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繼續努力學習、天天向上,爭做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四有青年,宋維揚不想被人打擾,于是他拜托盧記者:不要刊登照片,不要使用真名。
盧慧珍表示理解,并更加佩服宋維揚的品格——多么優秀的少年啊!做出那么大的事,還能不被勝利沖昏頭腦,保持一顆平常心,保持對學習的熱愛,換別人早就到處炫耀了。
自80年代以來,政府面臨國企困境,塑造了好幾個改革典型。
這些被樹立起來的模范人物,被突如其來的巨大名譽所累,全都涼了,無一例外。
1980年,浙省某縣城的襯衫廠,步鑫生走馬上任做廠長。他立即著手開始改革,在廠里搞獎金制度,不勤快的工人被扣工資,甚至還開除了兩個。這在那個時代屬于難以想象的事情,因為工人是工廠的主人,廠長沒資格扣工資,更沒資格開除,工人犯起渾來可以把廠長臭罵一頓。
告狀的信件如雪花般飛到縣里、市里、省里,但襯衫廠卻在步鑫生的帶領下,越辦越紅火。
1983年,一篇報道步鑫生事跡的長篇通訊,登上了人民X報的頭版。這篇報道還上了內參,隨即新華社向全國報紙發通稿,各地報紙開始瘋狂報道。
大大小小的參觀團、考察團,涌進這家工廠取經。中央各機關、各省市紛紛邀請步鑫生做報告,他被全國政協選為特邀委員,他用過的裁布剪刀被收入中國歷史博物館。
似乎只要跟著步鑫生學習,國營企業就能輕松走出困境。
從此,步鑫生每天的任務,就是接待各種參觀考察團,每個月都要去外地做報告。
著名民營企業家魯冠球后來回憶說:通往武原鎮的沙石路上車水馬龍,擠滿了前去參觀學習的人們。當時的步廠長炙手可熱,廳局級干部想要見一面都很難,我們的車子在門口就被攔下。好說歹說,門衛同意讓我們的車子繞廠區開一圈,這樣也算學習過了。在兩位記者的引薦下,步廠長終于同意見我們一面。他說了15分鐘,我們就退了出去,后面又有一撥人進來。
步鑫生很快就飄到了外太空,也不抓生產管理,天天就給人講大道理。襯衣廠雖然因此銷量大好,但他沒有穩扎穩打擴大規模,而是亂拍腦袋擴大經營范圍,賠本買賣一茬接一茬。而且,襯衣廠每天的招待費就是天文數字,好端端一家廠子,就這么走向衰敗。
這樣的例子,已經出現了好幾個。
所以盧慧珍非常佩服宋維揚的低調,當即答應不刊登照片,也不使用宋維揚的真名,讓他能安安心心的繼續發展企業。
原本打算連夜趕回省城,但盧慧珍選擇留下來,她還要去采訪罐頭廠的工人。
工人們一口一個“小宋廠長說了”,讓盧慧珍更加直觀的感受到宋維揚的個人魅力。同時,那輛幾十萬的公爵車,以及前來投資的港商鄭老板,反反復復出現在工人口中,讓盧慧珍感到非常疑惑。
宋維揚笑著解釋道:“那輛公爵車是租來的,港商也是我請來安撫債主的,否則以罐頭廠當時的情況,根本就沒法重新開工。我就是個騙子,盧記者還要堅持報道嗎?”
“當我沒問。”盧慧珍立馬閉嘴。
盧慧珍想要甩掉實習記者的帽子轉正,她就必須給出一篇具有轟動效應的報道。騙子容易引起爭議,沒必要節外生枝,還是塑造一個完美的商業傳奇更符合彼此利益。
在決定報道宋維揚事跡的那一刻,盧慧珍就已經和宋維揚結成了利益共同體。
回到報社,盧慧珍花費兩天時間,寫了一篇5000多字的長篇通訊:十七歲少年的商業傳奇——記喜豐罐頭暢銷始末。
盧慧珍沒有使用化名,而是跟工人們一樣,在文章里把宋維揚稱為“小宋廠長”。故事從宋述民創辦酒廠講起,一直寫到喜豐罐頭熱賣,全篇煽情,宛如散文。
而且,盧慧珍沒有把文章交給自己的指導老師,因為很可能被黑掉,只能繼續第二署名。
“咚咚咚!”
“進來!”
張曉光看了盧慧珍一眼,感覺有些面熟,問道:“有什么事?”
盧慧珍拿出稿件說:“張總編,有篇稿子比較敏感,需要您親自過目。”
“放下吧。”張曉光說。
盧慧珍放下稿子卻沒走,說道:“張總編,這篇稿子比較急。”
張曉光拿起稿子問:“你是編輯部的新人?”
盧慧珍說:“我是記者部的。”
“記者部的你找我看稿子?無組織無紀律!”張曉光頓時有點生氣。
總編可不是編輯部的老大,而是整個報社的老大,一般不過問具體稿件。
盧慧珍已經豁出去了,硬著頭皮說:“張總編,能花幾分鐘時間,看一看這篇報道嗎?”
“我倒要看看,你在玩什么花樣!”張曉光已經決定把盧慧珍開除了,報社改革后,他有這個權利。
稿件給張曉光的第一印象,是文筆非常優美,但稍顯啰嗦,畢竟新聞通訊不是抒情散文,這屬于新手記者常犯的毛病。
但把稿件看完后,張曉光立即改變了態度,他說:“通訊寫得很精彩,但宋述民的問題確實很敏感,這牽涉到省領導們對國企改革的態度。”
“所以我必須來請示張總編。”盧慧珍笑道。
如今沒有官員敢阻攔改革,但如何改革,卻有分歧。有的認為應該放開膽子,把國企全賣了也在所不惜;有的認為應該慎重行事,避免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宋述民就是撞在這槍口上。
張曉光點煙抽上,對盧慧珍說:“你先出去!”
“好的。”盧慧珍連忙離開。
張曉光悄悄打了一個電話,電話那頭也打了個電話,終于確定下來——稿件可發,但關于宋述民的內容需要一筆帶過!
盧慧珍在門外足足等了半個小時,終于聽到總編的聲音:“進來吧。”
“張總編,稿子需要修改嗎?”盧慧珍問。
張曉光說:“第一部分寫得省略些,懂了嗎?”
盧慧珍說:“明白。”
張曉光看著稿件署名,說道:“盧慧珍是吧,你進報社多久了?”
盧慧珍道:“去年進報社的,還是實習記者。”
張曉光瞬間明白,批評道:“以后好好做事,不要搞歪門邪道,遇到問題先跟指導老師商量。”
盧慧珍內心狂喜,低頭說:“總編批評的對,我一定反省自己的錯誤。”
“行了,你走吧,稿子改好了直接遞給責編。”張曉光說。
“謝謝總編!”盧慧珍終于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