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38章 蘭香姐,把你家的小青菜給我們一籃子嘗嘗鮮吧

  自從知青那邊換了大鼻子做飯,周蘭香就跟他們都沒什么接觸了。

  過了正月十五季遠和張立明從家里探親回來,帶著家里的特產過來看過一次周蘭香,也隱晦地表達了自己的立場,換人做飯的時候他們已經回家了,并不知情,但是換了人也不能就裝不知道,總得過來打個招呼說一聲。

  畢竟蘭香姐去做飯的時候耐心細致地教他們用土灶做農村的燉菜,也教了不少在農村生活的常識,還跟隊長給他們說過好話,要過一些土豆和蘿卜,甚至她弟弟韓進還幫他們上山打過柴火。

  周蘭香對季遠和張立明這兩個知青的印象也很不錯,都是知道尊重別人也很有自尊心的小伙子,干活能吃苦,也知道上進,最重要的是拎得清是非,他們來看她,她大方地收下了他們帶的家鄉酥餅和一包花茶,回贈了自己做的炸元宵和豬肉干。

  還給他們裝了滿滿一書包炒榛子和松子,這些山貨對自家來說不算什么,對這些知青來說就是好東西了,投桃報李,她愿意盡量善待這些離家在外的孩子。

  不過跟別的知青,她就沒有任何來往了,也不想來往。她只想帶著兩個弟弟安安生生地度過這十年,可不想惹什么麻煩上身。

  不過雖然不來往,對知青那邊的消息她可是知道得清清楚楚。

  過年那四個知青回來之后,老隊長只指派了大鼻子去做飯,卻完全不管口糧和柴火的事。知青們帶著大鼻子回去,才發現糧食關系在公社,柴火也只剩下了一點點,而再去找老隊長哭訴,老隊長就只讓他們去公社自己辦理糧食關系,還借了隊里的馬車給他們,讓他們自己上山砍柴火去。

  都是二十來歲的大閨女大小伙子了,難道還讓人把熱水熱飯伺候到炕上不成?

  可公社氣他們帶壞了工地的風氣,卡著糧食關系不放,非要等開春春耕了才給辦,他們只能苦求老隊長,最后借來幾麻袋凍得邦邦硬的玉米棒子,幾個人坐在冰涼的土炕上一粒一粒地往下摳玉米粒,摳下來還得自己去磨房推磨磨玉米面,累到大半夜才勉強喝上一口滿是玉米皮的玉米面粥。

  家里油鹽醬醋什么都沒有,僅有的幾筐土豆白菜都凍得冰坨子一樣了,而且柴火也馬上就燒完了,這回就是請來誰都做不成飯了。

  知青們沒辦法,只能在大年初二一大早頂風冒雪地趕著馬車進山打柴火,老隊長也不是真不管他們,告訴了他們哪條路好走,哪個小山包上有好柴火,還借了隊里的大馬車給他們,也算是仁至義盡了,可惜,四個人連著去了幾天,拉回來的柴火連一車都裝不滿!

  就這樣,那些女娃娃還天天找老隊長哭去,大過年的把老隊長哭得火氣直躥,最后一狠心,給他們定了最后期限,三天之后就不借馬車了,打不夠柴火你們以后就自個上山背去!

  老隊長一發狠還真有用!眼見著知青房后的柴火垛就起來了!

  當然,他也沒真的就把馬車要回來,只要他們肯好好干活,隊里該給的方便還是要給的。

  終于是能吃上熱飯睡上熱炕了,知青們卻發現他們費勁請回來的廚師跟想得完全不一樣!

  別說炒菜了,就是普通燉菜都沒有!每天清水煮白菜加硬邦邦的玉米餅子,連個咸菜條都不給他們切,想吃咸菜?大鼻子直接從壇子里給撈上來幾個芥菜疙瘩,放到桌子上就讓他們一人一個啃去吧!

  至于周蘭香在時干凈整潔的廚具,松軟香甜的玉米餅,切得細細的泡去苦澀味兒還給放了辣椒拌好的咸菜絲,那是完全沒有!

  就是他們覺得應該很正常很普通每個農村婦女都應該能做出來的土豆燉白菜、蘿卜土豆湯、酸菜湯這些農村人天天吃的菜,大鼻子也做得讓人聞著就想吐!

  大鼻子也有很大意見!不是說知青月月有國家補助,吃得不知道多好嗎?怎么啥啥沒有?連柴火都不讓可勁兒燒!

  這讓她能做出什么好吃的來?你們抱怨?我還后悔來了呢!

  雙方的關系迅速降到冰點,據說還因為大鼻子做飯克扣糧食的事鬧到了隊里,知青說大鼻子偷了他們的糧食,大鼻子拍著大腿哭喊著冤枉,鬧得半個屯子的人都去看熱鬧,周蘭香雖然沒去,可不知道多少人過來給她講。

  所以現在跟知青見面,她還覺得挺尷尬的,替他們尷尬。

  特別是趙婧和韓梅肚子這么一響,周蘭香更替他們不好意思。

  趙婧艱難地挪開了黏在飯桌上的視線,韓梅卻戀戀不舍地多看了好幾眼。她太久沒聞到正常飯菜的味道了,別說還是這么香的!

  知青點現在凍白菜蘿卜都沒有了,只有隊里給的兩筐快長芽的蔫吧土豆,就這還舍不得多吃,頓頓啃咸菜疙瘩,吃得她天天躲在被窩里哭。

  今天她跟著趙婧過來,就是想看看能不能要點青菜,他們太久沒吃維生素,人人嘴角發炎,連眼角都紅紅的。

  東北的春天最難過,雖然冰雪化了,天氣也轉暖不少了,可離有青菜吃的日子還長著,野外的小草剛冒頭,能看到點綠意了,可人卻只能這么干巴巴地熬著,太難受了!

  周蘭香把兩人讓到椅子上坐著,韓進年后打了兩把椅子一條長凳放到這邊,這邊地方小,也只能放下這幾個。周蘭香就用做衣服剩下的布角拼湊出幾個顏色和諧又漂亮的坐墊,塞上鵝毛,看起來胖嘟嘟軟乎乎的,不少人來了都不坐炕上了,都愿意坐椅子。

  趙婧和韓梅坐到椅子上,不住地夸周蘭香手巧,做什么都能做得比別人好!

  這樣隱晦地示好周蘭香當然能聽出來,她卻不接茬,直接問他們的來意,趙婧只好把信拿出來給她,“放到知青點好幾天了,今天我去翻信才發現有一封是蘭香姐的,你快打開看看,可別耽誤了什么事兒!”

  周蘭香一看信封就知道是趙建國寄來的,是部隊統一印制的信封,上面沒有寫寄件人,只是一個部隊代號,上面也沒有郵票,印著一個軍用郵戳。

  現在軍人寄信不用貼郵票,只蓋個軍用郵戳就可以。

  他既然如約寄信過來了,就代表沒事,周蘭香一只替他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來了!

  她裝作沒看見兩個女知青臉上的好奇,沒解釋是誰寄來的信,也沒打開看,笑著感謝他們:“麻煩你們還專程給我送過來,咱們離得近,以后郵遞員再有信送到你們那去,你們在家喊一聲我就過去了。”

  知青點和隊部都挨著打谷場,幾十米的距離,再麻煩能麻煩到哪去?她這么說也只是客氣一下。

  兩人沒打聽出來給周蘭香寄信的是誰,關鍵是那是軍用郵戳,她在部隊還有關系?據說以前她爺爺就是革命老前輩,有部隊關系也很正常,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幫他們找找回城的門路,就是不行,弄件軍裝什么的也行啊!

  韓進和小山就都有一身軍裝,看來他們家真的跟部隊有挺深的關系!

  知青們來得時間短,受屯子里人的影響,一直都認為周蘭香是韓進家的親戚,韓爺爺也是她爺爺輩分的親戚。

  反正屯子里這個是那個的姨表親,那個是那個的姑表親,好像兩家人放一起就能扯上親戚關系,他們一時也弄不太明白。

  周蘭香卻不想跟他們多說,“你們今天是刨西坡地那塊地吧?那邊犁杖翻不了,年年得靠人翻,可累人了!下晌還得干活,快回去好好歇晌吧!”

  說到這個,韓梅就看著自己起了老繭的手紅了眼圈,這才一個多月,她的手就成這樣了!以后還不知道要熬多少年呢!過幾年她就給熬成農村婦女了!

  想到頓頓吃不飽的那個玉米餅子,她紅著眼睛求周蘭香:“蘭香姐,你去隊里給我們作證吧,讓陳嬸子把糧食還給我們,她不能這么欺負人……”

  據說大鼻子按月領知青的糧食,結果卻克扣了不少,女知青一頓半個巴掌大的一個玉米餅,男知青一個半,為了這事兒雙方吵到現在還沒個結果,大鼻子不給他們做飯了,知青們糧食也沒要回來。

  周蘭香不是不想幫他們,而是根本幫不了,她沒任何證據,去跟隊里說什么?除了跟大鼻子吵一架,沒有任何幫助,“我以前做飯也是你們給多少我做多少,對你們糧食的事真的不清楚,去隊里也不知道要怎么說。”

  趙婧根本不指望周蘭香為他們說話,人家是一個屯子的,怎么都比跟他們這些外來的關系好。

  而且周蘭香又是讓他們給擼下來的,哪會幫他們?她就退而求其次:“蘭香姐,你家小青菜種得真好,我們在家的時候去菜站從來沒見過這么新鮮的,自家園子種的,我就不跟你客氣了,你給我們帶回去一籃子嘗嘗鮮吧!”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