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準備好的三十九人,左手同時捂住了死士的嘴,右手的匕首在咽喉處一割,然后慢慢地松開了手,悄無聲息地聚集在王太行的身邊,王太行打了幾個手勢,眾人便悄悄地向著倭寇大營之外潛去。
王太行的心中十分清楚,他們的任務也就只能夠完成到這里,必須立刻離開這里。否則就有著暴露的危險。他們早就探好了路,大約兩刻鐘之后,他們已經到了大營的邊緣,在那里只有一個倭寇在值哨,而且還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樣。王太行朝著時運打了一個手勢,時運就飄了出去,如同一片枯葉一般落在了那個倭寇的身后,那個倭寇竟然沒有絲毫的發現。時運慢慢地取出了匕首,伸出左手一把捂住了那個人嘴,右手的匕首飛快地割開了那個倭寇的咽喉,然后慢慢地將那個倭寇放躺到地上。回過頭,朝著王太行打了一個手勢。
王太行等人紛紛起身,躡手躡腳地離開了倭寇大營,然后向著杭州城的方向飛奔而去。
天明。
倭寇的大營猛然炸了起來,鬧哄哄一片,四十個人悄無聲息地死了,這讓所有的倭寇都毛骨悚然。這要是自己晚上稀里糊涂的死了,也太嚇人了。
十幾個倭寇頭子也都暴怒異常,暴怒中還有著恐懼。他們也害怕自己在半夜被人割了咽喉。二虎望著躺在地上的那四十個死士,臉上倒是沒有悲傷和憤怒,只是陰沉得可怕。
這分明就是一個專門針對他們的行動,他相信,如果不是自己居住在馬贊那里,昨夜自己也會死在這里。
什么人干的?
他立刻就想到了羅信,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刺殺羅信。如果是倭寇發現了他們的身份,絕對不會只殺這四十個人,而放過他。所以,一定是羅信的人。
羅信應該是發現了胡宗憲派出死士的事情,然后也派出人針對他們。二虎深深地皺起了眉頭,他來之前想到了這次任務的艱巨,也想到任務失敗,更是有著死亡的心理準備,但是卻從來沒有想過會是這樣的死法。還沒有看到羅信的影子,就被人殺掉了四十個人。
他抬起頭望向了杭州的方向,在那里還有著另一批死士,也是五十一個人,由他的哥哥大虎率領。
“難道是大哥失敗被抓了?然后被問出了跟腳?不可能啊,我們是死士,是不會活著被抓的。”
他的拳頭緊緊地握著,死士就是送死也要完成任務。哪怕只是剩下了他們十一個人。
一只手掌在拍在他的肩膀上,二虎面部肌肉瞬間僵硬,手指微動,但是隨后又松弛了下來。便聽到他身后傳來了馬贊的聲音:
“不要悲傷,我會為你報仇!”
二虎回頭看了馬贊一眼,馬贊的心臟不由一抖,在他的眼中并沒有見到悲傷,見到的只有冰冷,一種死人般的冰冷。
“謝謝!”
二虎的嘴角抽搐了一下,說是笑,卻給馬贊一種僵尸的感覺,雖然他沒有見過僵尸。
“我去看看查的情況!”
馬贊有一種逃離的感覺走了,大約半個時辰之后,馬贊的一個手下給二虎帶來了一個消息,沈龍的心腹王太行消失了,跟著他消失的還有五十個王太行的手下。
當二虎聽到這個消息之后,臉上并沒有表情,只是平靜地點點頭。
此時,在大帳之內。
倭寇又聚在了一起,沈龍和馬贊正在那里吵架。馬贊指責沈龍為什么要派人殺他的手下,沈龍堅決不承認,臉上的神色極為郁悶。最終還是一個斥候帶來的消息讓雙方停了下來。
羅信的軍隊距離他們已經不遠了,大約只有大半日的路程。
大帳內的氣氛一下子便凝重了起來,但是還沒有寂靜下來一刻鐘的時間,便立刻吵鬧了起來,大家提出來的方案慢慢地集中在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案,猛烈攻城,爭取用半天的時間將淳安縣打下來。
第二個方案,立刻離開淳安縣,避開一條避開的路線逃走。
第三個方案,迎著羅信上去,在曠野上和羅信決一死戰,讓羅信知道,他以前的勝利都是靠著高高的城墻,一旦輪到曠野之戰,他羅信什么都不是。而且只要擊敗羅信,抓住羅信,他們這一潭死水就都活了。
他們不是不知道如今的局勢,他們已經看出來胡宗憲是有意將他們逼到了杭州府的地界。他們不知道胡宗憲和羅信有仇,只是以為胡宗憲要和羅信聯手在這里將他們殲滅,所以他們一直很惶恐,這種惶恐便化作殘暴,四處燒殺搶掠。
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羅信這么早就出來了,而且似乎并沒有得到胡宗憲的配合,這就給了他們一個機會,一個和羅信堂堂正正戰上一場的機會,而且他們有著強大的自信,在曠野上作戰,大明官兵不是他們的對手,羅信也不成。這是他們多年通過不斷的勝利積累起來的信心。
很明顯,支持第三種方案的倭寇占據絕大多數。到了后來,不支持第三種方案的倭寇也意識到這是一個死中求活的唯一機會,只要他們能夠擊敗羅信,抓住羅信。
當即,整個倭寇大營都動了起來,氣勢高昂地迎著羅信而去。而羅信也正率領著軍隊向著倭寇的方向而來。戚繼光也已經歸隊,跟著羅信一起行進。
京城。
俞大猷已經被打入了大牢,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只要俞大猷被押解進京,就一定會被嘉靖帝迅速地斬殺。
但是……
令他們奇怪的嘉靖帝卻保持了沉默。
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
嘉靖帝面前擺著羅信的奏章,這份奏章他已經看了好幾天了。嘉靖帝是一個剛愎自用的人,他的主意很難有人能夠改變。但是羅信的奏章中列舉了幾個建議令他深思。
第一個就是俞大猷斬了徐海的頭顱,有功。
王直,徐海,葉麻和辛五郎是四大倭寇,俞大猷斬了徐海是大功,斬有大功之人,不詳。
第二個是此時正是國家用人之時,俞大猷是一個有能力的將領,甚至羅信毫不掩飾地提出,如今在東南能夠對倭寇有威脅的,能夠平定倭寇的將領只有兩個人,一個是俞大猷,另一個是戚繼光。奏章中根本就沒有提胡宗憲。
第三個提到了張道源,羅信認為張道源根本就不足懼,大明二百年,張士誠的后代不知道傳了多少代,作為一代明君,根本就不用將目光和精力始終關注在張士誠的后代上,羅信自信地告訴嘉靖帝,他羅信能夠抓住張道源一次,就能夠抓到他第二次,除非他就此隱居,再不出世。如果張道源再不出世,那抓不抓也無所謂,他對大明形成不了威脅。
當然,俞大猷丟掉了張道源還是有罪的,只是希望嘉靖帝從輕發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