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二章 家和

  “當家的是個能人兒,又會燒瓦又會燒盆兒,又會說是又會笑,說說笑笑有個意思兒……”

  這是京劇《烏盆記》里開盆兒窯的趙大媳婦評價自己丈夫的話。

  還別看這是古代婦女擇偶標準,但其實還挺靠譜兒的,因為保證婚姻最重要的兩點,物質和精神都已經囊括其中。這要金錢有金錢,要情趣有情趣,那還能“沒個意思”嗎?

  洪衍武和“糖心兒”也是這樣,他們比誰都不缺錢,彼此又都是能言善道,見多識廣的人。

  更何況現如今,“糖心兒”從洪衍武身上還感受到兩條最難得的東西,那就是堅貞不移的癡心,和對感情認真負責的態度。

  這就讓他們經歷過這一劫之后,感情又升華了一步。好的就跟蜜里調油一樣。

  至于洪家那邊兒的事兒呢,洪家七夕當天的家宴確實是毀了。

  當天洪衍爭和徐曼麗兩口子下班,帶著小洪鎰興沖沖地趕回老宅之后,看到的是情景和他們所想截然相反。

  全家人沒有熱鬧地歡聚一堂。而是都變得沉默寡言,誰也不再說笑了。

  壽敬方已經走了,他們的父母正坐在一起嘆氣發愁。小輩兒們也是個個無精打采。

  唯有洪鈞一看見爹媽和弟弟,趕緊跑了過來,按他的理解來通報。說他三叔和“糖阿姨”不知為什么都鬧氣跑掉了。惹得全家人都不高興。

  洪衍爭兩口子這才知道家里的狀況又是因洪衍武而起。等跟父母見禮,知道了來龍去脈也是目瞪口呆,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但說實話,這件事也無需過慮。因為確實如洪衍武自己所料,后面真的發生了轉機。

  洪家都是厚道人,等到大家伙兒把情況慢慢消化過后,洪家的子女們就紛紛開始替洪衍武和“糖心兒”說話了。

  洪衍爭表示洪衍武是可氣。不知好歹,不能體諒長輩的苦心。他該干的事兒不干,不該干的全干了。可事已至此,他能在這事兒上不逃避責任,竟然沒提上褲子不認賬,也算有所擔當,確實不再是個孩子了。

  至于表叔說生不出孩子的事兒必然不會有誤。可好在洪家不是一根獨苗。至少現在就有倆孫子了。所以他覺得洪衍武這么堅定或許是認真的。要是真的他自己想好了,也未必逼著他們散。

  徐曼麗也附和地說,既然洪衍武和“糖心兒”已經過界了,那就不好再拆散了,否則太對不起人家姑娘,就等于是把“糖心兒”往火坑里推了。

  而洪衍文的意見呢,是如今時代不同了,《婚姻法》規定,禁止婚姻包辦,主張自由戀愛。這就是說,父母也只有提供意見的權力,沒權力替兩個年輕人做最終決定。人家小兩口要是想在一塊兒過,您們拆也拆不開,要是不想在一塊兒過,您們捏也捏不到一塊去。

  再加上他們家老三又是個從不聽勸的主兒,想干的事兒就從沒人能攔得住的。那么既然連反對都反對不了,干嘛不高高興興娶這個兒媳婦進門兒呢?

  至于洪衍茹和陳力泉,一個年幼,一個木訥,他們都是不懂得如何跟上大人的思想做成熟溝通的。

  但洪衍茹是真心喜歡“糖心兒”,陳力泉是可憐“糖心兒”跟自己一樣是個孤兒,倆人也都樂意洪衍武和“糖心兒”能在一起,同樣說了不少的好話。

  就這樣,洪家的孩子們都在竭盡所能為洪衍武和“糖心兒”圓轉,勸說父母回心轉意。

  就連洪鈞也天天跟著大人屁股后頭,念叨“三叔”和“糖阿姨”,他以為爺爺奶奶把三叔趕走了,總問三叔什么時候才能回家啊?讓爺爺奶奶別生氣了。

  這么一來,本來就很難下狠心的洪家老兩口,也就徹底沒了“棒打鴛鴦”的打算。不得不妥協了。

  其實這也是一種必然的結果。

  因為首先說,如果不是違背根本性原則,從來就沒有父母跟兒女較勁能贏過的。

  畢竟是親骨肉,有哪個父母對待兒女們,真能狠得下心去呢。他們總是這樣也怕,那樣也怕,顧慮太多。而做兒女的通常無所顧忌,往往更關心他們自己的感受。

  從本質上來講,這種斗爭根本就不是對等的。勝利的天平自然不同。

  其次呢,除了洪家是良善之家,壓根就干不出背信棄義,落井下石的事兒以外。還因為對老兩口來說,“糖心兒”這姑娘也實在太可憐,太可心了。

  如此靈巧美麗、才貌俱佳的一個姑娘,沒有了父母親人不說,自己還沒了做母親的機會。說孤苦伶仃一點不為過。對這樣的孩子,老兩口就是想不心疼都做不到。

  而“糖心兒”的性情更是招人喜歡,知情達意、相當懂事。從這件事上來看,居然一點也沒有拿“生米煮成熟飯”這件事來要挾的意思。

  為了洪家,她就這么忍辱負重、孤獨傷心的走了。可見是個肯為別人委屈自己的姑娘,今后嫁過來也必定會保家宅的平和與安寧。這是難得的好人品,好人性。

  就這樣,9月1日借著吃早飯之際,深思熟慮過的洪家老兩口就當眾表示,之子于歸,宜其家室。窈窕淑女,鐘鼓樂之。事已至此,要是洪衍武和“糖心兒”兩廂情愿,還要成婚成配,那就隨他們的愿吧。

  他們還給徐曼麗和陳力泉派了任務,要他們一起去“糖心兒”住處走一趟,代表全家請“糖心兒”周末來家里吃飯,好把這事兒說開了,以化解當下的彼此之間的這種僵局。

  這一決定一經公布,洪家近日來的沉悶一掃而空,洪家全體歡聲雷動。

  洪家的孩子們無不大唱贊歌,說父母英明神武,明見萬里之外,遠矚百代之后。在他們的領導下,洪家必將走向繁榮昌盛,成為人人稱羨的“五好家庭”。

  應該說,洪家老兩口這番安排是很得體的。

  徐曼麗是性子穩重和煦,又是洪家長媳,大嫂的身份。由她出面,既能表示出洪家的誠意,不失禮數。也因為都是女人家,不會讓“糖心兒”太過尷尬,感到難為情。她來辦這件事最合適不過了。

  而“糖心兒”住在哪兒,全家只有陳力泉去過。他引路方便,還能天黑護著點徐曼麗。另外和洪衍武和“糖心兒”的關系,他也是最熟的,好些事,由他來補充似乎更方便些。

  果然,他們倆這一去,洪衍武和“糖心兒”是既有些意外,又分外高興。

  盡管“糖心兒”也難免有些不好意思,可當徐曼麗牽著她的手單獨走進屋里,把自己的溫暖一邊傳給她,一邊細細說起家里的意思。她慢慢聽著,尷尬也就沒了。

  直到徐曼麗最后依著王蘊琳的囑托又說,“一切都過去了,家里不會再干涉你們什么。但往后的日子能不能過好,還要看你們自己。父母其實對你從沒有不滿意的,倒是很心疼你。他們要我告訴你,以后咱們成了一家人,千萬不能再隔著心,再難的事兒大家一起面對,總比你一個人硬扛著強……”

  這暖心的話讓“糖心兒”不知不覺就溢出了感動的淚花。

  徐曼麗見她如此,便索性摟過她來。

  “想哭就痛痛快快哭一場吧,把淹在心里的眼淚都倒出來,咱們都是女人,又都是小輩兒,恐怕沒人比我更知道你委屈了。”

  于是乎,“糖心兒”就勢撲在她的懷里真的痛痛快快大哭了一場。

  在這一刻,徐曼麗代替了“寶姨”的角色。

  她這個未來的大嫂真的很稱職,什么是親人哪,這就是親人。

有群號了:244574974,喜歡這本書的朋友,快來加入吧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