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一章 設計圖

  喬父走后,呂蘇紫把這些肥皂都收了起來,她跟林國平說:“你這位好友,以后前途無量。”

  林國平并不意外,“正瑜是個厲害的,若是他在我這個位置,只會比我做得更好。”

  “不過你把城東那塊地劃給他,是不是離城區太遠了些?”呂蘇紫問道。

  現在哪有誰有魄力辦廠?大家都在等著華僑投資呢?

  “不會。”林國平解釋道,“那是在通往權市的路上,交通方便。”

  “不過,晉安只有一家廠還是不行,我還是得多琢磨一下。”

  呂蘇紫聽了這話,猶豫了下說:“我聽人說,溪山公社那邊有華僑回來,是打算投資了嗎?”

  他們這一片地區下南洋的人,自然的,發展得好的也不少。

  “是有這個可能,我抽空往溪山公社跑一趟吧。”林國平若有所思。

  就算沒有華僑投資,溪山公社出了一位將軍,發展中肯定會得到一些資源傾斜的。

  喬父從縣城回來,路過云美大隊,順便去了余家一趟。

  余家如今的日子比以往好過許多,對于喬父,他們是感激的。

  因此他們看到喬父來,非常熱情地招待他,又是雞蛋面線又是餅干糖果的。

  喬父跟余崇明聊了幾句,知道他們有親戚在海外,最近寄了信和包裹回來。

  其實這些親戚也不是很確定他們寄的信和包裹有沒有人收,若是能得到回信,總是叫人歡喜的。

  若是杳無音訊,基本上可以確定留在國內的親人沒能熬過這場劫難。

  余崇明猶豫了下,問喬父對未來的看法。

  喬父對于未來自然是看好的,描述的景象也叫人向往。

  “那下南洋呢?”

  喬父聽到這文化,怔了下,而后笑了:“也可以去發展的,不過最怕那邊的政策有變。”

  余崇明問這話,看來他們是打算一家子都下南洋了。

  運動期間余老爺子遭的罪大,即使后面好好養著,他也沒能熬到現在,已去世幾年,余崇明一家確實也沒什么好牽掛的。

  余崇明見喬父沒有阻止,就知道這件事可行。

  又聊了一陣,喬父就告辭了,如今頭頂的天變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打算,沒有最好或最壞,只有合不合適。

  喬父回到家里,天已經黑透了,他吃著熱氣騰騰的飯菜,見女兒兩眼亮晶晶地看著自己,顯然她非常期待肥皂得到的評價。

  他沒有開口,只是比了個大拇指。

  喬佳月見了,高興得眼睛都瞇了起來,心里滿滿的成就感。

  “阿爸,這是我和三哥畫的圖,您看看。”喬佳月高興地遞過來一沓圖紙。

  喬父看了兩眼,發現是關于工廠的建筑設計。

  工廠分為工作區、生活區,而且工作區也分得很詳細,其中還有污水、垃圾處理池。

  那塊地靠近江邊,若是有污水,直接排入江里怕是大多數人的想法,但費盡心思地弄個污水處理池,只怕沒幾個人能理解。

  喬父揉了揉眉心,跟兩個孩子討論起來。

  他心里的問題越多,兩個孩子解釋得越詳細,而他越聽越驚訝,這個工廠的設計考慮得也太長遠了。

  “月兒、小良,這是你們的想法,還是參考書上的?”

  “參考書上的。”喬佳月并不否認這個點,“雖然現在許多政策、法規都沒有,但不代表以后沒有。就算沒有,我們也不能無視這些可能存在的問題。”

  “阿爸,雖然這樣的設計會增加成本,但一旦工廠開始運作,您就會發現它的好處。”

  “就算以后我們不做肥皂了,這個場子也不會廢棄,只要稍微改一下就能用作別的生產。”

  喬宏良等喬佳月停下來喝水的時候,補充道:“阿爸,而且這套工廠的建設、運作系統,我們是可以拿來賣錢的。”

  他們現在的生產,都是以人工為主,以后科技發達了,這家工廠只要稍微粉刷一下,增添一些機器、線路,馬上就能改為機械流水線。

  “阿爸若是不信,我們到下頭去,您看了就明白了。”喬佳月見喬父沒怎么聽明白的,就說道。

  她和喬宏良合作多了,對于筆記本電腦上的軟件已經能熟練運用了,關于工廠的設計圖他們已經做出來了。

  “行。”喬父放下碗筷,隨兩個孩子進入了地下室。

  筆記本電腦上,關于工廠的動態圖已經做好,一目了然。

  喬父驚訝地看著眼前的這臺小機器,這叫筆記本的東西竟然那么厲害,能做出這樣的效果圖。

  本來他光看圖還不大明白,而看了這個動態圖,他已經沒有什么不了解的地方了。

  “行,就按這個來。”喬父直接拍板定下了這個工廠設計圖。

  過了年,工廠就要破土動工,起初的投入就足夠大。

  喬父重新談了協議,初始的投入都算是貸款,畢竟地、廠子都必須攥在自己手里才安心。

  喬佳月心里也安心了,就算是最快的速度,廠子蓋好能投入使用,也得是是下半年的事了。

  她把自己手頭的現金都拿了出來,一萬多元,這足夠支撐工廠運作一段時間了。

  喬父沒有拒絕這筆錢,他記著賬,等以后盈利了,這些錢是要連本帶利還回去的。

  過了年,一切看似什么都沒變,又許多地方又在悄悄地改變著。

  轉眼又到了兄妹聯系離開的日子。臨走前,喬佳月對著父母叮囑了又叮囑,讓他們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火車站,喬佳月能看到一些婦女提著籃子在兜售食物。

  瞧,只要政策一放松,人們很快就能想到各種謀生的小生意。

  火車上,喬佳月從窗戶那邊找人買了兩個酸菜餅,油紙包裹著的酸菜餅混到熱乎著,那股酸香味讓人的口水分泌得更多了。

  同一車廂里有人似乎很反感這些做小買賣的人,冷嘲熱諷了幾句,無非就是什么資本主義、投機倒把之類的。

  但可惜的是,現在已經沒有革委會了,沒人會抓了。

  火車慢悠悠地往北行駛,匯聚在同一車廂內的人開始聊了起來,什么話題都能說上幾句。

  或許都是同一個地方的,大家說的最多的就是經濟特區,大家盼著工廠更多,他們能進去打工,捧上鐵飯碗。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