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八幕.惡魔的實驗(上)

  “現場給出實驗證明?”

  “所有微觀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他瘋了嗎?”

  “他要怎么證明?”

  在聽到萊納的發言之后,現場在短暫的沉默之后沸騰了。

  小說щww.suimeng.lā

  人們議論紛紛,先前,由于萊納的那兩篇論文是先展示了實驗過程,才提出的結論,所以讓人心服口服,無法反駁。

  但現在,萊納先提出了一個極為怪異的觀點,而還沒有進行實驗證明,人們自然猜疑連連,對萊納提出了質疑。

  “所有的微觀粒子,都既是波也是粒子?這可真是有趣的觀點。”

  赫爾曼布拉格斯閣下摸了摸胡子,這可能是繼運動學三大定律之后,他聽到最有意思的理論了,身為法師的習慣性讓他對其保持質疑的態度,但布拉格斯閣下又忍不住心想,如果這個理論是真的,那么原本法師們以為早就了解的這個世界,或許就要全部推翻重來。

  “倘若真是這樣,那么我們的理論又得重新構筑了。”

  伊薩里斯艾伯頓閣下沉聲說道,一方面,他正在試圖統合各種運動的理論,大至天空中群星的軌跡,小至粒子間微妙的相互作用,艾伯頓閣下認為,這些運動都能用一個簡潔而優雅的方程來詮釋,假如微觀粒子和光真的既是波又是粒子,那么顯然,大尺度下的運動規律就沒辦法適用于微觀粒子,他先前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徒勞。

  另一方面,如果這是真的,那么困擾艾伯頓許久的一些實驗與理論相違背的問題或許就能得到解釋,從某種角度來說,艾伯頓的研究又會因此而從停滯不前的困境中獲得解脫,說不定能有新的發現。

  這種矛盾的心情縈繞在每一位對這方面有過研究的法師心中,他們也更加期待,萊納的實驗到底將會以怎樣的方式來證明這一點。

  “首先,我們現在對微觀粒子的定義是微小不可察的粒子,像是電子,以及構成原子核的粒子,我的實驗,將從電子展開。”

  電子!

  在大多數法師的腦海里,這種今年才因為輻射現象被發現的粒子應該是一個個小小的球體,像是行星般環繞著原子核運轉。

  而原子核式模型告訴人們,原子核極端微小,而電子質量也更小,兩者倒不像恒星與行星,更像是位于廣場中心的一顆雞蛋,以及廣場外圍環繞著盤旋的一粒粒胡椒籽。

  一個個電子的定向移動組成了電流,也形成了電子流射線,這是人們目前的理論。

  萊納這個電子的發現者之一,卻要告訴大家,電子也是一種波?

  難以置信!

  如果電子是一種波,那么構成原子核的粒子是否也是一種波?

  如果原子都是波,那么分子,化合物,全都是由波構成的?

  那么整個世界都是波,都能夠發生衍射,干涉現象,也就是人類能夠從狹窄的縫隙中穿過,兩個人相接觸,還會發生干涉,交融到一起?

  這太違背認知了。

  許多中階法師仔細思考之后,感到極為恐懼,就好像原本熟悉的世界在一瞬間崩塌了一般。

  難怪萊納要說,必須拋棄之前的所有固有觀念,否則,假如見證了實驗的過程和結果,那些頑固的法師真的有可能認知崩潰,大腦爆炸!

  霍爾壓抑住內心的驚訝,他身邊的羽毛筆不斷書寫著有關萊納的內容和會場里其他法師的動向,直到,萊納從儲物袋里拿出了實驗的裝置。

  一個電子束生成法陣,一塊平整的結晶體,以及接受屏。

  這些設備在任何一個中階法師的實驗室中都能找到,稀松平常。

  “我接下來要做的實驗,叫做電子衍射實驗。”

  萊納說道,會場一片嘩然。

  電子衍射?

  眾所周知,光的波動派手持的兩大確鑿證據,其中之一便是光能夠產生衍射現象,而現在,萊納要讓電子也產生衍射?

  這太瘋狂了!

  因為衍射實際上便是繞過了障礙物,倘若電子能夠衍射,那么電流就可以直接靠著衍射能力穿透壁壘,抵達墻后,諸多與電有關的法術,都將徹底改寫。

  “衍射產生的條件是障礙物的尺寸必須與波的波長接近,而根據電子的性質,我們可以從波動性和粒子性,分別建立兩個方程,波動性ph/λ與粒子性ehv,將兩個公式聯立,即可以得到一個等式λh/ph/v,這個公式,我將其稱為伊恩格雷公式,是將粒子與波聯系起來的公式”

  萊納一邊說著,一邊投影出了自己的演算過程,將各種條件代入,便得到了電子的波長,那是一個極小的值。

  “電子的波長十分小,所以,面對絕大多數的物質,它都不會產生衍射,我們必須用微小尺度的東西,才能看到衍射圖案。”

  聽到萊納的話,蘭徹斯特斯坦尼恩瞇了瞇眼睛。

  根據伊恩格雷公式計算出來的電子波長的確很小,而作為煉金系的傳奇法師,對各種物質都了如指掌的,精通各種魔法道具制作的斯塔尼恩閣下也很清楚,以法師目前的手段,是沒有辦法制造出這種微小尺度的光柵來觀察電子衍射現象的。

  這個時候,他注意到了萊納手中的晶體,仔細思考之后,斯坦尼恩閣下恍然大悟。

  以法師目前的手段無法制造出如此微小的光柵,但這并不代表自然界中就沒有這種尺度的天然光柵存在。

  那就是晶體的點陣結構。

  通過研究,法師們已經知道,大部分的晶體都是呈現點陣結構排列,十分規整,而且其中的空隙極小,如此一來,這就成為了天然的光柵。

  用電子束射向晶體,能否在接受屏上看到衍射法陣,便是這個實驗的關鍵。

  如果沒有衍射圖案,那么就代表電子沒有波的特征,是一種完完全全的粒子,萊納的論點不成立。

  如果出現了衍圖案,就代表電子在特定條件下,會展現出波的特征,萊納的論點成立。

  萊納很快就搭建好了真空的實驗裝置,啟動了電子束發生器。

  所有人屏息凝神,注視著接受屏上。

  這個時候,一個圖案出現在漆黑一片的接受屏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