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49章 若能破敵,誰甘投降

  林嘉若突然想到什么,臉色變了變,帶了點小心翼翼的憐憫,問道:“你家里人不讓你知道?”

  袁宴一愣,哈哈大笑起來。

  直笑道林嘉若惱羞成怒,才擦了擦眼淚,勉強止住了笑容,伸手要拉她回去。

  仍舊被林嘉若避開了,她義正言辭地說:“我已經是大姑娘了,你不能隨便觸碰我!”

  袁宴又是一愣,將她重新打量了兩眼,點點頭:“對,是我唐突了!”說完,作了個邀請的手勢。

  林嘉若終于轉身回到了座位上。

  袁家以軍權為代價送袁宴入中書省,顯然是準備大力培養,又怎么會瞞著他呢?果然是自己犯蠢了!

  林嘉若懊惱地低著頭。

  袁宴看著,忍不住又笑了,但笑容還未完散開,就仿佛被一陣風吹散了。

  “原本定州每天都會送消息回京,但是從從兩天前開始,消息就斷了,定州大營送回的最后一條消息——”他深深地看著林嘉若,若有所指地說,“上將軍袁準、定州監軍林時生與永豐倉糧草同日抵達!”

  剎那間,心頭驟跳。

  她知道父親此行定州的目的,袁宴也知道。

  袁家對關中軍的把控毋庸置疑,然而兩天沒能送回消息……

  “袁家和謝家派去定州的人,今天一早就出發了,想必如今,已經到了倒馬關——”袁宴目光微妙地盯著她,輕聲一笑,道,“四姑娘,如果我們所料不錯的話,你和我,如今可是敵人呢!”

  林嘉若咽了下口水,警惕地看著他,低聲道:“你打不過我的……”

  袁宴再次哈哈大笑起來。

  林嘉若莫名其妙地看著他,問道:“這有什么好笑的?軍權旁落,你怎么一點都不擔心?”

  袁宴大約是笑累了,喝了一口茶,又閉上眼緩了片刻,再睜眼時,眼波流轉,笑意盈盈。

  “你父親若有這般本事,真正需要擔心的是當今天子!”

  見林嘉若仍是一臉困惑,便笑道:“家國大事、軍情權謀,對于你一個小姑娘來說還是太復雜了——”

  林嘉若皺了皺眉,這樣的托辭,從小到大她不知聽過多少回,也只有父親和大哥,才會不厭其煩地為她解釋所有復雜的事。

  “不過,今天必然會有消息回傳——”他唇角微勾,絢麗的桃花眼尾有粼粼波光流淌,“或許對你、對我,都是個好消息……”

  話音未落,門外輕叩。

  袁宴笑道:

  “來了!”

  灰衣人推門而入,低頭奉上火漆急信一封,道:“定州信至!”輕退,閉門,如同從未出現。

  袁宴從容拆閱,目光輕掃,臉上笑容漸深,面色逐漸激昂。

  “好!好一個林時生!果真是應時而生!”

  林嘉若卻笑不出來,瞥了一眼他手上的信,問道:“若關中軍重振士氣,能在一個月內擊退燕軍,并且保證不再來犯嗎?”

  袁宴意外地看了她一眼:“原來你也知道永豐倉的情況——別說糧草不濟,就算太倉儲糧還在,關中軍也不是燕軍的對手,何況關中軍最大的問題不是缺糧,而是缺將!”

  “你二叔也不行嗎?”林嘉若焦急追問。

  袁宴搖頭:“我二叔要是有那本事,關中軍這么多年就不會在謝家手中了,謝宣晦和趙秉義兩人聯手都敵不過燕懷,更何況我二叔。”

  見她神色惶惶,心中一軟,安慰道:“不過一個月的時間,足夠他們體面地撤軍了——”

  “我父親不會撤軍的!”林嘉若斬釘截鐵地說。

  她淡淡地瞥了一眼袁宴手上的信,下巴微揚,驕傲地說:“你們關中士族放棄抵抗燕軍,不過是因為缺少將才,沒有自信,便放下士族的傲氣,甘作降兵!”

  “而我父親,他文武兼備,何等驚才絕艷,他能拿下關中軍的軍權,必然是軟硬兼施——先控制住包括你二叔在內的主要將領,而后曉以利益,示以良計,甚至親自上陣指揮,擊退燕軍的一次進犯,讓你們看到獲勝的希望!”

  “若能破敵,誰甘心投降?”

  袁宴看了一眼手中的信箋,震驚得不能言語。

  她那樣自信地猜測定州發生的兵變,竟然半分不差!

  忽一抬頭,迎上她晶亮灼熱的目光,突然心頭狂跳起來。

  “你嘴里說著誰做皇帝都一樣,可兵臨城下屈辱投降,和主動擇良主而事,怎么會一樣?”

  “數百年的關中士族,眼里何曾有過蕭氏、何曾有過燕懷?倘若我父親能領著你們擊退燕軍,哪個熱血男兒甘心在倒馬關墻頭豎起屈辱的降旗?”

  “如果你們關中士族體內尚有一根傲骨,那我父親,他渾身都是傲骨!他既學成驚世文武藝,既能奪下關中軍軍權,就萬萬不可能在他活著的時候,讓燕懷踏入倒馬關半步!”

  她眸中的烈火仿佛燒到了他胸口,有一種炙熱到窒息的感覺,突然萬分嫉妒起林時生。

若這世上有一人,也是如此堅定地  信他,又如此柔軟地懂他,生死何懼?富貴何求?

  林嘉若見他面色怔忡,不知在想什么,心里不禁有些著急:“你不是挺聰明的嗎?快點想想,既然是要抵抗到底,我們總要做點什么,不能在這兒干等著吧!”

  袁宴驀然回神,正色道:“定州所缺,兵、將、糧草!”

  “兵者,定州剩余不到二十萬,燕軍號稱四十萬……”

  燈下鋪紙,少女提筆蘸墨,身姿如竹,運筆如飛,紙上字體端凝而神采內蘊:

  “明琮吾兄,見字如面——”

  白日里袁宴的軍情分析字字在耳:“將者,燕懷馳騁沙場十幾年,關內已無人可匹敵……”

  應對之策,點滴在胸,此時漸露筆端:

  “……兄承衛氏之志,幼習武藝,長兼謀略……昔日衛將軍之死,兄靈前起誓,愿守江山,護生民……今戰事即燃,危及京城……”

  “……家父禁軍在手,惟缺良將……十年磨劍,只待出鞘……”

  “……盼吾兄飛騎馳援,以解燃眉!待兄凱旋,當十里酒香——”寫到此處,筆尖微頓,唇畔笑意隱隱,落下最后四字。

  墨干,入封,交由龍玉嬌:“事關重大,勞煩師父親自跑一趟,務必親手將信交到甘明琮手上!”

  龍玉嬌面無表情地點頭,離去。

  兵、將都在江南,那么,只剩下一個問題了。

方便下次閱讀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