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百五十九章 城外

  逄梟單手負在背后,背脊挺直的伸出一只手臂虛扶了一下。

  二人將相敬如賓演繹的非常完美。

  只是他們的心里,此時都想擁抱對方。

  秦宜寧坐上馬車,逄梟也翻身上馬,帶著人走在后頭,本王正好也要回軍營去,送你們一程。

  逄梟說的送一程,卻一直將秦宜寧與密使回京的隊伍送到了舊都城外一百多里,這里與軍大營完全是相反的方向,若是再走,去軍大營就已經太遠了。

  催馬走在秦宜寧的馬車旁邊,逄梟笑著道:回家安心便是,等我回京。

  逄梟一襲黑衣,面白如玉,目如點漆,在晨光之下俊美的仿佛不是凡人。

  秦宜寧撩起窗簾,歪著頭笑著對他笑,知道了。你也放心。

  逄梟深深的望著秦宜寧,眼中有愛憐,有不舍,更多的卻是無奈。

  大手摸了摸秦宜寧微涼的臉頰,逄梟囑咐馬車里的寄云幾個:你們好生伺候著王妃,天氣轉涼了,越往北方去就越冷,你們好生給王妃添減衣裳,別冷著了。

  是,王爺放心。寄云和冰糖幾人都笑著應下。鶯聲燕語的聲音十分好聽。

  逄梟囑咐了一番,就再無多逗留的理由了,策馬去與程總管道了別,便帶著手下的十幾個人策馬揚鞭,沿著官道往軍大營的方向疾馳而去。

  秦宜寧端正坐廂內,悵然若失。

  才剛剛分開,她就已經開始想念了。

  回京的路程非常順利,秦宜寧的身邊帶著銀面暗探與貼身服侍的婢女,又有逄梟安排的六名精虎衛圍繞在馬車周圍,安全上是有保障,偶爾遇上一些好漢,也都被打的落荒而逃。

  程總管得了逄梟給的好處,對秦宜寧非常客氣,秦宜寧也不是跋扈的人,對程總管也很是有禮,一來二去,一路上二人還熟悉了一些,彼此都保持著一個相互尊重的度。

  只不過,有圣上的旨意在,他們路上不敢耽擱,依舊是要風餐露宿急匆匆的往京城趕。

  秦宜寧雖然說是要做迎親大使,可是她畢竟不是地地道道的大家閨秀。她的規矩還是以前在大燕朝時,跟著燕朝宮中退役的老嬤嬤學的。

  燕朝的規矩禮儀,與大周的自然有所不同。

  而大周遵循的禮儀,也是從北冀國那里學來轉化的,也并算不得真正的遵循古禮。

  畢竟大周才建朝六年,包括皇后、太后、長公主,他們也頂多算作是地主婆出身罷了,比起那些家學淵源的大家閨秀、皇室女眷的規矩簡直不堪入目。

  這一次戰勝了韃靼,大周要彰顯國威,又要讓外族看看大周的古禮和風度,自然是不會含糊。

  程總管笑著道:……所以王妃回京之后,等著塔娜公主的這段時間,應該是要先去學習古禮的。

  秦宜寧點點頭,這是應該的。韃靼盤踞北方,從北冀時代就年年扣邊,百姓們深受其害,如今咱們大周兵馬勢如破竹,終于戰勝了韃靼,還百姓一片太平,面對已經投降的罪魁禍首咱們不能如何,但是讓他們看看咱們大周的禮儀氣度也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是彰顯國威的一種方式。

  是,王妃說的極是。程總管連連點頭,心里對秦宜寧佩服不已,人家的思想氣度,果然是忠順親王的枕邊人,說起話來滴水不漏。

  王妃果真是個在聰慧不過的人兒,圣上慧眼如炬,奴婢真是佩服。

  一句話,將秦宜寧和李啟天都奉承了。

  秦宜寧與程總管一同趕路,也摸透了這個人的性格。

  能坐到他這個位置的內監,絕對不會是行事沖動的人,做事最講究圓滑,什么人都不開罪,總是將就留一線,說不定未來還能給自己結個善緣。

  秦宜寧有時候不由得想,或許她也應該跟程總管好生學習學習為人處世。

  因為有時她覺得,自從嫁給逄梟,自己有所依仗,好像做事都不知道圓融變通了,脾氣也變的更為急躁。

  這樣不好,容易招惹麻煩。

  回京的路程遙遠,越是靠近京城,天氣就越是寒冷,秦宜寧離開京城時帶著的厚實大毛衣裳派上了用場,手里還要時常捧著個精致的暖手爐,饒是如此,秦宜寧還時常覺得冷。

  王妃這是生產之后身子虧損了,才會畏寒。咱們回京之后安穩下來,我還是要好生給王妃調理調理的。您別覺得自己沒事,就渾不在意,您也不想想自己現在才幾歲……

  冰糖一面將一個精致的暖爐放在秦宜寧腳邊,一邊絮絮叨叨。

  秦宜寧噗嗤一笑,道:冰糖這么會疼人,我都舍不得將你給了虎子那個木頭疙瘩了。

  哎呀,王妃怎么這樣?人家是好心關心你,你轉身卻來取笑人家。冰糖的臉紅的像是煮熟的蝦子,低著頭不去看秦宜寧的眼睛。

  一旁的寄云、纖云、秋露和連小粥幾個都禁不住笑起來。

  大家七嘴八舌的打趣著冰糖。

  秦宜寧輕輕地掐了寄云和纖云的臉頰,笑道:你們也別只顧著取笑冰糖,你們年紀也不小了,回去之后我也會留心的,一定給你們尋個好人家,不叫你們明珠暗投。

  王妃莫不是瘋了,怎么今兒想起要亂點鴛鴦譜了。纖云的臉比冰糖的還紅,嗔道:我們走了,誰來伺候您?

  秋露也道:我是不會離開王妃身邊的。

  秦宜寧笑著道:傻瓜,你們將來都可以回到我身邊來做管事娘子啊。哪里能一輩子不嫁人?尋個靠得住的如意郎君,將來和和美美的,就像我和王爺這樣,相互扶持,豈不是好?而且我和王爺都可以做你們的后盾,就不信有哪個不開眼的,將來敢怠慢你們。

  幾人都被秦宜寧說的面紅耳赤,心里卻都很感動,她們都知道秦宜寧真心在為她們的幸福謀劃。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是接近京城,就越是臨近嚴冬。今年的雪特別大,他們雖是奉旨回京,趕路趕的非常緊張,卻依舊被大雪耽擱了不少的行程。

  如此一來,當回京的隊伍來到距離京城還有半日路程的大興鎮時,已是十一月初三的午后了。

  程總管穿著厚實的大毛領子衣裳,抄著手踏著雪,吱嘎吱嘎的走到秦宜寧的馬車跟前,笑著道:王妃。

  秦宜寧聽見動靜,忙推開了車窗,笑道:程總管。

  王妃,如今已到了大興鎮,咱們今日現在此處將就一夜,稍作整頓,明日便可以直進城了。

  還是程總管想的周到,就依您所言吧。秦宜寧頷首。

  是。程總管拱了拱手,便吩咐隊伍往大興鎮而去。

  鎮子并不大,一條主街,一眼就能望到盡頭。鎮子上唯一一家客棧也沒有什么獨院,只二樓有獨間的客房。

  一行人安排著住下,還有隨行的侍衛要下去擠著住通鋪。但一想明日便能進城,艱苦的旅程終于結束了,大家的心情也都很好。

  秦宜寧沐浴之后,將明日要穿的提前預備好,就披散著半干的長發坐在燈前做針線。

  幾個婢女都已經非常困乏,秦宜寧就打發她們趕緊去休息,明日還要早起,進城后還有一堆事要做,得養好精神才行。

  冰糖幾人著實累的睜不開眼,聞言也不推辭,各自去睡下了,秦宜寧這里外間只留下秋露上夜。

  秦宜寧有一針沒一針的縫著手中的外袍,這是她給逄梟做的春裝,打算讓他翻年穿的。太復雜的花樣她繡不好,打算將來讓繡娘來做,她就只做出成衣來。反正逄梟不會嫌棄她的針腳太粗,仔細別將針落在衣服里扎了他就行了。

  每天也只有在燈下為他縫制衣裳的時間,她才能放任自己的思念決堤,在人前,她完全不想暴露自己的情緒,尤其是身邊還跟了那么多的人,她不能讓自己的負面情緒影響了別人。

  不知道舊都的情況怎么樣了。

  她跟著程總管一道,與逄梟的聯絡都要謹慎,生怕落下什么把柄,也怕程總管身邊的人里有哪里來的眼線,專門將消息傳遞給李啟天去。

  秦宜寧輕嘆了一聲,眨了眨酸澀的眼,慢條斯理的整理針線,也打算就寢。

  正在這時,后窗外忽然傳來輕微的聲音:王妃。

  是驚蟄。

  秦宜寧忙抓了一件衣裳披,走到窗邊隔著一層明紙,低聲道:怎么了?

  忠義伯想見您。

  陸衡?

  秦宜寧想了想,壓低聲音道:他人在何處?

  就在樓下。

  秦宜寧想了想,她的住的房間隔著不愿就是程總管住的屋子,客棧的地板年久失修,走上去就會踩的吱嘎作響,人若是走正門進來,一定會被發現。

  但是在得知秋家與陸家之間關于隱世家族和顯世家族的秘密之后,秦宜寧很想見見陸衡,探一探他的口風。

  只不知道陸衡這次來,身后有沒有跟著尾巴。

  秦宜寧陷入沉思,窗外的驚蟄也不催促,耐心的等待著,他蹲在窗沿一手扒著窗框的身影映在窗紙上,仿佛化作了石像。

  片刻后,秦宜寧做了決定。

  想辦法不驚動別人,請忠義伯上來吧。

  是。驚蟄應下,身影立即消失在窗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