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五十章、路線之爭

  沒有堅持多久,尼古拉二世就決定妥協了,留下克里木半島除了可以保住一些顏面外,實際上的價值已經不大了。

  想要向地中海發展,已經沒有任何可能了,留下克里木半島只會讓保加利亞更加忌憚俄羅斯帝國,甚至因為擔心俄國強大之后會和他們發生沖突,就阻止俄羅斯帝國的統一。

  雖然這種可能性會很小,但他依然不打算冒險,當務之急是統一俄羅斯帝國,為此那怕付出再大的利益,尼古拉二世都在所不惜!

  接到圣彼得堡的電報后,薩松諾夫松了一口氣,同時又嘆了一口氣,這意味著俄羅斯帝國已經開始沒落了。

  作為一名外交官,他比任何人都懂得“弱國無外交”,現在也俄羅斯帝國已經沒落了,即便是統一了全國,因為戰爭的因素,他們想要再次追上世界先進水平,也不是那么簡單!

  要不是得益于保俄兩國的良好外交關系,或許現在契科夫就不會親自和他談了,而是派出一名副手和他談判。

  這也是外交領域通行的準則,各國之間的對等原則,同檔次國家談判,雙方級別盡可能一致。

  和實力弱一個檔次的國家談判,強國就會派出級別低一檔的外交官,但是在談判代表的地位上,強國依然占據著絕對的優勢。

  談判再次開始,現在的爭議就是價格問題了,薩松諾夫開口說:“梅捷夫先生,比薩拉比亞行省44萬平方公里、克里木半島25萬平方公里,考慮到兩地的特殊地理位置,我們報價五十億列弗并不高!”

  梅捷夫反駁道:“薩松諾夫先生,你們計算的附加值太高了,比薩拉比亞和克里木半島的經濟價值,還不足十億列弗,貴國在兩地每年的財政收入還不足一千五百萬列弗。

  當然,我沒有計算關稅,克里木半島是貴國最主要的進出口港口之一,我們也不可能去收取貴國的關稅。

  兩地的經濟收入主要還是農業,但良田都是有主的,如果貴國可以將這些土地變成無主之地,這個經濟價值還可以增長一倍!”

  薩松諾夫搖了搖頭說:“梅捷夫先生,這是不可能的,土地所有權不是我們所能夠改變的,貴國買回去了,可以直接沒收原主的土地、礦山嘛,經濟價值不就出來了么?

  除了經濟價值,我們也要考慮戰略價值不是么?比薩拉比亞可以貴國在陸地上的防線變得牢不可破,而克里木半島更是讓貴國直接將黑海變成了內海,這個戰略價值難道不值三十億列弗么?”

  梅捷夫苦笑著說:“薩松諾夫先生,真會開玩笑,我們怎么可能無端沒收別人的私有財產呢?所以你說的這些經濟價值,并不存在!

  戰略價值,我都說過了,在貴國手中我們放心啊!與其花大代價將他們買回來,不如留在你們手中算了,三十億列弗買這個戰略價值,我們可買不起,這可相當于8784噸黃金!”

  薩松諾夫嘆了一口氣,現在的局面是保加利亞拖的起,俄羅斯帝國卻拖不起。

  對保加利亞來說,這兩個地方早一天入手,和晚一天入手,并沒有本質上的差別。

  但是對尼古拉二世來說,早一天拿到錢,就可以早一天完成國家的統一,不是一個概念!

“好吧,梅捷夫先生我們做出讓步,四十億列弗如何,這個價格可不高了!”薩松諾夫為難的說  梅捷夫微微一笑說:“經濟價值我們估值十億列弗,已經是高估了許多,如果要進行詳細評估的話,或許還不到!

  戰略價值,目前還沒有體現出來,我沒有辦法拿這個理由去說服那些國會老爺們。

  你可能不知道,我們國會剛剛在討論金融政策的時候,政府提議開放股市,結果不但沒有成功,國會反而出臺了一個更嚴苛的金融政策,國會決定永遠禁絕股市,還立了法!

  所以這個戰略價值,我們最多出五億列弗,否則國會那一關,我們也沒有辦法過!”

  梅捷夫毫不猶豫的推出國會這個擋箭牌,并且混淆了概念,給薩松諾夫一個錯誤的認知,國會頑固守舊派。

  如果仔細研究保加利亞最近通過的政策,他就會發現這純屬就是在扯淡,為了一個波斯灣,保加利亞前前后后投入的資金,就有近兩百億列弗,國會還不夠重視戰略么?

  可惜薩松諾夫沒有時間去研究,這些剛剛出臺政策,還沒來得及公布,或許在俄國人的資料上已經出現了,但是他還沒來得及去看。

  薩松諾夫想了想說:“不可能,這個價格太低了,最低三十億列弗,如果低于這個價格,俄羅斯帝國是不可能接受的!”

  梅捷夫想了想說:“那就很遺憾了,保加利亞政府不可能出這樣一個天價,我想全世界也沒有任何人會出這么一個天價去買!

  最后一次報價,我們最多只能出18億列弗,超過這個價格就沒得談了!”

  顯然梅捷夫這是有恃無恐,地理位置決定了,全世界就保加利亞一個買主,假如保加利亞不出這個價,自然不可能有人再出價了!

  條件相差甚遠,第一輪談判不歡而散,只能等待第二輪談判的開始。

  而另一邊,保加利亞的十年計劃也公布了結果,令全世界的政要松了一口氣,這里面沒有擴軍計劃,最多也就增加空軍學院、海軍學院、陸軍學院的數量。

  不過這些都是小問題,只要不是直接擴軍備戰,增加一些軍校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與之相比的就是保加利亞的金融政策,直接被外界抨擊為“全世界保守派的大本營”。

  開設銀行的限制條件一大堆,股市直接被國會立法禁止了,無數國際資本們被氣的火冒三丈。

  這個操作有問題,導演劇本有問題啊?不是說好的開放金融么?這也叫開放?到底開放了什么,我怎么沒有發現?

  不管他們怎么想,怎么抨擊,這是保加利亞國會批準的,并且已經經過了斐迪南的簽字,新金融法已經生效了。

  反到是保加利亞國內卻是一片風平浪靜,民眾紛紛叫好,銀行管理越嚴格,他們的錢就越有保障。

  股市?在他們大多數人的印象之中,就是“股災”!

  自從關閉股市后,二十多年來保加利亞的經濟一直都發展的很好,無論國際經濟如何風云變幻,保加利亞就沒有爆發過經濟危機。

  既然如此,還要股市干嘛?通過買股票賺錢,很遺憾保加利亞民眾表示,能賺錢,誰會那么傻賣掉自己手中的股份啊?

  而禁止股市,最大的支持者居然是保加利亞的資產階級,一方面是家族企業的關系,另一方面就是當時社會上的兩大理念之爭!

  實體經濟vs虛擬經濟,這個問題一直持續到了李牧穿越前,只不過到了后世實體經濟已經被打壓的奄奄一息了,而占據了主流的早就變成了利潤更高的虛擬經濟。

  但是現在的保加利亞不一樣,占據了主導地位的還是實體經濟,支持這一派理念的專家學者、資本家們,掌握了社會上最主要的話語權。

  他們的做大,和斐迪南的暗中支持不需關系,包括他旗下的馬甲產業,都是這一理論的鐵桿支持者。

  斐迪南之所以這么做,沒有其他原因,完全是保加利亞的發展需要,社會上的錢是有限的。

  在實體經濟占主導的社會,這些錢大都流入了工業上;反之虛擬經濟占主導的社會,這些錢就進入到了虛擬經濟中。

  法國人為什么變成高利貸帝國?真的以為是是法國資本家,就天生是搞金融的么?

  還不是在利益的趨勢下,逐漸演變出來的,投資實業的回報率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一年之內,發生幾倍、幾十倍的暴漲,但是金融可以!

  高額的回報率,吸引了大量的資金流入,最終法國的經濟被金融綁架了,在19世紀中后期,就開始山河日下。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上,斐迪南認為如果不是法國經濟在19世紀發生了轉型,,而是一直發展實體工業,根本就沒有德國人什么事!

  大量的工業,可以提高大量的就業崗位,從而讓法國本土可以容納更多的人口,沒有這一次跑偏,法國的經濟總量或許不比現在高多少,但工業實力至少是現在三五倍,總人口或許是現在的一倍,甚至更多!

  面對一個這樣的法國,德國連崛起的機會都沒有,普魯士也不可能挑戰他們的歐洲大陸霸主地位。

  現在保加利亞也處于上個世紀,法國人同樣的時期,短期內不存在外敵,社會經濟需要一個明確的發展方向。

  毫無疑問,斐迪南選擇了實業,而保加利亞民眾也選擇了實業,那么打壓其他的虛擬經濟就必不可少了。

  考驗資本家節操的事情,斐迪南不想去嘗試,事實上他也不認為資本家會有節操,最好就是不給他們變壞的機會!

  現在保加利亞的工業實力,已經超過了法國人四分之一,但是在經濟總量上,法國人反而超越了保加利亞四分之一,就知道這個虛擬經濟的水分有多大了!

  一個價值一百萬列弗的企業,在股市可以變成一個價值一千萬列弗的企業,也可以變成價值一億列弗的企業。

  估值變高了,社會上的錢也變多了,實際上企業的本身價值并沒有變化,他本身還是只值一百萬列弗。

  如果資本家有節操的話,他們會拿著融資而來一兩百萬資金,繼續擴張企業,不過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

  因為,看到了什么都沒有干中間商,將價值一百萬的企業炒到了一個億,他們才拿到了幾百萬的資金,而金融炒家們卻獲得了上千萬的利潤,他們還能夠安心做實業么?

  當熱錢流入金融后,還會再次推高股市,最后經濟危機爆發崩盤,周而復始。

  這個是支持實體經濟的經濟學家,給斐迪南提供的理論,姑且相信吧!

  別的斐迪南或許不清楚,但是有一點他很明白,一百萬列弗在金融上就是一個數字,而投資在實業上卻可以增加上百個就業崗位。

  社會上的就業崗位增加了,那么這個國家也就安定了,人人都有工作了,都有收入,大家的日子就會變得更加好過,也就不會有人來造他這個國王的反!

  這個問題很現實!

  所以保守派就保守派,反正現在這是最符合保加利亞實際情況的國策,等十年計劃一完成,保加利亞很有可能就是世界第一工業強國了。

  雖然不是第一經濟強國,不過這都無所謂,當工業發展到了一定程度,新一輪的產業革命又會爆發。

  而目前來看,新的產業革命,在保加利亞爆發可能性最大,石油時代即將降臨,保加利亞已經占據了先手,何必要急著跳出來和英國人爭鋒呢?

  正好用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的帽子,麻痹英國人的注意力,尤其是他們增加了北美三王國后,大英聯邦明面上的經濟總量,遠超保法兩國的總和,就讓他們一直得意下去好了!

  種田、種田、還是種田,在接下來的二十年里,保加利亞核心任務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種田。

  摧毀現在世界秩序的事情,斐迪南沒有打算去做,而摧毀大英帝國工業的事情,德國人已經在幫忙干了。

  每年都有價值高達兩三億英鎊的免費工業產品,涌入大英帝國,未來十年英國民眾、資本家們的日子一定會很好過。

  同樣大英帝國也會有價值數億英鎊的實體工廠,被迫關門,無論他們如何努力,也不可能將生產成本降低到德國產品一個價。

  現在德國人支付戰爭賠款的工業產品,可是被嚴重低估了價格,大多數產品的估值,還不到市場上同類商品的一半。

  英法因為戰爭暴漲的物價,終于得到了平息,一旦沒有了這些廉價貨,斐迪南懷疑他們能不能活的下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