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28章 弱小和無知不是國家敗亡的原因,傲慢才是

  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陽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在哪里,至今仍不可知,甚至沒必要知道,因為這個問題于人類而言并不重要。

  這是新天文體系的綱領性說明。

  徐光啟對此一時無言。因為這個體系跳出了三大體系一直在爭論的核心問題,究竟哪個天體是宇宙的中心。

  大約反應了三五十秒鐘,徐光啟終于疑惑道:“這是掀桌子了。”

  對于中華文化缺少了解的召喚者們,一時之間竟然沒有反應過來,只有艾國祥笑道:“的確是掀桌子了。”

  ――俺不跟你們爭吵,俺直接否定你們爭吵的價值。

  可是徐光啟卻有別的看法,他質疑道:“老夫怎么感覺,是你們實在沒有道理可說,這才掀桌子的。”

  反應過來的召喚者們,紛紛聲言絕無此事。其中,阿什拉夫丁這個文字工作者的言論最為犀利。

  “人類未免太看得起自己了。先是把自己居住的星球當成宇宙的中心,而后把自己的星系看做宇宙的中心,誠然,我們對宇宙的認知,是從自己居住的星球和星系開始的,但宇宙的寬廣,豈會在乎我們的認知從哪里開始。”

  艾青順話補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康寧心中大贊,這一刀補得好。眼瞅著徐光啟臉色灰敗,似乎自己已經變成芻狗,正等著毫無仁慈的天地對自己發難。冰冷的感覺已經席卷全身,原有的世界觀似乎正在土崩瓦解。

  或者說,一股更加巨大的洪流正從他的頭頂上奔騰而下。

  康寧知道,決定性的機會已經來了。

  于是他沉聲道:“弱小和無知不是衰敗的原因,傲慢才是!”

  徐光啟的眼睛,一下子就明亮起來。人類的認知,的確是太傲慢了,覺得自己居住的星球是宇宙的中心,自己居住的星系是宇宙的中心。這不僅僅是異想天開,也不僅僅是落后愚昧,而是還沒有見識到宇宙的寬廣,還沒在這寬廣的面前覺悟到謙虛和虔誠的重要性。

  對造物的謙虛,對求知的虔誠。

  而且,康寧的這句話里還有另一層原因。

  他提到了衰敗。

  是什么在衰敗?泰西人那邊衰敗了嗎?沒有,衰敗的是中原明朝。而衰敗的原因不是弱小與無知,正相反,明朝的體量很龐大,明朝政府由學者構成――這在西方人看來,都有些不可相信。

  其實更令他們更不相信的還在后頭。在他們的大航海時代開啟之前,大明王朝的三寶太監,率領著規模更加宏大,裝備更加精良,人員更加齊備的船隊,到海外藩國去宣誓皇威。這樣的面子工程持續了七次,最后鬧得國庫空虛,以至于后世對此類行為避之不及――曾經有太監建議憲宗皇帝效仿成祖,再下西洋,卻不料供職兵部的劉大夏回報說:“檔案丟了。”

  且不論是真的丟了,還是另有別的原因。在航海這一塊來說,還是過于傲慢了。

  泰西人用更小的船隊規模,更低的代價,就找到了富含黃金白銀的美洲――他們用來在大明購買陶瓷絲綢香料的銀子,就是出自美洲的銀礦。

  大明朝的衰敗,的確源于傲慢。落后不光是歷法,還有很多其它的東西。康寧在書信中提到的農學問題,也是徐光啟很關心的。

  如此說來,他和康寧,其實應該是同道中人才對。

  看著徐光啟臉上的變化,康寧已經猜到了他心中思緒變化。

  于是,他丟出了最后一句鎖定勝局的話:“我與皇儲之子在去年結為兄弟,委實不忍他二人在將來目睹國破之難。”

  夸啦一聲雷響,一道閃電劃過徐光啟的腦海之中。想不到著這個山旮旯里,竟然還有這樣一條大魚。而且這條魚還頗有志向。以前之見過想要鯉魚躍龍門的,不想今天碰到個要保護龍的魚。

  于是徐光啟道:“安世賢弟,想要我做什么。”

  康寧答:“我曾聽聞,石先生開了一家西涯書院。”

  “沒錯。每屆都有不少學生考中進士。怎么,你想進去求學。”

  “求學是小,我想讓石先生幫我在山東重開稷下學宮。我記得,這也是石先生的愿望。”

  徐光啟忽然想起來,這一路上他曾見見到過不少的廟、寺、院,都打著“學”的旗號,難不成是此人的手筆。

  能在民間有如此能力的,定然是這些秘密教門的首領無疑。不過,別人手中的秘密教門是斂財工具,而他竟然用詞來興盛文教,這個年輕人,究竟是怎樣的貨色。

  心中這番驚嘆著,卻不會耽誤老貨的嘴皮子功夫。只聽他應道:“剛好也有一些不成器的學生,可以來你這里授課。不過他們水平有限,恐怕也只能教一些蒙童。”

  康寧笑道:“玄扈先生果然知道我最缺什么。正是這樣的基礎教育力量。”

  這話的言外之意,若是有了好苗子,我還不用你們教呢。

  徐光啟當然能夠聽得出來,光是剛才抨擊三大體系的言論,就知道這里的老虎們功力深厚。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老虎們不僅功力深厚,有些專家的類別,他甚至沒有聽說過――比如剛才跳的最起勁的奧爾洛夫。這廝的專業竟然是研究緯度變化和極移――這個有知道的嗎?

  不過新的天文體系不能繼續容許這幫人在山東鼓搗了。雖然他們在剛才就已經補充了好幾條內容。

  比如,這個計劃中的天文體系脫胎于哥白尼體系,但因為是在獨樹樓上倡議建立的,因而另外取了一個名字――獨樹體系。

  這個名字的創意來自阿西莫夫,康寧原本還以為只有自己才有惡趣味,想不到阿西莫夫這個科幻作家的想法,比起他來絲毫不遑多讓。

  還有,這個體系準備套用了未來天文系統的一切。只是沒有將開普勒和伽利略等人的工作接納進來。這只能是戰略上的考量,畢竟康寧還不想暴露自己穿越者的身份。就連這套體系,也只準備在內部推廣。

  他們討論到這一點的時候,康寧迅速中斷和徐光啟的談話,直接對他們說,滾到澳大利亞去研究去。

  一旁的黑田長政哈哈大笑,竟然有人比我流放的還遠。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