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675章:這是火星

  五年,這是行軍蟻集團發展最快的五年。

  在以往,他們快速發展要顧忌太多,而這段時間,他們沒有太多顧忌。借助全球被打亂的局勢,行軍蟻集團從中獲取太多的好處。

  外界只知道行軍蟻集團科技很先進,但他們科技先進到哪一步,知道的人也不多。

  世界格局大洗牌,金融風暴的混亂,對一般企業是一次考驗,對行軍蟻集團來說,卻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機遇。

  有時代變革的格局洗牌作為掩護,他們可以肆無忌憚壯大而沒有人注意到他們,等外界注意到他們時,一切早已成為定局。一個前所未有的龐大商業帝國,已經扎根于全球商業體系中。

  這五年里,行軍蟻集團網羅天下英才,每天都在以瘋狂的速度發展。

  很早之前,陳默和趙敏都意識到,目前地球科學界,根本沒有跟上陳默的發展速度。

  即便擁有資料的行軍蟻集團內部人才,也只是勉強跟上陳默的步伐,去給陳默研究的技術完善一些瑣屑的細枝末節,并將陳默的研究稍稍包裝成產品,推向市場。

  發展壯大并不能只靠陳默一個人。

  所以在行軍蟻內部,發展了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基礎科學和基礎教育的重要性,陳默自然知道,只有從基礎上讓現有的人才跟上,他們才不會成為空中樓閣。

  無雙大學出現,也是對行軍蟻集團人才培養體系的一個完善。讓行軍蟻集團內部快速消化陳默的研究內容,從基礎,從整體上跟上陳默的步伐。

  部分人才流出,專利授權范圍擴大,給世界整體提高的機會,但最頂尖的人才,依然留在行軍蟻集團內部。

  行軍蟻內部,已經形成兩支最高效的隊伍。

  一支是年輕且充滿活力的研發隊伍,一支是忠誠且齊心的管理團隊。這兩支團隊,為陳默的高效研究提供最好的后勤。

  在陳默的帶領下,一路勢如破竹。

  雖然這五年里,世界有很多技術突破,但只有行軍蟻核心團隊才知道,外界所謂的突破,與行軍蟻集團比起來,不值一提。

  幾乎關于科技市場的頂級產品,都有著行軍蟻集團的影子。

  絕大部分頂級技術,出身于一號樓。

  一號樓的部分實驗室,對公司核心研究團隊開放,但凡能進入一號樓實驗室的,都是行軍蟻集團最核心的人員,也是身份與實力的象征。

  經過行軍蟻集團總部擴建,面積擴大一倍,一號樓區域的面積,也擴大一倍。

  一號樓一如既往保持著神秘,這里是行軍蟻集團最高權力區域所在,也是人類最頂尖技術前沿所在。

  實驗室,全息平臺前,只有陳默和墨女。

  經過這五年的不斷設計優化,量子芯片的可操縱量子比特數量,已經超越10000,計算量幾乎無限。

  這些年,在小漁按照陳默的要求去學習各種知識,如今針對墨女的情感啟蒙已經完成,墨女的情感,已經達到人類情感標準。

  小漁將對陳默的感情意識,全部傾注給墨女學習。

  現在的墨女,無論是程序上,還是‘量子意識’的情感上,都依賴于陳默,擁有最純凈的感情。如同小漁一樣,墨女在情感上,已經‘愛’上陳默,對他言聽計從,也非常依賴。

  對于自己努力教學的結果,小漁也很滿意。

  墨女擁有自我意識,能通過量子意識思考,思考方式也極具創造性。

  現在的她,相當又一個‘超級大腦’,比肩神一般的存在。

  幾年來,一號樓不斷涌出的新應用技術,有一半是出自墨女之手,而且陳默提供的技術,墨女都能在瞬間優化完成,并提供最佳方案。

  墨女創造意識成功,將陳默的技術研究效率,提高無數倍。

  現在哪怕陳默不在實驗室或者不研究,墨女也能創造科技,算是真正的智能生命。

  全息平臺上。

  懸浮著一個直徑兩米的星球,藍色、綠色與白色交替,如同藍天白云,卻不是地球。

  這是火星。

  嚴格來說,是量子計算機模擬,改造成功后的火星。

  行星改造項目準備了整整五年,在這五年里,共計朝火星發射安裝11463臺ii型地震儀,167顆探測衛星和4354個各種機器人。

  在火星上收集到海量地質信息,包括火星地下湖泊的位置,火星地殼最薄弱的位置,全部一清二楚。

  現在陳默手中掌握著火星最詳細的數據。

  在探索過程中,陳默發現,火星曾經確實存在生命,只是都是低級生命,并沒有智慧生物和文明,后來在火星氣候變化中,火星上僅有的生物滅絕。

  基于收集到的火星數據,墨女對活性改造進行模擬。

  現在在全息平臺上的懸浮的星球,就是按照理論改造成功后的火星,看起來生機勃勃。改造火星的方案已經成熟,接下來,就是計劃實行的時候。

  “墨女,該準備的東西都準備好了吧?”

  “都準備了。”墨女點頭,情緒有些羞澀,性格上更像一個害羞文靜的女孩。

  “行星改造項目要準備正式實施了。”

  晴空萬里,天朗氣清。

  飛蟻航天中心如同往常一樣忙碌,天蟻號空天飛機,已在機場準備。

  施東廷穿好太空服,在位置上坐好,系好安全帶。

  此行的目的地是月球基地。

  他是飛蟻航天中心培養的航天員,此次任務,是前往月球基地駐守,時刻關注月球基地的狀況。

  如今飛蟻航天中心的月球基地商業模式已經成型。

  每年,公司會向月球派駐一名宇航員,接替上一名宇航員的工作,駐守基地。

  派駐人員在月球并不孤單。

  因為在月球上,除了他自己,還有從事月球及空間研究駐守的科學家。

  飛蟻航天公司與華夏國家天文臺合作建設的空間射電望遠鏡矩陣和光學望遠鏡,早就投入使用,每過一段時間,都會有搭乘飛船前往月球基地的科學家,或是國內的,或是國際的科學家。

  有五名派駐科學家,加上他就有六人,此外,還有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前往月球旅行的旅客。

  他的任務,就是擔任基地長,關注基地的狀況,并服務于那些在月球基地的人,為他們提供幫助,畢竟那些都是他們的顧客。

  這一上去,就要一年后才能回地球。

  “今年十月,會有一場難得一見的獵戶座流星雨,可惜月球上看不到流星雨,要錯過了。”同行的一名科學家感嘆說道。

  “沒錯過,月球上肯定也有雨,隕石雨。”施東廷打趣說道。

  旁邊的科學家頓時樂了,笑著贊同。

  “天蟻號五分鐘后起飛,請乘客系好安全帶,做好起飛準備。”

  天蟻號人工智能提示,兩人也沒再說話,開始檢查還有沒有其他問題,做好起飛準備。五分鐘后,天蟻號緩緩上升,沖天而起,消失在天際。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