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66、撩撥人心的手

  11月21日,在員工大規模離職事件發生的第四天,戈陽公司終于在報紙發表了一份姍姍來遲的聲明。

  聲明的內容概括起來就是三點:

  第一是對辭職員工的選擇表示遺憾;

  第二是感謝在這場風波中堅定支持戈陽的新老朋友;

  第三是戈陽將繼續以人為本,合理化和科學化的創造讓消費者舒適的產品。

  這條聲明的出現,給這幾天紛紛擾擾的口誅筆伐劃上了一個句號。

  熊白洲讀完這條新聞后,笑著對劉慶鋒說道:“這純粹是糊弄人的版本,劉工你這么看?”

  最近熊白洲經常找劉慶鋒商量一些事情,兩人都很默契的不談周美和萬燕的立場,只是站在合作伙伴的角度互相商討。

  只有周美電器能順利的開業,這批萬燕VCD才有售出的可能。

  劉慶鋒接過報紙看了看:“前面兩條都是空話,大概是為了穩定市場和安撫仍然在職的員工,但最后一條好像真的有進行改革的想法。”

  熊白洲點點頭:“現在戈陽那邊最穩的是朱永江和董麗園,但下面肯定是人心惶惶,不過有時候挫折也是機遇,好好利用就是以后創新轉型的驅動力”。

  目前來看,朱永江和董麗園準備的反制手段還是很豐富的,穩定局勢、安撫人心,甚至還提出了“以人為本”的公司文化,要說沒有先手準備,這是不可能的。

  “你們兩人怎么一直坐在電話旁邊?”王連翹有點奇怪的問道。

  今天王連翹穿了一件V型半袖針織衫,露出一片雪白的脖頸,性感的鎖骨也若隱若現,穿著牛仔褲的雙腿渾圓修長,還搭配著一雙半寸高的皮鞋,顯得干練又迷人。

  店鋪已經基本裝修完畢,王連翹這一陣子忙著對細節進行復查。

  熊白洲沒有回答王連翹的詢問,反而建議道:“你其實應該帶個項鏈,會顯得皮膚更白皙。”

  知識分子劉慶峰有著非禮勿視的自覺,站起身說道:“我去看一看設備檢修情況,如果那邊有電話了,我再來聽一聽。”

  “哪邊有電話?”王連翹額頭滲出細細的汗珠,匯聚到眼角處勾起一汪深情和嫵媚。

  熊白洲很有韌性,依然糾纏在剛才的問題上:“你不是有一條細細的項鏈,怎么不帶上。”

  “帶著不方便啊,你可以偷懶,我還要打掃店鋪呢。”王連翹白了熊白洲一眼。

  熊白洲的確挺懶的,只注重謀劃事情的關鍵步驟,店鋪裝修他規劃了設計方案,但邊邊角角卻都是王連翹在監督。

  熊白洲聽后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順便解釋了剛才的行為:“我和劉慶峰探討,說戈陽那邊多久能給周美電話。”

  “那你們探討清楚沒有,戈陽什么時候給我們回應?”

  熊白洲正要回答,電話突然響起。

  “我猜就是現在。”熊白洲笑著說。

  劉慶峰聽到電話聲也走了過來,王連翹一般不管具體業務,正準備離開,熊白洲卻攔住了她:“過來聽聽勝利者之間的對話。”

  熊白洲拿起電話第一句就是:“董經理,我等你這個電話等了好久。”

  “熊經理怎么知道這個電話是我們打來的?”話筒里傳來董麗園稍顯嘶啞的聲音,看樣這幾天精力也耗損的厲害。

  “你們發了聲明以后,事情就應該偃旗息鼓轉入地下溝通才對,明面上不會再有人騷擾周美電器。”熊白洲回答道。

  “周美電器對我們戈陽很有信心啊?”

  熊白洲態度始終沒該變:“在報紙上我的觀點已經很明確了。”

  董麗園聽了,說話帶著感慨:“沒想到第一個站出來發聲支持我們的,居然是剛剛認識不久的周美電器。”

  “也不能說認識不久,我個人已經關注戈陽電器很長時間了。”

  “這么說,戈陽這次風波也在熊經理的預料中?”董麗園居然開了個玩笑。

  熊白洲卻認真的答道:“要說預見那就太夸張了,但之前戈陽的銷售模式都是個人能力打天下,然后用提成的方式刺激銷售人員的積極性,沒有團隊精神,部分業務人員卻掌握了戈陽的銷售資源。”

  董麗園沒有說話,但熊白洲卻能想象到她皺著眉頭聽電話的情景,因為自己說的都是實話。

  “但是。”熊白洲繼續說道:“以董經理的手腕和能力,我相信你肯定更早察覺到了這個問題,與其說我預料到,不如說是董經理和朱董事長故意放任的結果。”

  “鄭伯克段于鄢的故事,是不是很熟悉。”熊白洲輕輕笑了一聲。

  春秋時鄭莊公的弟弟叫“段”,他想奪得君權,鄭莊公知道后礙于其他原因沒辦法先一步動手,就故意放松警惕,而且滿足段的所有要求,段也不負眾望起兵造反,最后被早有準備的鄭莊公鎮壓。

  戈陽就如同這種情況。

  于是,朱永江和董麗園索性聽之任之,但暗中卻又做好相關準備,當銷售人員以“離職”要挾索取更多權利的時候,卻發現朱永江和董麗園的反制措施早就已經做好了。

  其實董麗園和朱永江本就對解決這次事件有很大把握,唯一的意外就是熊白洲生生的介入,雖然說可能影響戈陽以后的發展思路,但只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總綱要,戈陽仍然還是戈陽。

  董麗園終于回話:“可終究對戈陽還是有消極影響的,銷售的下線幾乎已經癱瘓。”

  “長痛不如短痛,正好趁這個機會催化戈陽的營銷模式,我覺得選擇正確的渠道商可以幫你們解決這個問題。”熊白洲終于圖窮匕首。

  “比如說周美?”

  “周美肯定是最好的選擇。”

  “之前聽李東來高度贊譽熊經理,現在看來名副其實。”

  熊白洲笑著說道:“水分還是有的,還希望戈陽能給我們一點壓力,鞭策我們擠一擠水分。”

  “你們的經營模式我都了解,在打這個電話之前,我和朱董商量過,愿意先拿20臺空調撥給你們,如果這20臺你們順利售完,我們再談下一步合作方案。”

  “不收錢吧?”熊白洲故意反問道。

  “錢還是要收的,只不過你們的支持已經算預付了利息,我倒是很期待戈陽公司能與周美能夠實現共同進步。”

  ······

  掛了電話,熊白洲對劉慶峰說道:“還算不辱使命,董麗園同意給我們先發貨了,到時還要請劉工給我們在設備上把把關。”

  劉慶峰內心其實是無比的震動的,在這里呆了半個多月,劉慶峰已經察覺到熊白洲并沒有太多流動資金,但熊白洲卻好像有一雙魔力之手,掌控著局勢的變化。

  劉慶峰忍不住看了看熊白洲的手,和普通人也沒什么兩樣,但就是這樣輕輕一撩撥,風云變化都在心中。

  王連翹看不清楚這里的分寸感,只知道事情似乎解決的還不錯,就說道:“這件事完結了,我們就要安心等待開業了吧。”

  “安心?”熊白洲笑笑:“我要借著這股東風,再加點火種一直燒到開業那天。”

  說完,熊白洲拿出筆記本:“你們先忙去吧,我要想一想下面怎么安排。”

  “蠻不講理。”王連翹撇撇嘴繼續去打掃衛生。

  熊白洲看著王連翹遠去,打開筆記本,寫下兩個字,卻和工作無關:

  項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