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七九章 一個不要

  新年第一喜,成功落在了大皇子府上。

  大年三十晚上,九個月身孕的大皇子側妃苗氏陣痛發作,幾乎是掐著點生產了。

  兒子,六斤六兩,六六大順。

  欽天監掐了,初一的兒,吉兆!

  皇帝大喜,賜名“瑞”。

  如此朱常玨已有兩兒一女,成功壓過了其他皇子。

  當日,太子那里也有好消息傳出。

  太子妃的肚子,再次有了動靜。

  兩個多月的身孕,正好是在南巡中懷上的。這對蕭家和太子來說,無疑是場及時雨。

  若說朱常玨在子嗣方面占了個量的優勢,那太子則如往常,搶了個“質”,畢竟,這又是嫡出。

  太子是嫡,麟兒是嫡,怎么看,都是正統!

  身居高位卻多年如一日,全無任何壞習慣,這方面,太子依舊收獲了不少贊譽。

  太子挑不出錯,雖然皇帝近來對他冷淡,蕭家一派依舊受著打壓,但在不少人心里,太子依舊是當仁不讓的儲君人選……

  但誰又知曉,新年這第一場暗中的博弈卻是真正出自朱常安之手。

  他,終于也成了執棋之人。

  一再的被打壓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他好好反思了一遭。整整幾日的深思,他察覺他的目光放的太短淺了,以致于手掌大量先機卻還用得不如一個女子。

  于是,他試著攪了攪水。

  他成功了。

  前世,是初一皇室上香時,跪地的太子妃突感異動,一陣暈眩,似看見了騰龍閃過,伏地而拜。

  起身的太子妃面色紅潤,氣韻逼人,精神奕奕。

  欽天監喊大吉之兆。

  御醫把脈,一下搭出了喜脈。

  太子妃那一胎被看成了“祖宗顯靈”,并似有騰龍之兆,因傳得神乎其神,迅速被傳播開來……

  皇帝是孝子,當時大喜,好一番大張旗鼓對太子夫婦嘉賞。那一胎更被人津津樂道,尤其是太子一黨,在祖宗,血統,福瑞等方向大做文章后,一時間太子風光無限。

  至于朱常玨的苗側妃,好像是初四初五才生產的,連個浪花都沒掀起……

  朱常安知道,太子今非昔比,前世這一胎是錦上添花,這一次,他們只怕更看重太子妃這一胎,花樣也只會比前世更多。

  眼下,他怎么也要去西北的,他可不能讓太子再復起了,總要讓太子和朱常玨勢均力敵,才能斗得天翻地覆,最大程度去損耗,將來待他回來收拾殘局。

  于是,在朱常哲的封王宴上,朱常安特意賣了朱常玨一個人情,告訴了他:太子妃那里有孕了,且是吉兆,大吉,將在初一爆出,屆時,太子將會復起……

  朱常玨聞言哈哈笑,可眼底里卻有明顯不安閃過。

  “你還有本事弄到這等秘密?”朱常玨一嗤,有幾分不以為然,他還真不信。

  “是不是,您想法子探一探不就行了。”朱常安淡定撇嘴。“皇兄,我記得,您的苗側妃也該生產了吧?您何不搶個吉兆?生下來的,總比肚子里的要強多了不是?即便要論吉,太子自然也比不上您。”

  朱常玨瞇眼盯住了朱常安,心里轉了幾個彎,判斷這廝用意。

  “皇兄別急,沒什么的,我一無所有,您壓根用不著對我追根究底或是窮追猛打的。這樣,您若事成,就算您欠我個人情。我也沒什么想要的,只想去一趟西北,但求大哥手下留情……”

  朱常玨很快找正妃竇氏說了幾句……

  竇氏去向太子妃蕭氏敬酒,蕭氏以頭疼推辭。而后竇氏去拉蕭氏手,蕭氏不但避過,還將手按在了腹部護著……

  竇氏心下有數卻并未過于明顯,一直在暗暗觀察,她發現蕭氏吃得疲累,且很多東西都忌了口,席面上幾乎沒動幾筷子,心下更是確認。

  飯后,竇氏讓上了往日蕭氏最愛的八寶酸茶,蕭氏笑笑只作勢抿了抿,實際一口沒喝。酸茶里有山楂,孕早期不適合,她自然不會喝。

  蕭氏提早離去,也是被一群人前呼后擁。朱常玨的人來稟,太子是讓心腹侍衛長親自送了太子妃回去的……

  蕭氏,何時還有這待遇了?

  朱常玨很快打聽到,太子前陣還跑過欽天監,太子府中嬤嬤每隔幾日都會喬裝了前去相熟的醫館……

  得了確認的朱常玨做了準備后,趕了趕他側妃的進度,搶了一個先機。

  苗氏在除夕早上就喝了藥,進了產房。

  孩子的時辰,命格,他早就安排人算好,差一點也不要緊。六斤六兩這個數字,也只要在襁褓上微調整即可。想要處處討吉兆,不難。

  于是,所有人濟濟一堂在宮中守歲,鞭炮最響亮,煙火最絢爛時,他的人喜氣洋洋帶來了好消息……

  借著朱常安的手,他倒是討了個大吉利。如此,太子那一喜的意義驟降,風光之主全變……

  朱常安笑著仰頭喝下杯中酒。

  事實證明,這么玩才有意思!之前的他,的確是太局限了。

  他分明可以玩得更大更溜更干凈嘛!

  他有朝堂先知,大可以讓那些蠅營狗茍的家伙都成為他的提線木偶……

  京里熱鬧,荊溪熱鬧,李純則更顯孤單難捱了。

  尤其前一陣在程家,那滿滿的煙火氣實在讓他難忘,老爺子的寵愛,程三爺的健談,何氏的熱情,甚至是程紅玉的挑釁,都讓他甚是想念。

  可他的將軍府里,空蕩蕩,只有一群恭謹的老奴……

  白日倒還好,他還能忙于后宅熱火朝天的大裝,可一到晚上,他就無趣地打轉。

  好幾次,他都在夏薇等人的目瞪口呆里,大半夜都還在干著后園子運送石料木材這樣的體力活。

  “他究竟是精力使不完?還是怕工程趕不及,影響他娶媳婦?”夏薇無可奈何。

  大裝的銀子皇上全包了,所以哪怕工期被縮短,但進度和效率依舊不俗。

  從南巡開始到此刻,整個園子修建改造已是有模有樣,基本完成了六七成。剩下的工作主要是各種裝點整理,家具家裝的安排,在三月前完成,應該是沒有問題。

  前院也翻新了一遍。

  李純給程紫玉也在前院配了一個書房和起居室。

  管事黑伯還說不合規矩,李純只能笑,“家里就兩個主子,哪里來的規矩。無礙的。”……

  將軍府大張旗鼓地改造,往日的香餑餑突然要被鄉下來的“豬”給拱了,多少貴女心肝都疼地欲裂。

  不服氣啊,不甘心啊,不相信啊!

  尤其是最近屢屢露面的李純,心情似乎也不錯。每次那一笑,叫多少姑娘心都醉了。

  在他身上那拒人千里之外的氣息消失后,更讓人覺得此人風姿絕代。這樣的人,配上一鄙陋俗物,真真讓人為之叫屈。

  不少姑娘在“抱打不平”的同時,心中希望也重燃。將軍愿意娶媳婦了,說明開竅了。那么娶一個也是娶,兩個也一樣,是不是?而且有陋婦相比,豈不是將自己也映襯地更完美突出?

  那么,就先委屈自己做個妾吧!

  一時間,不少人家都起了意,想著給李純說個妾。

  有到皇帝那里暗搓搓示意的官員勛貴,也有在幾場宴上不經意與李純巧遇的姑娘,還有直接上門拜訪的老爺們……

  皇帝笑而不應,表示做不了主;偶遇的姑娘變著花樣丟了帕子跌了跤,頭痛腰痛腿痛,李純卻不解風情地一概沒瞧見;上門的老爺們拐彎抹角,還沒進入正題,李純完全言簡意賅的回答便到了:

  “妻,只要一個。妾,一個不要!”

  眾人:“……”

  不死心。

  眾人:“我家女兒貌若天仙,知書達理,賢良淑德,蕙質蘭心,只求一妾……”

  李純:“如此完美,怎能做妾?”

  眾人:“是妻是妾不重要,主要看是跟的誰。將軍您人中……”

  李純:“有道理。”

  眾人喜。

  李純笑:

  “沒錯,跟誰才是最重要的,我這樣的,實在算不上什么。”

  李純手指北邊明黃的屋檐群:“那里住著天下最尊貴的爺,可以收容天下最完美的妾,去那里試試吧。那才是真正的人中龍鳳!”

  “……”怎么說話的?

  聊不下去,告辭。

  看錯了,看錯了,將軍還是以前的將軍,不近人情,不講道理,不懂變通,不識時務,不會說話,直來直往,毫無人緣……

  原來那么糟糕?突然有點心疼那位鄉野俗婦怎么回事?……

  初六,朱常淇封王,文蘭依舊在告病。

  于公公親自跑了幾趟,將文蘭脖子上纏著厚厚繃帶,整個人沒什么精神的狀況稟告給了皇帝。

  不可避免地,朱常淇又挨了幾頓罵,更是連累了麗妃……

  朱常淇經常去驛館,但文蘭不出門,不放行,不出現,朱常淇縱然手段再多,總也不敢打進驛館里去,一時間窩火又憤恨,暗罵她有本事的躲一輩子……

  正月初十,萬家十小姐參宴被太后相中,迎入宮中,封才人。萬家五少爺則通過捐監的途徑進了國子監成了一名監生。

  如此,江南大富戶萬家終于徹底與朝廷綁定。

  這就似一個信號,給不少富可敵國的大族敲響了警鐘。

  一時間,大周上下倒是少有地和諧團結……

  上元那晚,朱常安立功了。

  夜市,在北城最繁華的北大街,發生了踩踏事故。雜耍班子跳火圈的馬兒受了驚,沖向了人群。火圈被撞飛后,落去了不遠處賣煙花爆竹的小攤,發生了一起不大不小的爆炸。

  人群大亂,瘋了一般四散。

  一亂,撞飛了一路花燈,一不小心還有幾處走水了。加之那晚有不小的風,整條街道一下就亂糟糟。

  逛夜市的朱常安親手救下了兩個孩子后,還第一時間冒火去逼停了瘋了般往人群里沖的驚馬。再有白將軍留下的護衛幫忙,一場原本將造成大慘禍,給新年蒙上陰影的事故在百姓眾目睽睽下被化解。

  不但只有數幾人輕傷,就連火勢也在第一時間被撲滅。而朱常安則再次負傷。他的整片后背都被燒黑,瘆人不已。

  人群里有人認出了朱常安,跪地一拜,朱常安的名字頓時響徹了街道上空。一夜時間,安王朱常安成了茶余飯后的大英雄。

  那點事跡被接連擴大,連他在江南給皇帝擋刀的事跡也被美化成了:

  “安王手持長刀,擋去了最前邊,以一敵十,身中數十刀,卻依舊全力殺敵,成功震懾住了刺客,也為剿滅刺客爭取了最寶貴的時間。援兵到達后,安王才徐徐倒下,幾乎命懸一線……”

  而五皇子之所以接管了南巡事務,也是由于“安王傷重不得已”。朱常安之所以拜白恒為師,也成了“白將軍被少年英雄氣魄所征服,主動去收徒”……

  朱常安很好利用了先機。

  他不過是在早知將有災禍的前提下,帶著白恒留給他的人出去走了走,恰到好處地守株待兔并拔刀相助罷了。此外,稍微一渲染,事半功倍……

  事故的緣由很快被查明,是有頑童將爆竹綁去了雜耍臺后等著上臺的馬尾上。馬兒過火圈時,爆竹點燃,馬兒受驚失控。

  兵馬司的官員也心有余悸,表示虧得有安王出手,否則后果不堪設想。說當晚北街足有上千人,走水的幾個棚子周圍都是爆竹和花燈攤,一旦引燃,必將迅速蔓延。人群來不及疏散,怕將損失慘重……

  朱常安挑唇,前世正是如此。

  上元一晚,死了好幾十人,燒傷踩傷砸傷的百姓更是多達數百人,大火燒了小半條街……他的確是大功勞。

  朝堂上,有御史出來謝了朱常安,說他媳婦昨日帶著孫兒孫女也在北大街,目睹了事件全過程,他代表百姓謝安王冒著危險出手化險為夷,救下了多人性命……

  那御史頗有聲望,還不在朱常安有能力收買范圍之中。

  皇帝挑眉,盯著朱常安看了好幾次。

  他真的不太看得懂這個兒子了。看著無用,為何危急關頭卻總能挺身而出。是他看錯了?還是兒子深藏不露?

  賞銀,賞藥,賞禮。

  可朱常安統統不要。

  他說,只想去西北,只要去找師父,只想學藝,只想報效祖國……

  他已經越發意識到白恒于他的重要性。

  白恒,將是他最大的籌碼。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