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32章 魯濱遜漂流記(黑田長政版)-3

  孤帆遠影碧空不盡。

  沒有陸地,沒有海岸線,就沒有安全感。

  就算是織田信長,也不能從這種擔憂之中解脫出來。

  “去問問水手們,看他們有什么好法子。”以便對九鬼嘉隆如是說道,一邊又轉過身去和黑田孝高商量道,“拿出海圖來,我們再商量商量。”

  “拿出海圖來,我們商量商量。”幾乎同樣的對白,卻在不同的氛圍中,發生在康寧獨樹樓之中。

  軒轅十四已經出現在了他的面前。他帶來的消息,可不太讓人安心。

  身為黃興四大助手之一的威廉姆・簡士,帶來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通牒。其內容牽涉到東南沿海的利益瓜分。茲事體大,必須由黃興本人才能決斷。

  但是黃興本人在九六時空,他們找了很長時間也沒有找到。為數不多知道此中內幕的老人星,曾經看到過康寧從關門之中出來,那是黃興第一次帶他穿越到九六時空的時候。所以他建議軒轅十四帶著這份通牒來找康寧。

  而康寧也不知道黃興在東南亞的具體布局,所以他只能悄悄打開光門,將黃興請了回來。

  還好黃興已經回到了九六時空的澳大利亞,要不然就需要多等上幾天,也好讓他從歐洲飛回澳洲。畢竟,光門的特性之一就是來回穿越的時候,只能出現在上次消失的地點。

  待到黃興出現在軒轅十四面前的時候,對方顯然放下心來,但眼神之中卻有一絲難以覺察的失望。這一點雖然躲過了康寧和黃興,但卻沒有逃過諸葛亮的眼睛。

  不過,諸葛亮沒有當場點破,而是悄悄的退下,給出的理由也很是冠冕堂皇,這是黑衣社的事情,與他們黑蓮教無關。

  而黃興也很快給出了決斷。他的決斷是,讓康寧決斷,他需要繼續閉關修煉。

  所以,康寧將海圖取了出來,這樣可以更直觀的進行觀察討論。

  荷蘭東印度公司要求劃分海上勢力范圍,其中牽涉到幾條重要海路的必經之地,包括馬六甲海峽和巽他海峽。于是他果斷拒絕了荷蘭方面的要求。而給出的回信的同時,他向澳門的葡萄牙人、菲律賓的西班牙人伸出了橄欖枝。

  這根橄欖枝不牽涉到勢力范圍,只牽涉到貿易。

  只不過貿易的主要商品,并不是來自西方的工業品,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這個時候,還沒有足夠的能力生產足夠優秀的工業品,更是因為,康寧完全可以從九六時空,獲得他想要的工業品。所以,他們的交易內容,只有一個詞,人才。

  十七世紀什么最貴?人才。人才之中,什么最貴?兼容性很高的本土人才。

  雖然麾下已經聚集了越來越多的轉生者,但他們來自不同的歷史時期,和十七世紀的明朝末年時空,有著很大的時間差異,而且,他們的文化,即便是同樣來自中國古代的人才,也因為朝代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他們當中有些人,在可見的未來,會很好地融入到現在的生活當中去,但也有一些人,這些人是大多數,在短暫的時間內,根本看不到這一希望。

  所以,他需要這樣的人才,無論花費多少金銀,他都要為即將重新出現在齊魯大地上的稷下學宮,點上濃墨重彩的東學西漸色彩。

  至于物質上的商業交流,康寧反而不太在意。一是因為他的一些方案,還在計劃階段,沒有實施的可行性,比如說,他準備委托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在東南亞的島嶼上,種植一些橡膠樹,而此時,橡膠樹還沒有傳播到這里,所以橡膠樹的樹苗,只能從九六時空販運,而這需要一段時間。

  第二個,則是關于人口補充的問題。但是不是參與到即將興盛起來的三角貿易當中去,在康寧的內心當中,還有很大的猶疑。

  軒轅十四在得到回復之后,立即啟程返回琉球王國。他帶回去的,不光是引發與荷蘭人更大矛盾的強硬回復,還包括集團權力高層的最新變化。

  她作為黃興培養的下一代重要助手之一,自從接觸到黃興這個人以來,就深深的感覺到了自然的神秘與不凡,每當有大事來臨的時候,他總是能夠精準的作出判斷。然而這一次,他卻放棄了這個習慣。軒轅十四實在想不通,他為什么會這樣做?難道有什么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忙碌嗎?或者說,康寧這個和自己一樣的重要助手,就是為了接手這項工作而存在的嗎?

  對此,他缺少了解,也不敢輕易作出判斷,他需要將這里的變化,帶回總部去,然后,做一回啞巴,只聽他們怎么討論,絕不發表自己的看法。

  為了達到這個效果,他還沒有離開山東半島,就開始一言不發。

  一路之上,準備和他一起登船南下的康寧,竟然沒有從他的口中聽到一句話。

  康寧的南下,是早就決定的事情。他原本是可以早些走了,但是被兩件事情給耽擱了,一個是軒轅十四帶來的荷蘭人通牒,而另一個,則關系到時空光門的使用問題。

  黃興以后會經常在九六時空活動,類似剛剛的問題,以后可能還會出現,畢竟,他與康寧之間的權力交接還沒有完成,這其中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名義上的問題。短時間內,康寧只能借助黃興的名義,在他的穿越集團之內行事,而很多高層管理者,都是有權里面撿黃興的,如果康寧一阻撓,則必然會導致集團內部的猜疑和分解。

  所以,黃興和康寧一樣,經常需要往返于兩個時空,而他們倆只有一個時空戒指,戴在誰的手上都不合適。

  這個矛盾的解決方案,最后是由玉米牙老頭提出來的。他根據最新研究,竟然憑借九六時空“簡陋”的裝備,從時空節制形成的光明之中,分離出來一個固定光門。這個光門有它的固定面積,想要穿過它的物體,其橫截面積必須小于這一面積。除了這一點限制條件之外,這個光門所連接的兩個時空的坐標,都不能再被修改。

  這也就意味著,這個光門只能設置固定的時空坐標。使用起來遠遠不如時空戒指那樣靈活多變。

  不過這對于唐寧和黃興來說,就足夠了,以后,黃興可以憑借這個固定關門,往來穿梭于十七世紀的山東半島,和九六時空的澳洲大陸。

  經過簡單的試驗之后,康寧等人發現,這個方法非常有效,只不過,這個光門在兩個時空,都需要做好掩飾。絕對不能輕易暴露,悶頭發大財的道理,你就是大家的第一準則,就算是以后迫不得已需要把光明的事情,告訴十七世紀的某些山東土著,也要盡可能多地使用各種花樣,迷惑視聽。

  為什么說,以后有可能要把光門的事情,告訴十七世紀的山東土著呢?

  因為康寧等人準備在十七世紀的澳洲大陸上,也建立一個固定光門。

  可以說,玉米牙老頭的方案,讓康寧嘗到了甜頭,他發現了一個可以大大降低移民成本的方法,那就是,使用兩個固定光門,然后,通過九六時空的澳洲農場進行中轉。

  這樣一來,需要移民的難民們,其實不用走多遠的路,就可以從北半球到南半球。

  對此,本該很滿足的康寧,卻還有著一絲奢望。如果,這樣的時空隧道,能夠直接連接十七世紀的兩個地點,那也就不需要中轉了。然而玉米家老頭卻明確地告訴他,這樣的事情你就不要想了,至少通過時空介質是做不到的,因為這枚時空戒指,本來就是針對時間跳躍而設計的,想要達到空間跳躍的目的,只能通過這種折中方案來實現,并不能直接做到。

  不過,即便如此,康寧也高高興興地上路了,他的目的地是十七世紀的澳洲大陸。由于時空介質的特性――從另一個時空返回之后,只能出現在上次消失的地方――他需要先前往本時空的澳洲大陸,然后在穿越到380年之后的澳洲大陸,此后,才能夠從時空戒指生成的光門之中,分離出一個固定光門。

  這樣的需求也正好符合了原本南下的計劃,對于黃興在澳大利亞的布局,康寧必須進行一番徹底的了解。因為那里,是非常理想的后勤基地。

  經過兩天的行程之后,他們兩人以及龐大的隨從隊伍,終于登上了海船,啟程南下。

  這一批人之中,依舊有不少日本人。他們并不會被流放到太平洋的島嶼上,而是前往日本,幫主在那里的坂本龍馬。

  不過,他們在上船之后,酒杯康寧樓,領取下隨身佩戴的武士刀,集中放到甲板的最下層,作為普通的壓艙物來處理。

  這些日本人對于康寧的決定,顯然難以理解,就連軒轅十四,也是一副疑惑的表情。

  但是,康寧必須這樣做。要知道在二戰的時候,這群日本武士拎著武士刀,就往飛機座艙里鉆,而后,鐵制的武士刀,給羅盤帶來了很大的電磁干擾,導致羅盤指向不準。

  康寧可不想自己乘坐的海船,回想日本的飛機一樣,在天空中搖來擺去,九年駕機撞向美國海軍軍艦,也經常偏靶。

  話又說回來,不知道黑田長政那幫家伙,有沒有受到這方面的影響呢?

  如果織田信長知道他現在的想法,一定會高呼一聲:“主公?你怎么不早說?”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