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十五章 (外傳)換班

  第二天上學時,一連二排的學生們驚訝地發現,他們的班主任右手包上了一層紗布,而且班主任的臉更不知為什么沉甸甸的,一走進教室就能讓人感到一種從后脊梁往上直冒的冰寒涼氣。

  這一天的課堂紀律比平日要好得多,就連平日不安分的那些學生們也沒怎么再敢胡鬧,因為誰都不傻,他們第一次見到班主任呈現出一幅如千斤重擔般的嚴肅,自然知道老師有煩心事。誰也不愿意一個不小心,成為被其遷怒的無辜對象。

  不過,全班卻還有一個人依然敢于在班主任的面前招搖,絲毫不改上竄下跳的毛病,那就是一向沒心沒肺、我行我素洪衍武。

  這小子完全就像個沒事人似的,不知是忘光了,還是壓根就不在乎,反正就像昨天所經歷的一切全然沒有發生過一樣。

  而最讓人奇怪的是,面對這小子的公然挑釁,班主任竟然也不怎么追究。并且非但不追究,甚至可以說到了已經視而不見、故意放縱的地步。只要不影響別人,任憑洪衍武在上課做小動作、睡覺、畫小人、甚至扔紙團,班主任也不做任何干涉。

  可相反的是,在此基礎上卻額外另有一條。誰只要和洪衍武一有了互動行為,那就算觸怒了班主任最敏感的神經。任何敢于搭理這小子的人,馬上便要挨一通訓斥,甚至還會受到諸如要請家長或是降低操行評定一類的嚴厲警告。

  說心里話,這可太不公平了!

  惹事生非的罪魁禍首不受懲罰,而受他牽扯的其他人卻要被嚴厲批評?這哪兒還有理可講啊!

  這個時候,每個學生都認為班主任對洪衍武偏袒得過了分,個個心存不滿。

  不過雖然如此,學生們偏又都敢怒不敢言。因為班主任今天顯然是吃了炸藥,要是真“炸”了誰能受得了?洪衍武不怕是他不怕,但其他的人確是怕回家挨家長腚錘子的。

  所以逐漸的,便再沒人敢以身試法,并且每個人都躲瘟神一樣地躲著洪衍武,等于間接地把他孤立了起來。這既是出于一種厭棄,也隱隱有一些由區別對待衍生出的嫉妒。

  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由此引發出的結果,居然是對課堂紀律產生了一種讓人意想不到的促進和維護作用。幾堂課下來,每個任課老師都是紛紛稱贊,說“一連二排”是從未有過的井然有序。

  怎么回事?洪衍武竟然不折騰了?

  他是吃錯藥還是生病了?

  其實都不是。說實在的,這一點不奇怪,因為孩子淘氣的心理動機是動靜鬧得越大越好,要沒動靜,再別處心裁的花樣兒,費了半天勁也等于瞎耽誤工夫。

  正因為這一點,剛開始的時候,洪衍武在不明所以下,還為了這種“特殊待遇”恬不知恥地臭顯擺。可后來由于失去了“群眾基礎”,再沒人捧場,他自己先就覺得沒了意思,而他身上那股子淘勁兒,也在悄無聲息中不知不覺地散盡了。

  而對于這種驚人結果,無論同學還是老師均是嘖嘖稱奇,許多人都以為班主任是找到了什么管理學生的靈丹妙藥。可只有班主任自己知道,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為什么。

  這還不多虧了福儒里那位女諸葛嘛,真是給她出了個好主意!

  就在班主任對老邊媳婦生出滿心佩服的同時,她同樣也很清醒,像這種情形也只能維持一時。時間一長,洪衍武要想到什么新招兒,必定還是要回歸常態的。

  所以,在一種時不我待的壓力下,她還是盡快找到了“一連三排”的班主任,商談起有關洪衍武“轉會”事宜,迫不及待地想盡快請走這個一想起來就讓她頭疼的“災星”。

  打亂換班——這在當年也是一種老師為了管理學生所采取的常規辦法,有許多學校都是這么干。

  不過通常情況下,這個辦法往往是用在那些太能折騰又抱成團兒的學生們身上,其目的也是為了把這些管不勝管的學生們分流打散,以便趁著這些孩子還不熟悉新班級的時機,來達到重塑老師的威嚴,各個擊破的目的。

  像班主任這次用在洪衍武這一個人兒,又是個一年級“小豆包”的身上,那還真是別開生面頭一回,外校不敢說,但至少是創了半步橋小學的在校記錄。

  可即便是有些“殺雞用牛刀”的嫌疑,當班主任把心中所想的要求剛一提出,一連三班的班主任——那位姓常的男老師,卻還是大搖其頭。

  不為別的,主要是洪衍武太有名了。別看他來上學才一個學期,可就憑這小子做出那些“豐功偉績”,早就讓他的名氣到了人所盡知、臭名昭著的地步,自然沒人傻到愿意去攬這個麻煩。

  但是班主任無論在精力上還是情緒上,確實已經不堪洪衍武這個“重負”了,于是她隨后便又告訴常老師,說這個主意其實是煤廠主任陳德元的意思。

  同時,她還利用了自身的女性優勢——眼淚,來試圖打動常老師,希望他能本著革命同志間的友愛互助精神,在關鍵時候拉她一把。

  這一下,常老師可嘬了牙花子了。

  幫吧,洪衍武聲名如日中天,他確實對這孩子很怵頭。

  可要不幫吧,他即怕傷了工宣隊領導陳主任的面子,也受不了一個年輕女老師如此淚眼模糊、聲情并茂的懇求。

  于是,就在這種雙重的壓力之下,常老師最終不得不做出了妥協。

  考慮再三后,他沒再把話堵死,而是提出了一個他聲稱沒有絲毫商量余地的條件。那就是作為他接收洪衍武的代價,班主任也必須得接收他班里最淘氣的五個學生才行。

  要說常老師討價還價的本事不可謂不厲害,當時就讓班主任卡了殼。

  其實,由此不難看出,大概常老師的本意就是想借著這個看似苛刻的條件,來達到婉拒班主任要求的作用。

  這樣他既不得罪陳主任,也給了班主任面子,最后還能讓自己有個臺階下。

  只是讓他也沒想到的是,才剛到當天下午,班主任就迫不及待地又找到了他,隨后更不惜一切代價答應了他的條件,并全力催促他盡快完成學生的交換。

  要說其中的原因嘛,那還用說嗎?

  還不是因為洪衍武又干出了一件惹人矚目的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