因為別人的閨女出了刺繡和做衣裳,沒有其他賺錢的路子,嫁妝是她們以后吃穿用住的保障,所以她們才會這么在意;您的女兒我能賺錢,吃喝不愁,所以不用嫁妝去裝點門面。”
秦氏的臉上也忍不住有了笑容,小暖說得在理,她不用嫁妝裝點門面,因為她往哪兒一站,銀子都嘩嘩地來。
不過,秦氏還是勸道,“雖說是這樣,該有的咱們也得有。”
“娘放心,女兒明白。”
小暖將翠巧叫進書房,問清了怎么回事。聽聞娘親要當她的簪子給自己置辦嫁妝,小暖心里真得挺不是滋味的;再聽到是小草拿出了她的私房錢,兩位嬤嬤才有銀子去置辦嫁妝,小暖的心軟得一塌糊涂。
娘親慈祥,妹妹懂事,她還有啥可求的,“去把王嬤嬤請來。”
王嬤嬤早就料到小暖回來會找她,但看著姑娘陰沉的臉,她心里還是有點打鼓。暗道這還沒成親呢,姑娘的臉色就跟三爺越來越像了,以后還了得……
“王嬤嬤,我當初說得,你們辦嫁妝的總錢數是多少?”
王嬤嬤小聲道,“一萬兩。”
“現在用去了多少?”
王嬤嬤連忙遞上賬冊。在第一莊混得日子久了,除了種田的本事,王嬤嬤還學會了怎么按照姑娘的要求,清清楚楚分類逐項的記賬,“夫人和姑娘讓奴婢和李姐姐置辦嫁妝至今,算上剛從登州買下的屏風,共用去七千六百兩。按照姑娘的吩咐,布料、衣裳從棉坊、綾羅坊置辦,姑娘的金銀飾物占了兩千余兩,屋內擺件用去近兩千兩,剩下的多用在采買木材置辦家具上,用去近三千兩……”
小暖一邊聽她說,一邊翻看賬冊,皺眉問道,“家具不是都由三胖叔打么,怎么又多了三十個木匠?”
王嬤嬤心虛地回道,“……二月時,王爺去秦家村看了韓三胖打的婚床,隔了幾天就送了十幾張詳細的圖紙過來,請夫人從中選擇中意的。”
小暖……
“此事為何不稟于我知?”
王嬤嬤如實道,“夫人不讓奴婢將,怕您不同意。”
小暖靜了靜,才問道,“床從選料到完工,需要多少銀子”
王嬤嬤回道,“夫人選定的是千工百步踏板床,指定晟王府里的用紫檀、第四莊的用黃花梨和第六莊的用雞翅木,這三種都是好木材。踏板床設計巧妙、雕刻繁縟、裝飾精美,所以需用多名工匠共同打造,否則趕不及在明年五月前完工。”
小暖心中的小人兒暴躁地掄起大錘子,恨不得把柴嚴晟這個敗家玩意捶扁了!她仔細回憶自己見過的家具,真沒覺得哪家的床需要幾十個工匠打造一年才能完工的。
王嬤嬤解釋道,“這種床在咱們這里罕見,是江南水鄉的富庶人家較為多見。烏將軍的夫人陪嫁的婚床,就是千工百步踏板床。夫人特意去看過,覺得很中意。”
“講究的大戶人家,生下女兒后就開始準備木材,找能工巧匠為女兒打造出嫁時用的婚床。‘千工’時指這床需要千道工序;‘百步’是指女兒還小時,圍著床走一圈要用一百步。這張床,能用一輩子,還能傳給自己的兒女。”
三爺看似隨意,但在有些事情上,卻極為講究。他們要睡一輩子,可能他們的兒孫還要接著睡的床,多花點銀子就花吧,小暖認了。至于為毛要打造三張這種問題,小暖也不問了,“除了床,還有什么跟原先列的嫁妝不一樣的?”
王嬤嬤回道,“還有三張黃花梨鑲端石羅漢床,兩張酸枝鑲石板貴妃榻,就這些。姑娘,這些都是該有的東西,夫人也是為了讓您嫁得體面……”
小暖的頭低了些,只聽這名字,就知道這玩意都便宜不了。其實她很想跟三爺說,睡土坯壘的炕就挺好的,冬日夏涼地方大,想怎么翻滾就怎么翻滾……
想著想著,小暖的腦袋就偏到了不可明言的地方。她老臉一紅,喝了口茶才嚴肅問,“一萬兩銀子剎不住了?”
王嬤嬤地頭,“奴婢有罪。”
小暖重新下令,“除了已經置辦的這些,再添一百兩以上的物件,須得給我報備,我點頭許可了才能買。”
“是。”王嬤嬤立刻應了。
秦氏聽了后,私下叮囑王嬤嬤,“以后再有必須買的物件,拆成小件買。”
“夫人待姑娘真是太好了。”王嬤嬤動容,秦氏自己的衣裳換來換去就那兩套,像樣的首飾都舍不得置辦,但給女兒置辦嫁妝,花多少銀子都不心疼。
秦氏答得理所當然,“家里的錢都是小暖掙來的,用來給她置辦嫁妝,不是應當應分的?”
晚上,待小草睡了,秦氏拿出當時三爺送來的婚床圖紙給小暖看。小暖展開圖紙,嘴就張大了,這哪是床,根本就是個小房子好不好!
不過……真漂亮。
秦氏小聲道,“我問過工匠,這是潮州那邊用的婚床款式。三爺送來的這些圖紙,說不得是他舅舅給的,也說不得是娘娘小時候,她家給她選婚床時搜羅的各種床的樣子。”
小暖細看這些紙,的確是有些年頭了。這般想著,她的心情也不一樣了。興許娘親猜的對,這是華嬪定親之后或者更小的時候,她的父母滿含喜悅為她選婚床時用的圖紙。可惜,華嬪一張也沒用上。
三爺把這些圖紙送過來,就說明他是中意這樣的床的。若非婚床應該由女方帶過去,他應該早就選工匠打造好了。
這樣想著,小暖對婚床也升起了好奇,第二天跟著娘親一起去看。打造婚床的地點,依舊在韓三胖家,不過現在韓三胖家跟三年前也不一樣了。他家擴大了三倍有余,成了個家具作坊,院里院外有二三十人忙碌著。
三胖嬸兒見小暖母女來了,端茶倒水熱情招呼著。小暖見大業和二業也在,便問道,“今天族學休息?”
韓三胖一笑,雙下巴越發明顯了,“沒。我給他倆告了假,明年秋再去讀書,今年在家跟著學手藝。”
三胖嬸兒連忙解釋道,“托你的福,家里來了這些往常見都見不到的能工巧匠,當家的覺得機會實在難得,讓他們跟著抱板子,遞鑿子,不是讓他倆上家具。”
秦氏笑道,“你說得對,這機會難得,大業二業學了真本事,將來才能子承父業。”
韓三胖搖頭,“姐,這可不是子承父業。院里的工匠隨便拉出一個來,都比咱手藝強上百倍,我這倆兒子跟著人家學點皮毛,也比我強一大截。以前咱還不信,現在見了才知道啥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