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說服

  (女生文學)

  謝岳與徐渭之當即便重重的嘆息了一聲,其余幾位謀士也都面色凝重。

  “實不相瞞,這一路所見所聞,著實令人心中憋悶。多少年來老朽這一眾人追隨王爺,所求的也不過是不再見到這般凄慘的景象。”

  “正是如此。圣上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天下這般凄慘景象他老人家難道不知道?”

  說起這話,幾位謀士都義憤填膺,紛紛不滿的斥道:“圣上如此做法,著實太過寒人心了。身為帝王,整日里想的不是怎么給百姓謀福利,想的卻是如何集中全力,全不管底下人的死活。”

  “是啊,如此行徑,這般小家子氣,著實叫人看不起。”

  他們追隨逄梟日久,以謝岳和徐渭之為首,能接觸到許多旁人不曾接觸到的秘辛之事,譬如寶藏之事,在場之人便是知情者,逄梟如此信任他們,讓他們接觸到最為隱秘之事,眾人心中自然覺得自己的地位比其他的那些未受邀的謀士要高一層。

  是以此時當面說起這些事來,眾人全無顧忌,想到什么便說什么。

  逄梟任由一眾人將心中所想盡數發泄出來,這才沉聲道:“事已至此,再多想圣上所作所為究竟為何已是無用。眼下災情肆虐,諸位一路行來想必也看的分明。”

  逄梟發了話,眾人便沉默下來,詢問的看著逄梟。

  “天災肆虐,圣上賑濟的糧食只給了本王八車。從京城走到此處就已耗盡了。去往南方路途遙遠,朝廷的賑濟一時半刻的不可能送到。天氣一日寒冷過一日,百姓饑寒交迫,又如何熬的過去。”

  謝岳與徐渭之等人聞言,隱約猜到了逄梟今日找他們說話的意圖,一時都沒開口,而是仔細在心中衡量利弊。

  謀士們各個心思敏銳,善于謀算,逄梟的話無須說透,大家就都明白逄梟為了賑濟災民,打算動用寶藏了。

  “王爺。您一片善心,一心為民,老朽深感敬佩。可是您也要想想,當初那寶藏得來的又多艱難。而這筆寶藏可是您的一個殺手锏啊!”

  “是啊王爺。”

  一人開了口,便有人跟著附和。

  “王爺是仁義之人,為了百姓可以不在乎金銀。但天子對您一直忌憚,幾次三番要致您于死地,您眼下不為了別的,就是只為了王妃,您也要保存實力。”

  “正是如此。王爺,成大事者可不能婦人之仁,平白的將機會推給旁人,犧牲了自個兒,給別人做嫁衣。”

  “您一路走到現在不容易啊,為了大周朝,為了忠于圣上,您付出了多少?可圣上又是怎么對您的?這賑濟災民的事情本就該是圣上做的,他不肯出糧,卻讓您來賑災,為的就是讓您平白的出力。”

  “這樣昏君,著實不值得您輔佐。韃靼人都已打到輝川了,昏君竟還只想著忌憚功臣,根本不肯給您去往輝川的機會。”

  幾人你一言我一語,將心中積壓許久的不滿都一股腦的說了出來。

  逄梟自然知道,這些肯追隨他至今的人,個個都是忠心耿耿。他們所說的也的確是事情。

  這一次若是他因為看不過去眼,不想讓百姓受苦而拿出寶藏,結果很可能是在謀士們鎖擔憂的那樣,他出銀子,功勞卻全被李啟天占了去。

  而且即便大家都不說,心里也明白。賑災這筆銀子根本就是個無底洞,大周朝受災的百姓那么多,逄梟一路去往燕朝舊都,大小地方要路過多少?那寶藏就算再多,他又能支撐多久?

  謝岳嘆息道:“王爺,這天下百姓吃糧的事,真的不該都丹福在您的肩上。”

  “王爺為了百姓,為了大周,以付出了太多了。”一聽謝岳也這樣說,其余謀士立即有了主心骨。

  逄梟身邊謝岳與徐渭之是最為親信的兩個,可以說眾謀士平日做決策或行事找不準方向時,都要先看看這兩位的口風。他們所猜測的,基本都是逄梟所想的。

  所以謝岳這么一開口,其余謀士就都紛紛言語討伐起李啟天,將他自私自利毫無心胸,可待功臣不顧百姓死活的做法批了個體無完膚,甚至還有拍桌子站起來大罵昏君的。

  “王爺,您可千萬不能婦人之仁啊!您想著為了百姓,可說不定到最后那些人吃著您想法子弄來的糧食,最后卻不感激您呢!”

  逄梟聞言一抬手,眾人的聲音這才漸漸停下,期待的看著逄梟。

  逄梟看向徐渭之,笑了笑:“徐先生,你以為呢?”

  徐渭之抬眸看向逄梟那張俊逸的臉,見他笑容溫和,絲毫不能讀出情緒來,眨眼細想了片刻,當即就明白了。

  “王爺,老朽以為,有句話說的很好。”徐渭之站起身躬身道。

  逄梟想笑著挑眉:“哦?徐先生說的是那一句。”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又有一說,得民心者的天下。”徐渭之笑的老謀深算,也不細說,便坐回原處。

  眾人聞言,不免疑惑的看向徐渭之。

  不過眾人都是明白人,不過眨眼就明白了徐渭之的意思。

  心里不免都有些失落。

  脾氣穩重一些的尚且能夠忍住不發一言。

  而急躁一些的,已是焦急的道:“王爺,您可要想清楚啊。那寶藏得來不利,那很可能是往后您用兵的根本。這會子動用了,救了那些不相干的百姓,說不定還要把金貼在昏君臉上。您到底圖什么啊!”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王爺,您可千萬不能婦人之仁!”

  謝岳卻是搖頭:“諸位大概忘了,當初咱們追隨王爺的初衷是什么。”

  幾人的目光就都移向謝岳。

  謝岳道:“諸位兄臺說的都有理。咱們也都是為了王爺的大事才會如此,而王爺之所以值得咱們這般追隨,寧可為王爺灑出滿腔熱血來,不正是因為王爺的品格嗎?

  “王爺若是在此時不考慮百姓死活,只想著保存寶藏,那所作所為,又與昏君有何區別?”

  眾人聞言都是一愣。一時間竟找不出話來反駁。

  謝岳道:“老朽贊同徐兄的說法,如今正是王爺得民心的時候。千金散盡還復來,王爺前途似錦,又何須拘泥于眼下這些黃白之物上?”

  室內一片靜默,眾人都在分析謝岳與徐渭之的一番話。

  可見,王爺是已有了決定了。

  逄梟見眾人不言語,站起身語速緩慢的道:“本王當初追隨天子揭竿而起,因的是北冀昏君昏庸無道,魚肉百姓,天下就沒有個太平的時候。本王想還這天下一片清明,這才繼承先父遺志,追隨了天子。

  “這些年來,本幫行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即便是犧牲了家人,受一些委屈,本王也都能忍耐下來。因為本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本王想要的從不是個人的榮耀,而是這天下,會變成本王期待中的模樣。

  “天下之大,山河壯麗,若是沒有了百姓,田地如何耕種?后代如何繁衍?一個沒有了人的大周,又怎么抵抗外族的入侵?到時韃靼打谷草,還不長驅直入直接策馬到了京城?”

  眾人聽著逄梟鏗鏘有力的一番話,不免都是一陣熱血沸騰。

  是啊。多年來他們追隨逄梟,出謀劃策,歷經風雨,他們雖想要從龍之功,可是當初追隨逄梟時,誰又不是滿腔熱血,為了天下能夠的議案定呢?

  這么多年過去,他們距離成功越來越近,卻是將最初的想法給忘了。

  “咱們為的是什么,大家心里都明白。”逄梟沉聲道:“本王決定是動用大燕寶藏賑災,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諸位有什么反對的意見?”

  一番長談,誰還能不明白逄梟的想法?

  有人心里反對。覺得這銀子使在此處不值得。可是逄梟那昂揚的身姿與鎮定自若,最要緊是他始終保持著最初的目的,要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的心情,著實讓他們佩服。

  一直在計算著從龍之功未來前程的幾人,如今真真切切的明白了什么叫做熱血豪情。甚至將他們固有的思想都沖淡了。

  逄梟見沒人反對,便道:“既如此,本王打算吩咐人吩咐人將寶藏悄然會送回來。今年時令不好,大多數百姓家里顆粒無收,有富商早在災情初現之時便已大批量屯了糧,這天下糧食并不少,只不過不在圣上手中罷了。

  “如今本王打算取回寶藏后,便開始讓人四處探訪尋找合適的購置糧草人選。即便是米價貴了,那一大筆寶藏怎么也能支撐一陣子。等熬過了這個冬季,來年春暖花開,讓災民們回鄉重新務農,日子便會好起來的。“

  “王爺所言有理,發國難財的奸商著實不少。只怕王爺去收購糧食,到時一個弄不好要落得滿身腥。”徐渭之叮囑。

  逄梟莞爾,“本王知道了。這些人本王自然有法子對付。”

  謀士們見逄梟已經拿定了主意,且他們再多進言也無法改變逄梟的想法,便都安靜下來,不再指手畫腳,只想著怎么幫逄梟將事做好。

  “王爺,此事倒也不難辦。尋常購置糧食罷了,待到咱們往后設置粥棚,用的糧食就更多,就不信那些奸商會不趁此機會發一筆財。”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