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多子多負2

  躺尸?

  老太婆一臉的意見,“孩子們都還吵著,你還有心情去睡覺,萬一一會兒打起來……”

  就被思如很不耐煩的打斷,“打就打唄,他們打得還少嗎?要我看,打死一個算一個,平時沒事連個電話都沒有,要錢的時候就積極了,你爭我搶的,半點姊妹親情都沒了。”

  “你咋這么說!”

  老太婆很不滿,“孩子們負擔也大,又要上班,咱們當老的的幫不上什么忙,就多體諒。”

  體諒?

  思如冷笑一聲,“你愛體諒就體諒吧,我要睡覺去了,等他們真的打死一個再說。”

  潛意識就是沒死人就別來煩她。

  說罷就徑直去了屋里。

  老太婆埋怨道,“這死老頭子,越說越不象話。”

  嘆氣。

  也轉身進了屋。

  孩子們都大了,而他們當爹媽的也老了。

  還能管什么呢。

  爭吵繼續發酵。

  所有人都想分得更多的蛋糕,誰也不相讓,以前那些陳谷子爛芝麻的事又重新被翻出來。

  “你上了大學……”

  “爸媽給你買了房……”

  “你的工作還是爸托關系花錢弄來的……”

  “兩個老的幫你帶了十年的孩子……”

  “當初你結婚,媽把壓箱底的金戒指都給你了……”

  各種。

  院子外頭看戲的漸漸散去,這一家子親姊妹為了錢鬧得如此難看,其實已經不是一回兩回了。

  當然,村里最近這樣的事挺多,不愁沒戲看。

  思如躺到床上。

  那是一張很老舊的床,床架上還雕刻著鏤空的花紋,暗紅色的油漆已經斑駁褪色了。

  還有踏板。

  她脫下布鞋,腳很大,長滿了厚實的老繭,腳背青筋突起,大拇指被一塊泛黃的白布包裹著,隱隱感覺到疼痛,明顯是受傷了。

  躺下。

  習慣性的拿起蒲扇搖。

  腦海里很快出現委托者那艱苦辛勞的一生。

  李老根,男,七十二歲,洪源鎮小莊鄉人,老實巴交莊稼漢一枚,一生去過最遠的地方是距離鎮上二十公里外的縣城的敬老院。

  在那里住到死。

  他出生的年代并不太平,之后又經歷過時局動蕩天災人禍,能夠活下來真的很不容易。

  可惜太窮。

  當然,那個時代窮很正常,富才是罪過。

  李老根有兄弟四人,姐妹忽略不計,他排行第三,家里僅有的那點錢財都給哥哥們娶媳婦了,他拖到二十歲,好不容易遇上一個逃難到村里的姑娘,不需要彩禮,有個容身之所就行。

  婚后一年就生下個大胖小子,算是立足腳跟。

  社會環境不一樣,那時候女孩子并沒有幾十年后重要。

  就像是解鎖了什么一樣,結婚的十年里,李老根跟媳婦一共生了四個兒子,直到最后才得了個幺女,那時候又沒的習慣跟工具,甚至為了增加勞動力,可勁兒的生。

  李老根家其實不算多。

  不過有四個兒子,在小莊鄉也是很令人羨慕的。

  養兒防老嘛。

  有這么多兒子,還怕老了會沒有依靠嗎。

  但事實證明,養老真的跟有幾個兒子沒多大關系。

  家里孩子多,住的地方就不夠,婆媳妯娌矛盾也越來越深,幾乎每天都會各種吵架打架,這種情況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分家。

  各住各的。

  把家里的東西全都搬出來,又找了村里的長輩前來當見證,除了老大留在祖屋,還多分了一點東西,其余的三兄弟都是一樣的。

  當然,具體物品不會全部相同,但價值差不多,即便是這樣,妯娌們還埋怨沒得到公平的對待。

  對了,李老根分到最值錢的就是一張老床。

  那是他母親的陪嫁之物。

  分家后,李老根攜老婆孩子搬到了坡上。

  祖屋是在溝里。

  本來他打算在另一個溝里建房子的,但老婆不愿意,那灣里種著大片大片的竹林,別說晚上,就是大白天的,也能感覺到陰森恐怖。

  關鍵連戶人家都沒有。

  坡上雖然也有竹林,可光線好呀,人又多。

  那時李老根的二兒子才兩歲,媳婦肚子里還揣著一個,沒辦法,就只能先搭一個窩棚。

  回祖屋?

  呵,他那勢利又兇殘的大嫂是不會同意的。

  窩棚不是長久之計。

  李老根找了哥哥跟弟弟,又并幾個村里關系好的小伙伴,準備開始壘房子,那年代沒磚沒瓦,就用泥巴糊在篾籬上面,屋頂是用茅草跟谷草。

  他媳婦叫秀花,挺著大肚子給大家燒水做飯。

  辛苦是辛苦,但只要想到不多久就能住上新房子,心里就忍不住的高興,她真是過夠了合住。

  終于趕在冬天之前,兄弟幾個都住上了新房。

  開春不久,李老根的第三個兒子出生,兩年后,他又得一子,如此,榮華富裕就湊齊了。

  恰逢分田地。

  這個是按照家庭戶籍人口來分的,像李老根這種分家出來單過的,他跟他媳婦每人有一畝田一畝地,而四個兒子僅長子有資格分。

  還只能分到大人的一半。

  畢竟土地極為有限,如果每個人都有,那一家生了十來個孩子的豈不是占老大便宜了。

  不過,還有個政策。

  就是去申請開荒,開出來的荒地可為己有。

  家里六口人。

  顯然地是不夠的。

  那時候糧食產量也低,一年要緊巴巴的靠挖野菜才能勉強撐到下一茬的糧食收獲季節。

  完全吃不飽。

  秀花在三年后生下一個女兒,雖然是唯一的姑娘,但兩人半點高興不起來,這說明要多養一個人。

  雖然辛苦,幾個孩子終究長大了。

  那時候有流行一句話,只有讀書才有出路。

  但讀書要錢呀。

  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能力供的。

  李老根的四個兒子,老大李榮、老二李華都只讀了小學,老三李富念了初中,老四李裕卻一直念到大學畢業,而小妹李蘭連小學都沒讀完。

  講真。

  已經很不錯了。

  他家五個孩子全都念過書,還出了個大學生。

  牛逼!

  任誰都要豎起大拇指的。

  村子里,即便是村長見了李老根,也要羨慕一番。

  有個大學生兒子,后半輩子享福不盡。

  李老根曾經也是這么想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