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辟謠

  弘文館內,數十名皇族子弟正低頭疾書,幾名弘文館教授緊張地注視著沙漏,時間已經快到了,但大部份皇族子弟都還沒有寫完。

  天子趙禎則坐在一旁耐心地喝茶,他以一個時辰為限,要求皇族子弟每人寫一篇關于軍隊變革的對策,三千字。

  這道題的難度很大,首先是時間緊迫,一個時辰寫三千字,要疾書如飛,不能有絲毫停滯,必須一氣呵成,其次題目要求也高,趙禎事先沒有透露題目,甚至沒有告訴弘文館他今天要來。

  所以皇子們必須肚中有貨,平時就要經常思考國家大事,有清晰的見解和理念,才能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完成這次考試。

  趙禎的目光時不時瞥向趙仲針,這兩天宮里有個傳聞,那天趙仲針是故意表現給自己看,這個傳聞趙禎最初并沒有在意,但說的人越來越多,而且說得有理有據,讓趙禎有點動搖了,難道皇孫趙仲針真的是故意表現給自己看嗎?

  正是這種疑慮才有了今天這場突擊考試,趙禎不考騎射武藝、不考詩詞五經、不考論語孟子,只考最能看出一個人才華的對策。

  趙禎實在看重這個令他驚嘆的皇孫,他需要親眼看一看這個皇孫的真實才華,而不想被宮中一些閑言碎語所左右。

  “還有一炷香時間,大家抓緊了!”為首大學士孫敏提醒眾皇子一聲,隨即點燃了一炷香。

  這時,趙仲針已經停筆了,開始從頭檢查一遍自己的答卷,看樣子他答得不錯,看了半天都沒有發現錯字。

  趙禎注視著他的舉動,心中開始有了一種期待。

  還有半炷香,趙仲針第一個起身,來到趙禎面前躬身行一禮,將卷子放在桌上,再行一禮,退了下去,沒有驚擾別人的考試。

  趙禎有點迫不及待地拾起他的卷子細看,題目是《論大宋軍制積弊之我見》。

  好一筆漂亮的小楷,趙禎暗暗夸贊,這書法確實可以去考進士了。

  他又繼續往下看,第一句話便點題‘夫宋軍制之弊非始于宋而患于宋。’

  很有意思,趙禎看懂了趙仲針這句話的意思,宋朝兵制繼承后周,那么兵制的弊端應該也是從后周開始,但后周的軍隊并沒有顯示出多少弊端,相反,反而橫掃天下,滅南唐、滅漢,滅后蜀,橫掃天下,所以趙仲針說,患于宋,也就是到了宋朝才開始出現弊端。

  然后寫了五個積弊,弊端一冗兵嚴重,財力不堪重負;弊端二將不知兵,兵不知將,軍制混亂;弊端三禁軍疏于訓練,戰斗力薄弱;弊端四軍隊貪污盛行,虛報、克扣軍俸嚴重;弊端五憂患意識不足,戰馬不繼,軍器老舊。

  趙禎輕輕一嘆,說得很透徹。

  這時,大學士孫敏高喊一聲,“時間到,停筆!”

  有天子在場,沒有人敢違規,紛紛放下筆,三十幾名皇族子弟紛紛上前交卷,施禮退下,大多數人都滿臉沮喪,實在考得太糟糕。

  趙禎瀏覽一下,除了趙仲針外,居然沒有一個人做完,而且絕大部分考生都只做完一半,而且寫得不知所云,令趙禎暗暗搖頭。

  他從中抽出了瑯琊王趙文惲的卷子,對幾名教授笑道“這兩份卷子我來看,其余卷子煩請幾位批閱一下。”

  幾名教授分了卷子,認真批閱起來。

  趙禎先看了看趙文惲的卷子,他對趙文惲很熟悉,他一直覺得趙文惲的字寫得不錯,但還沒有和同齡人對比過。

  他把趙文惲和趙仲針的一字放在一起,就明顯感覺不一樣了,趙文惲的字很秀氣,筆畫圓潤,略顯輕柔,就仿佛江南水鄉般的柔美。

  而趙仲針字里行間之間卻顯得雄奇大氣,十分硬朗果斷,沒有絲毫拖泥帶水的感覺,很有一種北方雄偉大山般的氣勢。

  趙禎暗暗嘆了口氣,看字如看人,趙仲針給他那種英武果斷的感覺并不是裝出來的,而是他真真實實的性格。

  盡管他感情上更喜歡趙文惲,但將來的大宋皇帝需要漢武帝那樣雄才大略的君主,而不是小女人一樣容易被人控制的君王,在這一點上,趙文惲明顯差得太遠。

  趙禎又看了看趙文惲的對策,只寫了一半不到,列出了幾個問題,冗兵沉重,財力開支太大,都是自己給他講過的內容,基本上沒有自己的見解,而且浮于表面,內容不深刻,更沒有解決之道,令趙禎十分失望。

  趙禎便將趙文惲的卷子放在一邊,又仔細看趙仲針的試卷。

  趙仲針寫宋遼之戰,說宋軍勝則戰果不顯,敗則一潰千里,雖勝多負少,但最終財力物資以及兵員損耗卻遠遠大于遼國,原因是宋軍追擊力量太弱,遼軍敗則全身而退,宋軍追之不及,戰果稀薄,但究其根源,還是失去幽州的戰略惡果,導致平原作戰,遼軍鐵騎隨時可席卷南下,宋軍無艱可守。

  趙仲針又寫到了宋夏之戰,指西夏是被遼國扶植,目的是為斷大宋河西之望,遼夏呈犄角之勢,儼如吳蜀聯盟對魏,西夏軍事危機,遼軍必陳兵南下,若幽州危急,西夏必出兵陜西路,使大宋東西兩端難顧。

  看到這里,趙禎贊嘆不已,趙仲針很有大局觀,看得深透,不過他也有點奇怪,趙宗實可沒有這么高的水準,趙仲針又是從哪里知曉?

  想到這,他對自己身后的宦官吩咐兩句,宦官快步下去了。

  趙禎進了內堂坐下,不多時,趙仲針匆匆趕來,跪下行禮,“孫兒拜見皇祖父!”

  趙禎擺擺手,笑瞇瞇道“起身說話!”

  “孫兒遵命!”

  趙仲針站起身,垂手站在一旁。

  趙禎又指指文章笑問道“這篇對策寫得很好,朕想聽你說說,先具體談一談你的軍制變法。”

  “回稟皇祖父,孫兒認為軍制改革不能急躁,需徐徐圖之,百年積弊,怎可能一朝改變,應該先從比較容易的地方著手,首先是削減冗兵,先鄉兵、再廂軍,最后是禁軍,鄉兵雖然各地數量不多,但各地加起來卻有二十幾萬之眾,地方的財力一大半都是用來養鄉兵,其實是沒有必要,只要禁軍駐防在各戰略緊要之處,一旦地方叛亂,或者亂民造反,禁軍便可隨時撲滅,所以孫兒的第一個方案就是廢鄉兵。”

  “說得好,繼續說下去。”

  “孫兒第二步就是削減廂軍,應該明確制度,四十歲以上便可退伍回家,各地廂軍總數量不得超過二十萬,對他們的損失可以用免予勞役來補償,孫兒認為,廂軍至少可以削減一半。

  第三步就是清空俸,空俸主要出現在禁軍,這個不是侵害誰的利益,而是實實在在的犯罪,完全可以用光明正大的手段進行嚴厲清查,至少可以再減少三成的軍隊,這樣下來,總軍隊將削減一半,就像一個臃腫的胖子甩掉身上的肥肉,變成一個精壯的大漢。”

  “然后呢?”

  “然后就是縮減軍隊層次,簡化軍制,孫兒認為,越精簡就越有效,這能有效扭轉軍隊指揮混亂的問題。”

  趙禎負手走了幾步又問道“那你文中提到的克扣底層士兵軍俸的問題又怎么解決?”

  “孫兒聽一個長輩說過,可以利用錢鋪的功能,錢鋪給每個士兵建一個戶頭,軍俸就直接支付到士兵的戶頭上,由他的妻兒父母來領取,這樣,錢就不用層層經過各級將領之手,也就無從克扣,這叫人俸分離法。”

  “這個辦法不錯!”

  趙禎眼睛一亮,由衷贊道“是誰想出來的好辦法?”

  “啟稟皇祖父,是范寧提出來的。”

  趙禎一怔,“你和范寧很熟?”

  趙仲針點點頭,“他是孫兒最崇拜之人,孫兒文章觀點和見解基本上都是和他探討得來,孫兒一直視他為師。”

  趙禎這才恍然,果然不是趙宗實的見解,而是范寧傳授,看來這個皇孫受范寧的影響很深。

  他又笑問道“朕感覺你這篇文章意猶未盡,如果再給半個時辰,你想寫什么?”

  趙仲針低下頭小聲道“孫兒想寫滅遼之策。”

  “又是范寧教你的?”

  “是!”

  趙禎很欣賞這個皇孫的誠實,坦然承認是學習得來,而沒有硬說是自己思考得來,他才多大歲數,閱歷不足,看問題的高度就不夠,學習別人的見解才是進步之道。

  趙禎饒有興致,便點點頭笑道“你說說看,朕想聽一聽你的滅遼之策!”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