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46章 下藥

  隨機推薦:

  他還從沒有被誰怎么對待過,就算是到了飯點,不管去誰寄來都能混上一頓飯吃。

  然而,這個死丫頭竟然敢……

  寧耿田氣的手都開始抽搐了,什么時候回到家里的也不知道。

  看著飯桌空蕩蕩的,一口氣上不來,差點暈倒。

  把睡著了的大李氏從被窩弄出來:“做飯去。”

  大李氏想說些什么,對上寧耿田黑漆漆的臉,什么也說不出來。

  委屈兮兮的往灶房走去。

  煎了兩個蛋餅,又炒了兩個硬邦邦的饃,往里頭放點大醬端到寧耿田跟前。

  “把家里的香腸炒上一段。”寧耿田看著雞蛋還是有些不滿意,寧宴那邊兒可是冒著香噴噴的肉味。

  他一個老頭子怎么能夠比一個丫頭片子吃的還差。

  大李氏能怎么辦,拐回灶房把香腸切了一段,用大白菜跟香腸片混合一起炒著端上飯桌。

  寧耿田心里稍稍滿意了一點。

  寧宴院子里,徐氏吃了飯是如何也睡不著。

  峰回路轉,兒子竟然成舉人了。

  先是慶幸之前給兒子說的那些親事都沒有成功。

  不然,兒子不得怨死她了。

  隨后就開始緊張了。

  兒子是舉人了,她就是舉人的娘。

  舉人娘是什么樣子呢?

  戲文里說的是不用洗衣做飯,不用節衣縮食,兒子去當官的話會有官身。

  不當官的話也有朝廷下發的補貼。

  當了官太太是不是得買上一個小丫鬟。

  興奮的睡不著覺的徐氏把院里唯一能夠說上話的賈婆子叫出來。

  緊張的把心里藏著的問題都問了出來。

  賈婆子瞧著徐氏的作態,眼里閃過笑意,這個舉人的娘還真是一個有意思的人。

  “您什么都不要做的,把老身教給你的記清楚,以后要學的更多。”

  “更多,還要學什么?”敘述一愣。

  她現在已經會搭配衣服會走路能夠繡出一首好花,還會做出好些好吃的菜,怎么在賈婆子眼里還原因不夠吶。

  “當然,您以后的身份就是舉人的老娘,交往的人肯定也是同階的,到時候人情往來,掌家管事兒等等都得你管,你若是弄得不好,舉人老爺不就得操心么,你說寧秀才好不容易考上舉人,若是后院不寧,豈不是……”

  “對哦。”徐氏點點頭。

  現在兒子沒有媳婦,后院那些事兒都得她管。

  在村子里那一套肯定不能用了,得學習。

  “那從哪兒開始學呢?”徐氏緊張的問了一句,她可不想拖兒子后退。

  兒子當官了,可不能把精力浪費在后宅里。

  “從認字寫字開始。”見這一番敲打有效果,正好徐氏也睡不著,賈婆子樂的教徐氏學這些東西。

  她半生積攢下的經驗。若是不找個人教導一番,豈不是浪費了。

  寧娘子那個人有她自己處事的原則,她的經驗幫不上忙。

  倒是這個徐氏經得起。

  賈婆子越看徐氏越滿意,把一個鄉野村婦教成真的貴婦還是很有挑戰的。

  徐氏是認識字的,這一關到是很容易過去。

  賈婆子隔過認字的環節,教徐氏算賬。

  掌家命婦不會算賬是不行的。

  徐氏對于數字并不是很敏感,這些有些費力了。

  不過賈婆子不會害怕這點兒問題。

  迎難而上。

  院里公雞鳴叫幾聲,徐氏猛地坐起來往外頭看去,天已經蒙蒙亮了。

  “時間不早了,你去睡著幾個時辰,睡醒了繼續學,時間緊迫啊!”

  賈婆子說完,徐氏迷迷糊糊暈暈叨叨回到臥房睡了一覺。

  天大亮,寧宴瞧著灶房空蕩蕩的,往徐氏房間看一眼,門關著,還沒有起來。

  寧宴搖搖頭。

  走進灶房,后腳陸含章跟著走了進來。

  蹲在地上,往灶膛里添柴。

  抬眼看一下寧宴:“我給你幫忙。”

  “好。”寧宴樂得陸含章幫忙,這廝沒有那種君子遠庖廚的姿態,還是很好的,若是日后真的湊到一起了,生活也不會太艱難。

  用了早飯。開始陸陸續續有人過來。

  有的送上幾個雞蛋。

  有的送上兩條香腸。

  還有的直接提著雞鴨上門。

  都是恭喜寧謙辭中舉的。

  “初十那天都過來吃個飯,咱樂和樂和。”寧宴沒有拒絕村民的好意,這些禮也不貴重。

  想要宴請村民也得好好拾掇拾掇。

  買菜做菜,村里人多又是喜事,可不得準備兩天。

  寧家不停的上門,村里沈寡婦家里也迎來了一個神秘的客人。

  沈寡婦看著手里的藥,臉上帶著慌亂。

  給寧宴下藥,那個人兇悍的就跟那啥一樣,她不敢啊!

  張張嘴想要拒絕面前蒙著紗的女人的條件。

  手突然被扣住。

  沈凝兒將沈寡婦手里的藥接了過去。

  “你確定能搞定寧宴。”

  “確定!”韓夫人嘴角勾起笑來,看吧上鉤了,只要是女人長得好看的女人,嫉妒心也是比較強烈的。

  原本她是看上吳梅的,讓吳梅給寧宴下藥更方便。

  但是么……

  萬一吳梅將藥下給寧謙辭,失去這次機會就很難辦成事兒了。

  尋思一圈才找到沈寡婦,沈寡婦跟寧宴沒有直接交手過,不會被防備著。

  誰知道沈寡婦膽子這么小,幸好沈寡婦還有這么一個嫉妒心強的女兒。

  沈凝兒不知道眼前的人就是韓夫人,也不知道韓夫人想些什么。

  她只是覺得,如果有人把寧宴收了,那么……

  那個將軍的視線就會從寧宴身上挪開。

  那樣的話,她就有機會了,握緊手里的藥,成敗就在此一舉了。

  韓夫人悄悄來到溝子灣,看一眼許多在建的房屋,若有所思。

  在村里站了一會兒又悄悄的離開。

  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若是放在半年前有這么一輛馬車進村,估計全村的孩子都會圍過來。

  但是現在不會了。

  現在村里好過了,什么樣的馬車沒有見過。

  尤其是寧秀才成了寧舉人,過來報喜的也不在少數。

  寧謙辭那些同窗好友,可不乏是官宦人家的。

  才兩天下來,村里的人就不稀罕馬車了。

  寧宴手里拿著毛筆,在宣紙上寫寫畫畫。

  采購的東西太多了,村里人得招待,寧謙辭的同窗也得招待。

  買的東西少可是不成的。

  尤其是現在正好青黃不接的,大棚里的菜,一大半都在年前拿出去賣了,真后悔。

  買上一頭豬,兩頭羊,七八只兔子,七八只雞,還有白菜也得多準備一些,豆芽夠用。

  得買上一些香菇。

  各種調味品也得弄上一份。

  對了得把阿啞從縣城弄來一天,專門弄個架子燒烤,誰愛吃就從阿啞手里拿。

  一個村子的人呢,準備的少了可不夠吃。

  把錢氏叫道院子問道:“大棚里還有什么菜?”

  “還有一些黃瓜,到初十那天約莫能湊夠二十個,還有倭瓜,秋葵,芹菜……”

  “應該夠用了。”

  寧宴點點頭。

  這次吃了,過了初十怕是沒有新鮮的菜吃了,不過這也沒有辦法。

  中舉這種事兒的影響,比娶媳婦兒還要大,可不得讓人滿意了。

  初十在忙碌的準備中到來了。

  大早上村里的婆娘就過來一大批,幫著殺豬宰羊,洗菜洗碗。

  燒火盤灶。

  擅長熬煮大鍋菜的聚集一起熬菜。

  不擅長這些事兒的招待來人。

  寧宴院子算大的了,就這還差點兒裝不下來人。

  至于寧謙辭那些同窗,寧宴直接把楊太傅的院子借來用了。

  楊太傅的院子有假山有荷塘,可不就適合這些附庸風雅的人。

  至于這些道賀書生用的飯菜,寧宴直接托付給了楊太傅院兒里的廚娘。

  兩邊兒分開也好。

  生的村里一些小姑娘起了心思,往書生跟前湊。

  到時候弄出事兒來,臉上也不好看。

  楊太傅這院兒可不是誰都能進去的。

  寧宴很放心。

  讓寧謙辭跟村民們說上半天話,就把寧謙辭趕到楊太傅院子里。

  錢氏跟徐氏主要做放辣椒的菜。

  村里幫忙的婆娘做一些不需要放辣椒的菜。

  整個灶房都是忙碌的。

  賈婆子還是不是湊到徐氏跟前,說道:“看見沒,就請村里人吃飯這件事兒,也不容易管理,許多事情需要考慮好,你仔細看著學著。”

  “誒誒。”徐氏應了兩聲繼續忙碌起來。

  阿啞從縣城趕過來已經半晌午了,蘭枝也打著阿啞的牛車趕了過來。

  阿啞就在門前把烤架搭上,從灶房里拿出肉串蔬菜烤了起來。

  不一會兒攤子跟前就圍了一圈小孩兒。

  小孩兒排著隊,留著口水,等著吃烤串。

  雖說村子里的日子好過了,但是節省一輩子的人,可方不開手吃喝。

  所以這些小孩對烤串很喜歡。

  有些大人也想排隊吃烤串,但是,拉不下臉。

  一群蘿卜頭里插著一個大人,多丟人。

  蘭枝把手里提著的兩個大蛋糕尋了一個地方放起來,就開始著手做蛋撻。

  瞬間奶香味兒在院子里飄蕩起來,院子里的婆娘們往灶房看去。

  看見蘭枝,眼里閃過羨慕。

  這么一個干凈的小娘子也不知道是從哪里來的。

  寧丫頭果然本事,這樣的人都能請過來。

  周大海的媳婦兒眼睛都快黏在蘭枝身上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