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蒂文是我皇明杰出大佬,他的慷慨是每一個有錢人都應該學習的。銀子這個東西,要投資給咱家,才能創造更大的財富嘛。魏公公在第六次鎮守衙門慈善募捐會議上的講話(大屏滾動播放一周)
崔文升是什么人?
此人不但是貴妃娘娘身邊的紅人,還是正五品的提督御藥房太監,在宮中雖當不得大老爺一呼,可也是皇帝抬恩賞穿紅袍的太監,等閑人要見他一面都難,可這等人物卻叫派來給東宮的一個犯事老伙者送飯,這強烈的反差讓王之和解學龍雙雙失語,久久沒有回過神來。
田爾耕也很錯愕,事情的發展已經超出他的想象,不禁對遠在千里之外的小魏公公感到敬佩,看來這就是小魏公公常說的人有三碗面人面、場面、情面啊。
可以肯定,小魏公公的人面那是相當廣,場面那是相當大,情面更是相當有。
做人如此,死也瞑目啊。
不經意間,田千戶發現自己很是羨慕小魏公公,他對這三碗面也很向往啊。
面子這個東西,二叔沒有,他從來就沒有過!
然而現在,二叔覺得自己有天大的面子!
過于激動的他老人家腿都麻了,臉也僵了,嘴巴也不利索了,竟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只望著人崔公公淚流滿面。
崔公公對此能夠理解,畢竟是進了詔獄的人嘛。他和藹可親,句句如春風,好一陣安慰,這才把二叔給勸了坐下去。
“李公公吶,這些可是宮中的御膳,尚膳監的監丞王體乾公公親自給您老安排的,您老無論如何也都嘗嘗,要不然王公公那里咱家不好交待,娘娘那里咱家更是沒臉去嘍。”崔文升到底是當太監的,又在貴妃身邊得寵,話說起來那是一套一套的。
除了御膳外,崔公公還給二叔帶來了幾樣御藥房的寶貝,其中赫然有一顆關外建州進貢的百年山參。
“咱聽人說詔獄里陰冷的很,怕李公公受寒傷了身子,就特意給您老帶一根來,咱家這叫人給您煎上,三碗并作一碗往肚子里這么一灌,嘿,包您老十天半月身子骨,從里到外透著暖和...”
說話間,崔文升把佛塵那么一甩,立時就有兩個小太監把爐子拎了過來,當著北鎮這么一干人面前,就生火吊起參湯來了,把刑部那兩個官看的是敢怒卻沒話說。
那邊忙著生爐子,這邊崔公公嘴也沒閑著。
“李公公,娘娘知道您老委屈,所以叫咱家過來跟您老說一聲,朝廷雖有小人,可陛下是圣明的。這世上事,總大不過一個理字,公公您只要占著理,就沒什么好怕的。真要有什么小人要害公公,公公也別怕,一切啊...都有娘娘呢...”
崔文升說這話的時候可不是當著二叔,而是皮笑肉不笑的望著刑部的那兩位官,最后那句也是刻意拖的又長又大,擺明了告訴刑部的人這個李進忠,你們動不得!
王之微哼一聲,轉過身去只當未見。解學龍卻是臉色鐵青,恨不得上前給這崔太監一拳。
二叔哪經歷過這種場面,別說貴妃娘娘和公主殿下了,就是東宮的李娘娘給他老送飯,就足以讓他老感激涕零了。
“李公公,您老別看著了,吃啊!”
崔公公的熱情比東廠丁大骨還要奔放,韓進義和壽寧殿下差來的仆人這會都很自覺,李公公要吃飯,肯定得先吃貴妃娘娘的。他們這一份先擱著,回頭吩咐詔獄這邊給熱上一熱便行。
“哎,我吃,我吃...”
二叔手里的筷子直哆嗦,菜都夾不住,還是人崔公公幫他夾了幾筷子。那宮中的御膳吃進嘴里,直把二叔美的要上天。
越吃是越激動,越激動是越歡喜,越歡喜是越有胃口,再有崔公公不住的勸酒勸吃,二叔那真是放開了手腳,腿不抖了,手不哆嗦了,扒拉扒拉竟把幾大碗給吃的干干凈凈。
臨了,拿袖子擦了擦嘴角的油水,暢快的打個飽嗝,心里那個美啊,這才是人吃的東西噢。
崔文升沒想二叔這么大飯量,看的也是直眼,不過也是歡喜,站起身來朝邊上的田爾耕看去,淡淡道:“北鎮的人可是聽著了,娘娘說了,這李進忠為人本份,在宮中二十余載老實巴交的很,這回雖是犯了事,可事出有因,也罪不致死,所以不能叫他吃了苦頭。”
田爾耕忙躬身道:“請公公回稟貴妃娘娘,北鎮謹遵娘娘吩咐!”
“這就好。”
崔文升點了點頭,吩咐兩個熬參的打手巾留在這里把參熬好再回宮,爾后又和二叔親切的交談幾句,這才說宮中還有事,他要先回去復命。
二叔哪敢留人家崔公公啊,忙點頭哈腰站起來要送人家崔公公。崔公公哈哈一笑,提醒道:“李公公這會可是在詔獄,沒有陛下的旨意,您老可不能離開這。”
“呀,該死,該死咧。”
二叔這才回過神來,自個好像還是欽犯呢。
崔文升那邊一走,東宮的韓進義和壽寧公主府的人也過來替各自主人安慰了二叔一番,大意就是好好改造,爭取早日釋放的意思。
“李公公,小的叫丁大骨,是東廠子課的干事,您老可要記住了。”丁大骨走時特意做了自我介紹。
二叔“唔唔”的直點頭,心道這丁大骨是好人,他一定要記住了。
送飯的走光了,田爾耕微微一笑,走到兩個腦門深皺的刑部官面前,問道:“二位,今日還審了么?”
“審,為何不審?”
解學龍可不管你李進忠是什么人,有多大來頭,就算有鄭貴妃罩著,他解學龍也得把李進忠的嘴撬開!
王之倒是想停,將剛才發生的事向黨內元老們匯報一下,但見解學龍執意要審,他便沒有反對。
可是這案子真沒法審了,因為這邊剛清凈沒一柱香時辰,又來了幫探監的。
這幫探監的一個個來頭都不小,有御馬監武驤右衛監軍太監王永壽、寶鈔司監丞張炳、惜薪司領熱火處的江公公、浣衣局的掌印太監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