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章 鹽

  雨滴順著屋檐低落下來,朱翊鈞面無表情的站在屋檐下面,王皇后站在朱翊鈞的不遠處,靜靜的看著自己的丈夫,大明帝國的皇帝。

  半晌,朱翊鈞松了一口氣,轉頭看了一眼王皇后,笑著說道:“什么時候過來的?”

  “剛過來!”王皇后笑著說道:“見陛下看得出神,沒讓人打擾陛下。外面下這么大的雨,陛下還是不要在外面多留,免得受了風寒。”

  朱翊鈞笑了笑,伸手拉住王皇后的手說道:“好,朕聽皇后的。”

  王皇后笑了笑,臉上帶著一抹欣喜的說道:“陛下似乎有些沉郁,朝中的事情有諸位大臣,后宮之中有太后,還有臣妾,陛下可以放關心的。”

  笑著擺了擺手,朱翊鈞沉聲道:“沒那么多的想法,朕只是在想該從什么地方入手。”

  說起改革,可是大明是什么樣子,朱翊鈞在清楚不過了,說改革是千頭萬緒,不如說是千瘡百孔更加的恰當。整個大明就像是一個大漏勺,朱翊鈞有一種狗咬刺猬,無處下口的感覺。

  琢磨了半天,朱翊鈞覺得還是得從錢下手,沒錢什么都玩不轉啊!

  雖然在琢磨,但是朱翊鈞知道自己現在要做的是穩住朝局,而不是去做其他的事情。

  陪著王皇后閑聊了一會兒,又一起吃了一頓午飯,朱翊鈞就跑去看奏折了。對于這些奏折,很大一部分都是屁話,朱翊鈞看都懶得看。

  不過今天的奏折倒是有點意思,全都是彈劾的奏折,彈劾的不是別人,正是即將繼任的禮部尚書潘晟。

  說起來潘晟這個人朱翊鈞不算熟悉,馬自強死了之后,禮部尚書就是這個潘晟。

  不過潘晟也沒有做太久的禮部尚書,大概兩年多一點,潘晟就再一次退休了。在潘晟退休之后,禮部尚書是徐學謨,這個人馬上就要致士了。

  張居正在徐學謨致士之后,舉薦的就是潘晟,并且還希望潘晟以禮部尚書的身份入閣。

  對于大明官員動不動就玩致士這一套,朱翊鈞真的是非常不喜歡,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或者皇帝沒聽他的話,就給你玩致士,自己拍屁股回家了。

  這種風氣可要不得,要把責任制落到實處啊!

  連續翻了好幾本奏折,朱翊鈞發現全都是彈劾潘晟的,很明顯,潘晟這是被針對了啊!

  這件事情都不用仔細想,朱翊鈞知道這是有人不想潘晟入閣。顯然張居正死了,很多人坐不住了,想要邁進內閣的位置了。冷笑著把奏折扔到一邊,朱翊鈞現在不想動張居正的人。

  哪怕是以后要動,肯定也不是這樣的動法。

  翻看了幾份奏折,朱翊鈞突然看到了一份奏折,臉上的表情頓時就玩味了起來。這份奏折是都察院監察御史曹一夔的折子,上面的內容也讓朱翊鈞非常的感興趣。

  曹一夔的折子只牽扯到一件事情,那就是:鹽!

  在這個時代,鹽和鐵永遠是最賺錢的,曹一夔在折子里面詳細的敘述了大明鹽法的弊病,以及地方人員的貪贓枉法,可是層層盤剝,無數人以鹽肥己。

  尤其是一些鹽商,肆無忌憚,對朝廷法度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在奏折的后面,曹一夔提出了制鹽的九條建議。

  一清灶地,二除重差,三禁私鹽,四免舊欠,五課私煎,六復鹽引,七更鹽,八割沒銀,繳引目,九官買余鹽。

  在這九條里面,最引起朱翊鈞注意的是官買余鹽。

  這一條說白了就是場鹽官收,額外余鹽給米收買,使多產之鹽亦獲其利。

  弘治初,凡商無鹽支給,準其收買余鹽,以補正引。余鹽私買之禁既開,奸商借官引挾帶私鹽,遂使宮引滯困,官收之制從此受阻。

  朱翊鈞敲打著曹一夔的奏折,沉吟了片刻,看來自己這第一刀需要砍向鹽政了。

  看了一眼張鯨,朱翊鈞開口說道:“去,把這個曹一夔給朕找來!”

  鹽鐵,這兩項絕對是封建王朝最重要的收入,自己想要提升收入,從鹽入手,絕對可以。只不過具體要怎么做,自己還要聽聽這個曹一夔怎么說。

  曹一夔是萬歷二年的進士,年紀不大,三十歲左右,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臣參見皇上!”曹一夔走進乾清宮的御書房,跪在地上給朱翊鈞行禮。

  “起來吧!”朱翊鈞淡淡的說道:“朕對你這份鹽政的奏折很感興趣,說說看,你是怎么想著上這份奏折的。朕可是知道,這鹽政可是牽一發動全身啊!”

  曹一夔一愣,為了鹽政?明白怎么回事之后,曹一夔瞬間就激動了起來。

  “臣曾巡視河北滄縣時,看到一些地方官吏利用管理鹽務稅收的職權倒買倒賣食鹽漁利。”曹一夔沉聲說道:“地方官員尚且倒賣私鹽,鹽商該何其猖獗?”

  “臣以為鹽乃朝廷命脈,自從準許商人開買余鹽之后,朝廷的鹽錢每況愈下,收入減少的很厲害。”

  “臣以為鹽政到了改的時候了,厘定鹽場,清查官吏,嚴懲倒賣私鹽的鹽商,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曹一夔說道這里,有些激動的道:“那些鹽商于國何功?卻廣置田地,家資巨富?”

  朱翊鈞聽到曹一夔說道這里,突然笑了:“那你說說,那些鹽商究竟有多富?”

  “回皇上,臣不知道。”曹一夔沉吟了片刻,沉聲說道。

  朱翊鈞點了點頭,雖然曹一夔說不知道,但是朝廷上下都知道鹽商富。只不過這事不能提,你一提,必然有大臣跑出來陳述鹽商的功勞等等。

  對于大明的鹽法,朱翊鈞有過詳細的研究,可以說被鹽商給玩壞了。

  明初的鹽法是鼓勵商人輸運糧食到邊塞換取鹽引,給予販鹽專利的制度,又稱開中。開中之制系沿襲宋、元制度,但明代多于邊地開中,以吸引商人運糧到邊防,充實邊境軍糧儲備。

  商人們為了賺錢和方便,開始在邊疆囤地種田,以減少運費,這就產生了一個新的名詞,叫做商屯。明初商屯東到遼東,北到宣大,西到甘肅,南到交址,各處都有,其興盛對邊防軍糧儲備以及開發邊疆地區有很大的作用。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