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29章 年輕有為

  第二天一大早,許揚騎車子載著銀杏往學校方向去。到店鋪時,有兩個人精神奕奕的站在門口,看到他們,異口同聲的問好。

  “營長好,嫂子好。”

  許揚停下車子,帶著銀杏和倆人打招呼。

  他們是他找過來給銀杏幫忙的,復員兵,人品信得過,踏實肯干,力氣又大,提貨搬貨這類粗活不在話下。

  倆人的名字很有意思。

  壯實點矮點的叫楊大個,本地人,家里繼母當道,總嫌他吃的多,見天的擠兌,無聊時又愛當著街坊的面訴苦。

  以至于他名聲在外,沒錢沒房又能吃拳頭還硬,試問哪家敢把姑娘嫁給他。

  瘦點的那位叫吳大壯,家里爸媽都不在了,哥哥姐姐娶媳婦的娶媳婦,嫁人的嫁人,給他留了個漏雨漏風的茅草屋,空蕩蕩的,連張床都沒有。

  索性重新回到t市找工作,打算攢點錢回去蓋房子。

  趙志剛和許揚在t市開的電器分店也用的復員軍人,其中一人和倆人關系均不錯,得知許揚要招人,大力推薦。

  許揚把情況大致說了一遍,主要就是幫忙進貨發貨,同時負責日用品那邊的買賣。晚上當保安,需要照場子。

  提供住宿,至于報酬什么的,得女老板銀杏過來了再談。

  倆人喜出望外,好友在電器店工資讓人眼紅,他們的肯定也不會低。

  約好今天在這里碰面,為了給嫂子留下好印象,特地早早的過來等著。

  銀杏昨天已經聽許揚安利過他們的事,一眼就把名字和人對上號。

  “什么時候到的,還沒吃早飯吧。”許揚伸手指指一百米的地方,“那邊有家包子店不錯,咱們一起去,我請客。”

  早在定下這套房子的時候,他就把附近的小吃打聽的一清二楚,特別是狗不理包子,杏兒喜歡吃這個。

  因為銀杏在,楊大個和吳大壯有點拘謹,放不開,吃飯慢條斯理,完全不見平時的風卷殘云,包子也只吃了一個。

  銀杏知道倆人沒吃飽,把剩余的包子平均分成三份,三位男性面前一人一份。

  小小的為自己刷了一把好感。

  許揚得意洋洋,她媳婦就是這么厲害,無形中掙得人氣。

  飯后,銀杏和倆人談了工資,分為基本工資和提成。

  基本工資每人每月一百塊,支付的是保安和快遞員的費用,提成則是日用品商店的收入。

  每個月可以休息兩天,但是倆人不能同時休。

  請假的話如果不調休,一天扣工資四塊錢。除非情況特殊,否則一個月請假超過五天,直接走人。

  如果發生盜竊事件,且責任在他們身上的話,會追討相應賠償。

  銀杏把話講得明明白白,工資比一般職工收入高點,但是,工作強度比一般工作大,休息時間也不多,并且責任重大。

  讓他們考慮清楚,如果可以的話,會簽合同,保證雙方的利益,避免扯皮。

  倆人當機立斷的點頭同意,不用再花時間考慮。累活臟活重活都不是事,沒工作喝西北風才是事。

  爽快的在合同上簽上大名,連條款都沒仔細看,很放心。好友事先囑咐過他們,不用害怕,只要不犯錯,肯定沒事,他也簽了。

  幾人就合作商定完成,達成一致意見。

  隨后,許揚開著淘來的小破三輪,帶著吳大壯和楊大個去姚木匠家,準備把打好的柜臺架子搬回來。

  銀杏則帶著資料去了學校,打算先報道,過幾天再來上課。

  她人還沒來,但是名字在老師中已經傳遍。京大本碩連讀,研究生導師在國內很有名氣,讀研期間得過好幾個大獎,多次參加大型會議,并以優異成績畢業。

  院領導很重視,剛開學時就囑咐人事科,如果李老師過來入職,一定要認真對待,萬不可出紕漏。

  因此,銀杏站在辦公室剛報出姓名,其他人整齊一致的抬頭。

  不一會,人事科接到領導的電話,讓把李老師領過去。

  正中銀杏下懷,她正好有事要跟領導匯報商量,還愁見不到人呢。

  院長姓王,有點胖,有點禿頂,對著銀杏接連說了三聲歡迎,聲音很爽朗,讓人感覺他是發自肺腑的。

  來之前,許母已經給兒媳分析過,這個王院長和下面的朱副院長學術水平差不多,但是他更會做人,獲得的支持也更多。

  王院長伸出厚厚的手掌和銀杏握手,“百聞不如一見,李老師年輕有為,我輩都老了。”

  “哪里哪里,王院長是咱們學院的掌舵人,缺了誰都不能少了你,沒有你的全局指揮,我們如何能安心工作,為學生服務,為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漂亮話都會說。

  王院長真樂了,不是一個憨子,也不眼高于頂。

  去年學校招的個老師也是研究生,簡直是個二愣子,夸他幾句,還真把自己當回事,妄想管到他這個院長頭上,對學院這里看不慣,那里瞧不起。

  洋洋灑灑列了幾頁紙的建議,其中一大半都是關于對院長和副院長的建議。

  氣死個人,最后還是主任幫忙出了個注意,介紹后勤部的老劉頭給他認識,沒事時幫忙研究鍋爐如何才能燒得更快。

  如果能改善,那也是一項重大突破不是,如果沒有辦法,那也不要緊,時間多著了。

  這么一對比,李銀杏顯得順眼多了,“李老師,有什么困難,盡管提,只要合理,學校方面一定會幫忙的。”

  老大方了,很少給老師這種保證。李銀杏是個優秀人才,絕不能被老朱拉攏過去。

  “先在這里謝謝院長,如果遇到問題,實在是解決不掉,再來尋求組織幫助。”言外之意就是沒什么需要學校操心的。

  王院長更開心了,省事省力,如果底下的老師和學生都這樣,那他該有多舒心。

  “王院長,咱們學院有沒有貧困生?”

  “貧困生?”王院長坐直身體,打聽這個干什么,每個學校都不缺吃不起飯的窮人。

  “是的,院長。我上中學的時候家里窮,面臨退學,班主任不但幫我交了學費,還私下鼓勵我堅持讀下去。打那以后,我就決定,要當個老師,幫助更多的學生走進校園。”

  反正王院長也不可能到她老家去查,胡扯誰不會。

  “你有什么想法?”王院長可不認為李銀杏是隨口說說,難道她也要把工資給貧困生,如果這樣,那她挺無私奉獻的。

  “我們可以把一些崗位挑出來,讓學生做。比如打掃教室,在圖書館幫忙整理書籍,這些活都不重,課余時間做做,既不耽誤學習,又能掙點生活費。”

  王院長沉吟不語,讓學生去干活,行不行得通。

  銀杏再添一把火,“我只是和院長聊天談談想法,具體如何怎樣實施肯定還看王院長。”做好了功勞都是你的,我不要。

  王院長人精,哪能聽不出言外之意。

  笑得跟個彌勒佛似的,“這個得開會再討論討論。”

  銀杏心知事情已經差不多了,王院長雖說為人圓滑,也算是個實干派,能幫助部分學生解決生活費問題,何樂而不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