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六章 令不出乾清宮

這小子在想什么什么日本太監、呂宋太監的,歐羅巴鎮守太監,胡說八道朕要聽的是發財,大發,從哪發,怎么發不是聽你在這滿嘴跑馬車的  萬歷那個一肚子氣啊,但他愣是憋著沒發作,因為魏良臣的話固然聽著荒謬,但是,有一個重點萬歷注意到了。

  公公不要朝廷一文錢,自募勇士壯丁出外,所得上解陛下一半,自留一半。

  萬歷盤算著,透過現象看本質,這事跟礦監稅使不是一個操作模子么。

要是依這小子意思,也算是開源了。倘若事情順利,豈不是每年都能多出不少進項出來  盡管嘴里從不承認,但心里,萬歷對自己廣派太監出外的定性還是有著清楚認知的。

  大概,就是空手套白狼了。

此國有金,此國有銀,此國有香料,此國有珠寶  雖然竭力想在西洋大和尚和李之藻面前表現出他這皇帝的天朝風范,可萬歷的目光還是忍不住在萬國圖上瞄來瞄去。

  心癢癢,就跟剛才眼巴巴的看著魏良臣在那大派紅包一樣。

  有錢不要是傻子啊。

  跟臣下討個紅包,萬歷不覺得自己這皇帝有什么掉價的,這叫與民同樂。

  當然,陛下也不是舍不得把紅包給孫子,主要是陛下想著這紅包是自己憑本事討來的,總得先捂一會,看看里面多少錢再給孫子。

  要不然,陛下心里不定當。

  良臣注意到了皇帝陛下的舉動,他很是唏噓,萬歷真是生不逢時,或者說是叫內耗活活拖死的一個皇帝,否則,他一定會建立一個日不落帝國。

  歷史上,這位有腿疾的皇帝陛下用文人的話說,真的是貪婪無度。聽說呂宋有金銀,竟然就想組織水師遠征。聽說呂宋佛郎機人屠殺華人,憤怒之下便下旨發兵征討。可惜,搞不定外朝的他,沒人聽他的話,所以,他終生也只能對海外的金銀想想而矣了,順便為枉死的子民嘆惜幾聲。

  貪婪,在良臣看來,從來不是一個貶義詞。

  世界的每一步發展,都是因貪婪而來。

  沒有貪婪作為驅動,又哪來的動力做事呢。

  利瑪竇聽懂了歐羅巴鎮守太監的意思,西洋大和尚的一張老臉頓時耷拉下來,目光很是不善的看著竟然慫恿皇帝搶劫的小內侍。

  也許,大和尚心里正在祈求上帝降下一道懲罰之電,將這小內侍活活劈死。

  司禮秉筆張誠是內書堂出來的賢才,自小就接受大學士教誨,除了是閹人之外,其身上無不體現傳統儒生的特點。其經史造詣更不下外朝的大儒們,便是考科舉,只怕都能爭一爭狀元。

  不過也正因為此,所以,張誠對于魏良臣,是深惡痛絕。

  若非耳聞這魏舍人是金忠向皇帝舉薦,且和鄭家有關系,只怕張公公現在就會出來喝斥這膽大妄為的幸人了。不說推出午門斬首這種話,也多半要嚷著要將子拖出去杖斃了。

  可能事不關己,又拿了人家紅包,所以福王殿下朱常洵倒是對魏良臣那番聳人聽聞的言論沒有什么好惡,對那些他也沒興趣,他感興趣的是利西泰神父要是成了鎮守太監,會是何等模樣。

此刻,良臣卻是8181xs.cc這是華麗的分割線  友請提示:長時間閱讀請注意眼睛的休息。81:

81這是華麗的分割線  不知,萬國圖的繪制者李之藻卻對他的想法表示了理解。

  李之藻當然不是支持皇帝派人出去搶劫,而是支持皇帝開海貿。他聽說在南海,已經有不少佛郎機人據地設卡,名為貿易,實為強盜,每年賺取的利潤富可敵國。

所以,若大明也學那些佛郎機人出洋商貿,是不是可以緩解朝廷財政,從而可以讓陛下收回那些驚擾地方的礦監稅使呢如此一來,皇帝既有錢賺,百姓也不必再受礦監稅使之害,豈非兩全之美  李之藻出發點很好,他繪制這幅萬國圖時就借鑒了不少三寶太監下西洋的海圖,所以此人對于出洋倒不排斥。

  但他的觀點和慫恿皇帝搶劫的良臣,又尿不到一個壺里了。

  良臣的原則是,憑本事能搶的,為什么要買呢只有搶不到,或者搶的代價太大,才老實做生意嘛。

  “陛下,臣覺得若廣派公公出外,一可避免與民爭利,二可為陛下開源,三可促進我大明與各國交通,使四海之內皆聞我大明物博,皆知我陛下圣明。”

  良臣深深向著萬歷鞠了一躬。

  與民爭利,是個偽命題。

  因為,這個“民”說不清。

  平民百姓是民,富商地主同樣也是民。

  所以,外朝的士大夫們當然可以指責皇帝派礦監稅使就是與民爭利。

  而萬歷對此,只能保值沉默。

他無話可說啊,他總不能說那些富人和地主不是朕的子民吧  千年以來,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是封建王朝的基本國策。

  得士大夫心,則得天下。

  反之,便失天下。

  而士大夫的基礎是天下的士紳階層,說白了,就是富人階層。

  只有背叛階級的個人,絕無背叛階級的階級。

  萬歷其實也是這個階層,只不過從前皇帝是這個階層的頂端,所謂號令天下,莫敢不從。然而皇帝也是人,也有疏忽的時候,于是兩百年下來,萬歷這個皇帝愕然發現,自己被架空了。他腳底下的那幫同盟軍已經嫌他這個皇帝事多,不愿跟他打交道了。

  “朕的話,你們為何不聽啊”

  好了,大臣們不聽咱的,咱就弄些家奴出去做事總行吧。

  于是,礦監稅使出現了。

  緊接著,貪婪無度,不顧國計民生,與民爭利的丑陋皇帝形象也出爐了。

  良臣得好生把握機會,難得自個趕上萬國圖這好機會,不好生給萬歷灌輸一下殖民地、海外搶劫的好處,回頭他自己都后悔。

  但是,真要跟萬歷直接一通大道理灌下來,大講特講“民”是哪個,他們的危害性在哪里,為什么他們的“利”你皇帝爭不得,或許萬歷聽的懂,也明白厲害之處,但限于他自己是個搞不定外朝的皇帝,說的再多,有什么用呢。

  甚至,如果萬歷理解有限,良臣還有可能是對牛彈琴。

  糾枉必須過正。

  良臣拿定主意,他要語不驚人誓不休了。

  于是,醞釀之后,他一臉沉重道:“陛下,臣之所以勸陛下廣派公公出外,實因臣在河間肅寧家里時,鄉里人常言陛下令不出乾清宮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