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一章 報紙尖刀

  康寧沒有當著徐鴻儒的面詢問任何關于脫毒的事情。9; 提供Txt免费下载)徐鴻儒和黃林的聯盟已經接近于瓦解,雙方目前最多也就保持友好關系。不太可能在這方面搞出什么合作來。因為黃林根本就沒有必要在這方面合作,他可以隨時從穿越者的老家購買他需要的東西。

  所以他不會為了這種事情動用自己的任何本錢。

  如此,孤立無援的徐鴻儒,就無法在明末的條件之下,開展任何脫毒操作。

  這一點幾乎是可以確定的,沒有必要再去旁敲側擊的去驗證。

  所以康寧不準備在這方面浪費時間。

  甚至他都不準備在徐鴻儒擅長的農業這方面問什么。

  他準備組織兩批人來這里取經。一批是和尚道士們組成的穿膠集團,主要從事理論學習,把他們那些七拐八繞得東西,都轉化成徐鴻儒這一套。

  另外一批人,甚至他都已經做好了人選,如果說汜勝之、王禎的名氣太大了,容易引起懷疑的話,那么北宋的鄧御夫應該算是最為保險的人。

  “徐大哥。光有糧食還是不夠的。”康寧緩緩說道,“我們可以向別人施加緊箍咒,但不能阻止他們變成強盜來搶我們的東西。蘇猴子實在是太有能耐了,如果他真的愿意動點手腳,唐僧不知道死了幾百回了。”

  “你說得對。光有糧食只能證明我們只有堅固的后盾,而缺少鋒利的彎刀。mian花tang.cc[棉花糖]不過大哥我可不是笨蛋更不會看著辛辛苦苦靠著自己的雙手積累起豐厚家底的百姓,不得不在朝廷權力的積壓之下,交出他們雙手獲得的勞動成功。

  這種事情,是身為農業從業人員的徐鴻儒最為痛恨的,也是他最為不想看到的。

  康寧對著一點還沒有深刻的認識,不過這只是時間問題。徐鴻儒是個相對樸素的人,他的防范之心,遠遠沒有康寧想象的那么高。

  接下來他們去的地方,也證明了這一點。徐鴻儒將自己的利刃。展現在了康寧的面前。

  “這個,轉輪排字架,水力驅動的。”

  康寧看著里面復雜的木制機器,思考著要不要把王禎轉生出來。讓他看一下他在元朝的時候弄出來的東西,甚至都得到了穿越者的認可。

  這應該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看到這東西的同時,康寧其實已經想到,這玩意兒是干什么用的。

  但他還是故作毫無察覺,只是模棱兩可的說道:“這東西。我好像在哪里見到過。一本書上,叫《農書》。”

  “對,王禎寫的。他最初用這玩意兒來印刷方志,比起雕版印刷快很多。后來我就想到了另一件事情,我用它來印刷報紙。”

  “報紙?”康寧心想果然被自己猜中,但是他的臉上,只不過是一個土著居民的驚奇,“那是什么?和邸報差不多嗎?”

  “不太一樣。我印刷的報紙,是給那些百姓看的,可不是給官府里的老爺看得。”

  康寧立刻擺出一副吃驚的表情。而不是贊賞的神采。因為這才是一土著居民該做的事情。

  要知道,古代法律對于坊間私自傳播印刷品,尤其是在明末妖書案之后,都有著嚴格的限制。觸犯者動不動就要享受流放待遇。

  所以身為一個土著居民,在聽到徐鴻儒計劃在民間傳播這種印刷品之后,時一定要表現出驚懼來的。

  即便是封建時期的統治者,他們的智商也不容許低估,么iu有哪個笨蛋會放任謠言的傳播而置之不理。否則,他們通知的權威性將必然受到損害。

  誰都知道鉗制輿論的重要性,有些人的手段稍微極端了一些。于是就有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這句話。

  而這句話出現已經有接近三千年的歷史。

  徐鴻儒自然也是知道其中厲害的,甚至他要更清楚一些,因為他可以從后世的歷史進程中的值,在二十世紀初葉。報紙這玩意兒曾經成為開啟民智的重要手段。

  在康寧看來,這大概就是徐鴻儒選擇這么做的原因。

  他準備把老百姓的思想給喚醒,從此將十七世紀的歷史進程直接推入到二十世紀的軌道之中。

  這又是一個偉大的想法。

  同樣還是一個可怕的想法。

  但無論這么做會影響到什么,康寧首先懷疑的是他的可行性究竟有多高。

  “這東西就算免費送出去,也不一定有人能夠看得懂吧。”

  “他們還是能看懂一些的。”徐鴻儒呵呵笑了起來,“你還不知道吧。在我勢力范圍的那些農村。已經開始組織他們晚上學習認字。很多鄉村都已經在房屋或者院墻上寫滿了字。他們農閑的時候,就會在哪里認一下。”

  看來徐鴻儒也是估計到了這件事情的難度,所以將準備工作早早的開展了起來。

  只是不知道,這種準備工作的鋪墊,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康寧現在還無法對這種方案展開一個全面的評估,或許他永遠也不可能做到。

  亦或者,他也沒必要那么做。畢竟他的任務只不過是了解徐鴻儒賴以崛起的手段,現在,他已經從徐鴻儒這里了解到很多了。

  王森對自己的重用,使得徐鴻儒并沒有考察自己的能力,就開始盲目相信自己將成為他的一大助力。

  這就是一個天賜良機,偷師的良機。

  只是不知道,徐鴻儒準備什么時候發動起義,準備什么時候打破這寧靜的學習環境。

  康寧轉了一圈之后,最終還是怯生生的問道:“徐大哥,你把這東西乘坐利劍,是準備用它來傳檄天下嗎?但是現在,朱明皇朝還沒有重重的得罪百姓,雖然已經出現了衰敗的跡象,但是我們似乎按兵不動更為合適。”

  “深筑墻,廣積糧,緩稱王。你是這個意思吧,可是老朱家就是靠這一套起家的,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給我們這個機會。”

  “那這件事情,就要著落在那個人的身上了。”

  徐鴻儒問道:“誰。”

  康寧答:“自然是石子明了。他深得皇帝信任,手握山‘東民政大權。很多學生也已經走上政壇,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如果能獲得他的認可,或許,我們就有更充分的時間來準備。”

  徐紅聞言只是點點頭,卻什么的偶沒說。

  他只是站在那里,將自己的目光靜靜地跳望向濟南城的方向。(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