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41章 神跡

  舒予知道韓彥是為了他好,也不是真的要跟他計較,聞言輕嘆一聲,握住韓彥的手,抬頭認真道:“我知道你是為了我好……可是你要知道,你和圣上一個是我立誓要相守一生的夫婿,一個是我舍命也要護著的孩子,若是你們兩個出了什么事情,難道我還能在這世上無憂無慮地活著嗎?”

  沁出一層水霧的杏眸,明亮多情如天上的星子,灼得韓彥心疼又心暖。

  “你放心,我一定會護你們母子周全的!”韓彥低頭吻去舒予眼角滑落的淚珠,又是心疼又是無奈地低聲笑道,“自打有了這個孩子,你倒是愈發地愛哭了。”

  說著話,還拿手指輕輕地點了點舒予的鼻尖。

  舒予雙臂環抱住韓彥精瘦的腰身,嘟囔幾句,把頭埋在他懷里撒嬌。

  這要是擱在以前,她也不能想象,又一天自己會窩在一個人懷里恣意撒嬌博憐。

  是韓彥,慢慢地養出了她的這些小任性和小脾氣,任由她不時地做一回“小女子”。

  這么一想,眼底的淚便都化作了蜜糖,倒流回心間,甜得她嘴角忍不住翹得老高。

  良久,舒予才抬頭嬌嗔道:“別以為這樣就能混過去!快跟我說說,事情到底如何?”

  想要蒙混過關的韓彥聞言苦笑道:“機靈如你,還真是一點都糊弄不住!”

  娶了這么個聰慧的媳婦,一輩子被吃得死死的,每每這么一想,韓彥便忍不住從心底到四肢都是甜軟舒適的。

  將邊關急報與朝堂紛爭撿要緊的跟舒予說過之后,韓彥又溫聲勸慰她道:“你不必擔憂,朝堂、邊關之事,自有朝臣去解決。你只管安心在家保重自己、照養孩子就行了!”

  舒予輕嘆一聲,點點頭。

  心里卻想,國將不寧,她又如何能安心做自己的內宅貴婦?

  卻不想韓彥為國事擔憂的同時,還記掛著她,遂也只能強自掩下了。

  韓彥見舒予肯放下憂心,好生將養,不由地長舒一口氣,笑道:“這就對了。”

  說罷,又問舒予:“對了,今日走得急,后又被事情絆住腳,也沒來得及送別爹娘和小平安。只怕我們這么一匆促離開,他們也得跟著揪心吧?

  “不如這樣,我這就吩咐人去百花巷傳個口信,告訴爹娘一切安好,也省得他們二老跟著憂心不安。”

  舒予見韓彥待自家爹娘心細如發、周全備至,心中暖烘烘的,笑道:“不必麻煩了。先時你們離開,我已經安撫過他們了。等到此間事了,咱們再去跟他們分說也不遲。”

  韓彥一想也是,遂也打消了念頭,跟舒予一起逗弄起孩子來。

  剛出生的孩子一天一個樣,這不過才第三天,已經漸漸褪去了初生時的紅皺,眉眼漸漸地長開了,臉蛋兒也愈發地白嫩起來。

  這會兒正甜甜地睡著,面容純凈恬然,讓人一看,整個心也跟著沉靜下來,柔軟如清風拂云而過。

  韓彥不由地翹起嘴角,眉眼溫潤。

  不期然地,恬睡的孩子突然扯了扯嘴角,露出一絲笑來。

  雖然不過轉瞬即逝,卻把韓彥給驚喜得如同發現了新大陸一般。

  “你看你看,他對我笑了誒!”韓彥扯著舒予的衣角,激動地說道。

  比起當初帶著康平帝逃亡的戒備疲憊和惶遽無奈,平安順遂出生的長子帶給他的體驗是完全不一樣的。

  好像這一次,他才真正體會到作為一個父親到底是怎樣的感受,而之前帶著襁褓之中的康平帝逃亡時,他更多地是懷著一種完成亡姐囑托、扛起大周未來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舒予很想告訴韓彥,三天大的孩子還不會笑,方才那一閃而過的笑意,不過是正常的肌肉收縮罷了。

  可是看到韓彥那副初為人父的開心模樣,她還是很捧場地笑著點了點頭,沒有揭破。

  夫妻二人逗弄著孩子,談論著朝爭,漫漫長夜也變得不再難捱。

  第二天一大早,天還沒有亮,韓府的大門就被叩響了。

  韓彥得到稟報,披上外衣,匆匆趕到前院客廳時,正焦急不安地等著的王耀祖立刻起身迎了上去。

  “韓大人,這是一封從遼東軍大營發來的加急信件,小人不敢耽擱,拿到之后就立刻親自送來了!”王耀祖一邊說著,一邊將捂在心口的信件掏出來,雙手遞了上去。

  自打知道了韓彥的真實身份,知曉他做的那些英雄業績,王耀祖對于這個曾經毫不起眼的三味書屋的教書先生,是又敬又畏又感激不盡。

  要不是韓彥,他現在只怕早就因私自販賣軍馬一事被處決了,哪里還能夠成為雄踞遼東至京城一脈的富商巨賈,甚至還能為朝廷效力,屢獲嘉獎,光宗耀祖!

  韓彥一聽王耀祖這話,眉頭頓時緊皺起來,當即也不再耽擱,連忙拆開信件看了起來。

  書信很簡短,說的事情也很明白,就是脫歡派遣大部侵擾鷂子嶺一事。

  與送到朝廷的急報不同的是,鎮國公還在信中揣測了脫歡此次派兵大舉侵擾的緣由。

  ——一是鷂子嶺所處的位置據要地雀子山不遠,而且有道路同往四面八方;二是鷂子嶺這里曾經出現的“神跡”。

  韓彥看完書信,不由地眉頭緊皺。

  對于所謂的“神跡”,他一向是不大相信的,總覺得那多是有人刻意耍手段蒙蔽眾人,以借此獲得好處,譬如之前的康平縣娘娘廟那位瓦剌細作——靈微道長。

  當然,作為鎮守一方的赫赫戰神,鎮國公對于這些子虛烏有的事情,更是從來都不放在心上的。可事為什么這一次,鎮國公卻偏偏在信中特意提及此事呢?

  韓彥回想他在獾子寨的幾年光陰,從不曾聽說過鷂子嶺有什么“神跡”,而且要不是后來為了勘察測繪地形,他甚至連秀水河子鎮有座鷂子嶺這件事情也不怎么在意。

  韓彥沉吟半晌,開口問束手等在一旁的王耀祖道:“你聽說過鷂子嶺有什么神跡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