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章 一同

  秦宜寧聞言,面色便有一些凝重。

  王爺現在還在宮中?

  是。徐渭之道,虎子跟著王爺入宮的,想必是聽說了消息立即就悄悄地送信兒出來了,也好讓咱們提前知道了,心里有個準備。

  秦宜寧理解的點頭,因為秦槐遠平日就是如此。

  她現在擔心的是,安排逄梟賑災,是不是圣上又有什么陰謀。如今國庫宮空虛,圣上的內帑也不富裕,此番災情波及甚廣,要賑災,自然是要大筆的銀子,圣上從哪里能弄到這筆銀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逄梟倒是有帶著人賑災的本事,可他總不能憑空變銀子出來吧?若到時候拿不出賑災的錢來,災民們最后不還是要怪在逄梟的頭上?

  秦宜寧覺得,事情儼然朝著當年圣上拖欠虎賁軍軍餉的方向發展了。若真的鬧出賑災欠款不濟,災民衣食不保的情況,這個黑鍋豈不是要逄梟來背?

  這樣下去不妥。秦宜寧起身踱步,輕聲道:咱們不能讓王爺去背黑鍋。并不是咱們不想為災區的百姓做事,可是咱們更不能讓人輕易就傷害王爺。謝先生,徐先生,你們哪里還有其他消息嗎?

  謝岳和徐渭之對視了一眼,謝岳就道:是有一個消息。陸家的二爺陸衡去了南方,地龍翻身之時,他正在大燕舊都不遠處,似乎是被波及了。咱們的探子得了消息,能比其他人快一步,不過這會子陸家人應該也得消息了。不知道今日陸閣老會有什么反應。

  秦宜寧想起自己胡亂畫的那個地圖,正是大燕舊都城北的一座荒山,心情不免有些微妙。

  她不過是胡亂一畫,當時也是無奈之舉,也料定會有人被引過去,誰承想他竟會倒霉的碰上地龍翻身了!

  若是陸衡因此而丟了性命,豈不成了她的罪過。

  秦宜寧一時間心內百感交集。

  謝岳和徐渭之都敏銳的發現了秦宜寧的神色不對。想著外界的傳言和從前的事情,知道陸衡對秦宜寧一直都有心,此時見秦宜寧聽說陸衡出事表情便不對,不免都有些猜測。

  秦宜寧一抬眸,看到二人的眼神,就明白了他們在胡思亂想什么,禁不住好笑的將當日假造藏寶圖的事說了。

  ……所以我才想,若是出了事,那就真成了是我的錯了。

  原來如此,徐渭之笑道,王妃不要多慮,其實就算沒有藏寶圖,陸家肯定也會安排人去大燕朝的舊都尋找線索的。陸家雖然不缺錢,但是他們也不希望這么一大筆錢被圣上得了去,那樣就更少了一個可以牽制圣上的所在了。所以他們就是沒有這個藏寶圖也會去的。何況地龍翻身的事本來就難以預料,又不是您能控制的。

  話雖如此,可到底心里不安。

  秦宜寧想了片刻,便道:既如此,就命人多關注陸家的反應吧。

  是。已經命人去打探了。兩位幕僚都笑。

  正當這時,外頭有人來回話,說是外頭有人要找謝岳。

  謝岳起身出去,不多時就回來了,帶回來一個消息。

  才說起陸閣老,就有他的信兒了。才剛探子來回,陸閣老得到陸二爺被災情波及,似乎被掩埋了的消息傳了回來,原本稱病在家的陸閣老當即就進宮去求圣上了。

  秦宜寧咬著下唇,想了想道:陸閣老如此疼愛陸二爺,若是他能為了尋找孫子下落親自去南方,便可以由他來主持賑災了,王爺就可以免去主要責任,隨從而去也好啊。

  是啊。謝岳嘆息一聲,不過若是真由王爺挑頭出去,首先圣上就不會給王爺虎賁軍,興許會將季駙馬原本的龍驤軍撥給王爺幾百人。免得王爺重掌虎賁軍會鬧出亂子來。

  圣上自然會擔心了。畢竟王爺的軍功和在軍中的威望都擺在那里。

  秦宜寧與謝岳、徐渭之,一面等消息,一面談論起現在的朝堂現狀。

  而同一時間的大朝會上,場面一片肅靜無聲。

  只能聽得到端坐在龍椅之上的李啟天沉聲道:南方賑災,可不容緩,既然大燕歸順于大周,那片土地就是大周的土地,那里的百姓也是大周的百姓,咱們哪里能見死不救?

  先前幾個站出來反對賑災的官員,被圣上一句話給堵住了口。

  自從歸順一來,一直站在角落里充當木頭人的尉遲燕,這一次終于站了出來,拱手道:圣上,臣有話說。

  哦?原來是燕郡王。李啟天在面對尉遲燕時,似乎格外有耐心:愛卿有話請講。

  愛卿二字咬字極為清晰。

  若是在平時,這般炫耀和羞辱之下,尉遲燕早就臉色慘白的躲在角落里竭力減小自己的存在感了。

  可是今日,他卻義正辭嚴的道:圣上,臣請求此番去舊都賑災之事,交托與臣來督辦。

  哦?李啟天饒有興味的道:燕郡王當真是愛民如子,不過真確是不好答應你。燕朝舊都的災情嚴重,地龍翻身之事后,不知還會不會有疫情。這么就讓你去了,朕怕會帶累了你啊。

  其實明眼人心里都明白,李啟天怎么可能放心的放尉遲燕出去?

  災區那里本來就是尉遲燕的曾經的國都所在,那里的百姓都曾經是尉遲燕的臣民。

  誰也不能保證,尉遲燕在當地有沒有其他的勢力。就像昏君留下的寶藏,就將眾人涮了這么長時間。

  萬一答應了尉遲燕去,那豈不是放虎歸山?

  尉遲燕想了想,也明白了李啟天的顧慮,道:圣上才剛安排了忠順親王賑災,這就很好,忠順親王能力出眾,作為賑災人選一定不錯。不如圣上安排了臣與忠順親王同去?

  李啟天聞言,就看向了滿朝文武,最后目光落在了逄梟的身上。

  見李啟天似在思考,眾臣大氣都不敢喘一聲。

  唯有失蹤了孫子的陸閣老焦頭爛額,難以控制情緒的道:圣上,還請您盡快命人前去吧。

  沒有人能理解自己最優秀的孫子,出發前還好好的與自己說話,沒多久就傳來他被掩埋失蹤的消息更令人難過了。

李啟天也能理解陸閣老的心情  正因為理解,他心里才格外的爽快。

  讓陸衡那個家伙得到了藏寶圖私自就跑了,也不知將寶藏交給朝廷。

  這次他最好死在南方才能解恨!

  李啟天雖然心里是這么想的,可是陸閣老畢竟是老臣,李啟天如果表現的太無情,恐怕也會傷了其余臣子的心,不利于他往后統御臣子。

  李啟天便沉吟起來。

  正在這時,秦槐遠出班行禮道:圣上。

  李啟天對秦槐遠還是非常信任的,和顏悅色的道:秦愛卿有什么話要說?

  秦槐遠恭敬的行禮,道:圣上,臣以為,救災之事刻不容緩,理當即刻命人出京,一方面預備賑災的物資以保證百姓的溫飽,一方面還著重要注意帶上大夫,一面發生疫情。這正是圣上對著臣子們展現您仁慈的契機。

  李啟天明了的點頭。

  的確,畢竟大燕朝從前不是他的領土,若是這一次大燕舊都遭了這么大的一個危機,他卻無動于衷,難免就會寒了大燕朝百姓們的心。

  秦愛卿與朕想的相同,這次救災必定是要去的。只是這人選,朕還沒有拿定主意。燕郡王一心為了百姓桌上,朕想,還是讓燕郡王前去吧。

  話音放落,就見尉遲燕歡喜的行禮,感激道:多謝圣上成全!臣一定認真辦好差事。

  這話說的李啟天心里格外的舒坦。

  被投降自己的帝國舊主這般臣服,著實能夠展現他的實力和能力,也正戳中了他子心中最為歡喜的一處。

  秦槐遠見李啟天似乎已經有了決斷,便退回原位,不再試圖說話。

  李啟天想了想,便道:罷了,既如此,朕就燕郡王為賑災特使,前往南方賑災的事情就交給你了。出門在外,身邊也不能沒有個得力的人手。這樣,朕安排忠順親王帶著三百龍驤軍跟你走一趟。隨同保護你的安全,也聽你的指揮。

  尉遲燕對逄梟已是恨到入骨,若不是逄梟,大燕朝能被攻破嗎?若不是他蓄意已久,秦宜寧又怎么會被賜婚給了逄梟,讓他徹底斷絕了要迎秦宜寧為側妃的念頭?

  這個男人,似乎天生就是來與他作對的。

  如今要去賑災,要重回故國,身邊居然還要帶著逄梟一同!

  尉遲燕明白,李啟天這是要讓逄梟來監視他的一舉一動。

  可是他身為降臣中最尷尬的一個,又哪里能找出合適的理由來拒絕?

  想起顧嫦的祖父顧世雄說過的話,尉遲燕便恭敬的行禮道:圣上想的周到,臣多謝圣上。

  免禮。李啟天笑容可掬的又看向了逄梟,才剛安排時候,逄梟還是主導地位,如今竟然成了燕郡王的保鏢?

  李啟天看著逄梟那臭臉色,心里就是一陣的舒爽。

  他不介意再給逄梟和尉遲燕之間添點堵。

  忠順親王才成親就要出遠門,這也太不應該了,這樣,朕特準忠順親王帶著王妃一同前往賑災。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