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章 返京城

  曾經,吳國公府里,母親在院子里種滿了碧桃花。

  “王妃,外面風大。”靑云在周箏箏肩膀上,披了件湖藍色大氅。可周箏箏還是覺得冷。

  她呼了一口氣,氣息越來越涼。

  “青云,我想吃你做的桃花餅。”周箏箏說。

  靑云擦了擦眼角,哽咽道:“奴婢馬上給您做去。”

  周箏箏最愛吃青云做的桃花餅,每吃一口都像是回味一段溫馨的回憶。

  那是她人生中,為數不多的快樂回憶了。

  靑云又如何會不滿足她?

  很快,熱騰騰的桃花餅做好了。

  周箏箏吃著桃花餅,臉上的憂愁散去。

  青云的手藝還是這樣好。

  她這么多年不死,只是因為還放不下。她的心里還有一個人。一個也喜歡吃桃花餅的人。

  一個很好很好的人。

  如果那一年,她沒有中那對狗男女的計,她沒有嫁給齊王,如果他沒有趕過來救她,他是不是就不會死呢?

  他最喜歡和她坐一起吃桃花餅。

  他走了也有二十多年了,那只他送給她的金釵,后來被她埋在了雪地里。

  遠處,“鐺——鐺——鐺——”大相國寺的鐘聲突兀地響起。音質蒼渺宏闊。

  一聲一聲敲打在她的心上。

  她默默地聽了一會兒,九十九下,真的是九十九下!

  大相國寺從不輕易敲響大鐘,更何況是連續敲響九十九下。

  從來只有在皇上殯天或者異國血洗皇宮的時候,才會連續敲響大相國寺的大鐘九十九下。

  新皇,一定是駕崩了。

  靑云歡喜道:“真真是蒼天有眼,吳國公府幾百人的仇,終于得報了。”

  周箏箏苦笑了一下。

  吳國公府倒下之后,大茗朝失去了依仗,周邊危機四伏,國運已衰,她的仇人被殺死,那是遲早的事。

  恨就恨在她不能親眼看著仇人死去啊。

  胸口的氣息已經極少,她烏發散開,倒在桃樹之下,如殘枝一般的手,指向蒼天。

  青云躺在她的身邊。

  “我恨,恨,我不甘心……”

  恍惚之中,周箏箏看到,那年的夏祭時節,他為她在滿池的荷葉上點了燭火,他溫和的笑聲,溫暖著她的耳朵。

  她頭飾上那纏絲赤金簪子,也無憂的旋轉著。

  滿耳都是歡笑聲。

  “郎騎竹馬來,俯首弄青梅。

  人面似桃花,金釵雪里埋。”

  可惜了,可惜。

  她這一生,童年的美好是那么短,不幸的日子卻是那么長,愛她的所有人都死在了她的前頭。

  就連深愛她的他,她都沒法再握一下他的手,告訴他,她的真實心意。

  她的手,終于完全垂下了,眼角的淚劃下來,落在泥濘里。

  屋里的沉香屑,光點掙扎著抖動幾下,終于完全熄滅了……

  漫天飛沙。慶豐二十五年春。

  京道上,一輛翠蓋珠纓八寶車緩緩駛來,丁香色的簾子綴著琉璃滾珠,發著脆響。

  其后緊隨著的,是幾十輛黑漆平頭車和圍的好像鐵桶般的護衛們。個個臉上帶了沙塵色,可神情嚴肅,眼色銳利。

  這八寶車里坐著的,正是吳國公國公爺的八歲的嫡長女,周箏箏,以及隨身的一個丫鬟。

  吳國公乃是大茗朝五大國公之首,此番掌珠從邊塞被接回京城候府去,自然是人馬護衛齊全,少不得有閃失。

  這馬車很大,十二橡樹木做的床榻,墊著織金荷花的寢被,簡易不失奢華。

  周箏箏穿著藕荷色褙子,內罩縷金梅花紋挑線裙,歪靠著,撫摸著柔軟的床被。丫鬟水仙坐在下方一角,給一碗藥湯搖著羅扇。

  周箏箏用力地呼氣,氣是熱的。手也是熱的。

  已經兩日了,她醒來的時候就是在車上,過去被周云蘿害死的貼身丫鬟水仙竟然還活著,此時不過是比她年長兩歲的十歲女孩子,平頭馬車里都是大大小小的丫鬟嬤嬤,和她八歲時的場景一模一樣,初臨大變的她竟然當場暈了過去。

  水仙急的團團轉,幾日前在軍營里還生龍活虎的姑娘,怎么說暈倒就暈倒了呢?于是和幾個嬤嬤日夜不停的照顧她,她才重新醒過來。

  她還沒有死,還回到了八歲那年。

  人生可以重新開始。

  一陣恍惚之后,周箏箏接受了重生的事實。

  真好,真好,她現在還是八歲,那么,一切都還來得及!

  “姑娘,您把這碗藥給喝了吧!”水仙擅長煎藥,隨行的軍醫也有常用的藥材隨身,“馬上就回府了,國公夫人若是看到姑娘臉色這么蒼白,定然會心疼姑娘的。”

  “我喝,我喝。”周箏箏一口氣就喝了個精光。

  水仙一怔,姑娘最怕苦,以往喝藥都是要勸很久還要加蜜餞才能喝的下去,可這次怎么……盤子里的蜜餞,姑娘也沒看一眼。

  水仙又怎么會知道,周箏箏多想對她說,她以后會聽話的,會乖乖的,不會再打翻水仙給她煎的藥了。

  水仙原本是國公夫人身邊使喚的,因為擅長泡制藥材,又懂一點點醫術,國公夫人疼愛周箏箏,就把水仙撥給了周箏箏。水仙忠厚老實,服侍周箏箏極為賣力。

  可誰想,就是因為水仙會醫術,陪嫁到齊王府后,成為周箏箏的得力助手,也同時成為周云蘿和齊王的眼中釘,不久就被害死。

  相比之下,同樣忠誠卻比較傻氣的丫鬟青云,卻是可以活到最后,和她一起赴死。

  周箏箏想起了青云,此時青云應該是在國公府里等著她吧!

  “姑娘,前面就是京城了。”水仙掀開簾子一角,歡喜地說。

  周箏箏還記得,六歲那年,周箏箏纏著父親要一起去邊關,國公爺一直視周箏箏為掌上明珠,自然是不舍得帶到邊關去吃苦。無奈周箏箏在國公爺出發時,偷偷藏在了車廂里,國公爺哪里還忍心把寶貝女兒趕下車,自然就帶著了,一面打發仆人去府上告訴國公夫人。

  當時的吳國公夫人不見了女兒,自然是心急如焚,可知道周箏箏是跟父親走了,便也默默接受。只好差了十來個嬤嬤和大丫鬟水仙同去。

  國公夫人當時還懷有身孕,不能親自過來再抱抱周箏箏,自然是連離別都沒有見上一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