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 天神祭,除夕上元夜

  冬月十三,天神祭。

  去年今日,天神救世,神威無量,使天下皆驚,各國百姓自此開始祭祀天神。各國朝廷,也要在每年的冬月十三舉行隆重的天神祭祀。

  天下百姓對天神的敬畏發自肺腑,靈鷲宮上下自然不能免俗,即便是風允,一想到天神補天救世的神通,那也是既敬且羨,斷然沒有反對天神祭的道理。

  靈鷲宮侍女們擺弄著天神雕像,風允就在遠處看著。

  天神雕像真人大小,由上好的白玉打造,白玉身軀上裹著的衣衫大氣端莊,這竟是個女天神。天神眼框中鑲嵌兩顆黑寶石,射出慈悲之光,頭上烏黑的云鬢,旖旎垂下。

  天神的臉上還蒙著一層輕紗,因為沒人看到過天神的面目,但總不能讓天神的面目一片模糊,那樣也甚不美觀,因此這尊天神雕像就做了這般處理。

  天神雕像站立在一只怪獸背上,怪獸狀如白色老虎,虎頭虎腦,威風八面,卻身披一身白色的甲殼,甲殼紋路宛若龜紋。天神救世當日,天下所有人都看到,巨大的龜紋甲殼遮蔽了天縫那邊的天空。

  白虎腰肋兩側甲殼上,還插著一對烏黑的翅膀,翅膀先由烏金石制作好,再鑲嵌上白虎腰勒,而天神雕像和龜紋甲殼白虎則是一整塊白玉雕成。

  這尊天神雕像原本是梓州巨富盧遠財所有,他兒子加入追風洞,在獎功閣領取了制作或購買天神雕像的任務,就把這個天神雕像送了過來。余嫂等獎功閣執事見這個天神雕像實在貴重,原本定的功勛點遠遠不足,請示巫行云后,又補足了功勛點給盧遠財的兒子。

  天神祭莊重至極,現場一片肅穆,風允被氣氛感染,心中也多了一份沉甸甸的鄭重。

  巫行云念著一份駢四儷六的祭文,大意是保佑靈鷲宮安安穩穩,保佑她自己遠離悲苦,保佑風允修行一路順暢。念完,童姥將祭文扔進天神雕像前的銅爐內,燃成了飛灰。

  風允心道,天神只要對其保持敬畏就可以了,而人類就應該自強不息,奮斗不止,方不枉到這人世走一遭。

  白駒過隙,時間忽忽而過,到了一年的年底。

  除夕夜,爆竹聲聲,火樹銀花。風允看著絢爛多姿的煙火在空中綻放,仿佛又穿越了時空,回到了自己孩童時代。孩童時代的除夕夜,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爆竹煙花,用各種色彩將黑暗的天空裝飾點亮,隨著風允步入城市,他已經多年沒見如此勝景。

  看著忙碌擺弄煙火,嬉笑著來回跑動的靈鷲宮眾女,風允的臉上悄然現出柔和笑容。

  除夕飯風允是陪著巫行云一起吃的,這近千年前的古代,尊卑分明,等級森然,伺候風允和巫行云吃飽喝足,才是余嫂她們自己的時間。

  熙寧三年大年初一,十八洞三十六島的洞主島主帶著年禮,攜著門中精英弟子,齊來給風允和巫行云拜年。

  自靈鷲宮獎功閣設立,十八洞三十六島不但有了上進的通道,還有眾多富商巨賈、武林豪強踴躍給他們送禮送錢,只求讓他們或他們自己家人加入十八洞三十六島。這半年來,十八洞三十六島的洞主島主,日子過得十分舒坦,個個滿面春風。

  往年,這些洞主島主恨不得靈鷲宮死得干干凈凈,這會兒,卻是趕他們走也絕不愿走了,他們打定了主意抱緊靈鷲宮大腿絕不撒手。

  正月十五上元的下午,風允和巫行云走在成都府城的繁華街道上。

  成都府城不愧是北宋的四大都市之一,路上行人如織,熱鬧非凡。小商小販們挑著擔子在街上吆喝,各種各樣的小吃散發著誘人香味,賣藝的、唱戲的、雜耍的和周邊簇擁圍攏著看熱鬧的人群,在街上圈起了一片片好大一塊地。

  這也就是白天,若到了晚上,花燈照錦城,街上更會水泄不通,行走艱難。

  風允和巫行云走進了一個茶樓,挑了二樓一個雅間坐下,正可觀賞一樓大堂正中舞臺。舞臺上歌舞方罷,兩小廝抬上來一張桌案,放在舞臺中央。一個說書先生走上臺,一拍醒木,說起一段故事。

  大宋的老百姓現在最喜歡聽的不再是講史和講三國,而是他們大宋神將杜懷之的事跡,尤其杜懷之千里奔襲折遼夏的故事他們百聽不厭。果不其然,那說書先生說的正是杜懷之的事跡。

  說完杜懷之事跡,說書人清了清嗓子,又說起一段故事,說的卻是靈鷲宮二宮主“天人俯首”風允,一劍斬殺吐蕃真佛扎西勒仁的事跡。

  那說書人說得繪聲繪色,放佛親臨其境,連風允如何出劍,又如何一劍斬落扎西勒仁頭顱都說的清清楚楚。

  “那靈鷲宮風二宮主,一劍出,風云變色,再看時,吐蕃扎西真佛人頭落地,一道血泉沖上十丈之高,卻是死不瞑目!”

  眾賓客聽得出神,忽有一人喊道:“那說書的,你說那什么‘風二宮主’,比杜神將如何?”

  臺下噓聲大起!

  有人洋洋得意道:“那姓風的什么二宮主,如何比得過俺們杜神將?”

  眾賓客皆點頭稱是。

  日沉月升,千燈萬燭照破黑夜。

  風允一眼望去,滿城華燈,高低錯落。燈上的畫卷,各有不同,梅蘭竹菊,極盡研態,魚蝦蟹貝,栩栩如生,龍鳳麒麟,威風撲面,貴婦侍女,活色生香,形象千姿百態,色彩絢爛豐富。

  華燈下行人,熙熙攘攘。有觀燈的,眼中射出驚喜光芒;有欣賞字畫的,品頭論足;有把玩瓷器正砍價的,唾沫橫飛;有提籠架鳥互相攀比的,游手好閑;有三五知己,談天說地,有七八親朋,熱鬧一團;有孩童提花燈嬉笑而過,后面幾個仆役緊追不舍;有少女掀簾偷覷英俊公子,一抹紅暈襲上她臉頰;還有絲竹管弦之音,書一幅安逸富足畫面,鑼鼓鏗鏘之聲,演一出人間繁華場景。

  這千年前如畫如詩的繁華盛景,讓風允仿佛沉浸在夢里,久久回不過神來,直到巫行云感慨的聲音在他身邊響起。

  “這種熱鬧繁華的景象,我已有五十余年沒見過了。”

  巫行云臉上露出懷念神色,她想起了師父逍遙子,這世上也只有逍遙子陪她看過花燈,現在多了風允。

  “師姐你現在活得開開心心,師父終可欣慰了。”

  風允話音未落,成都府城小西門方向,傳來一聲巨響,隱隱似乎有驚呼慘叫之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