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九百四十四 戰時皆兵

  就在呂布尚且還在籌備出兵事宜的時候,并州五原郡,光祿寨的北向一里開外處,開始有大量兵馬走向。

  光祿寨建于山岡之上,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寨垣規模不小,呈正方形,邊長400米,左右各開一門。

  作為五原郡的前哨之用,光祿寨在西北部附筑有小城,亦為正方形,邊長50米,僅南面留有一門,垣墻為石基,用黃褐土板筑,其西北城角地勢最高,附筑一煙墩,高出城表。

  石基鞏固,形勢壯偉,外圍城墻皆用巨石筑基,上用黃土夯筑而成;不過墻堡如今已經殘破不堪,很多地方都已經塌陷。

  同樣也是當地漢民族,用以抵抗或出征北方游牧民族的前線之一。

  天光東升,清輝自云間吐露,青草上的露水映出晶瑩的光芒,就有一串馬蹄噠噠踐踏過去,爬上了草坡,朝著隱約的寨郭飛馳。

  視線越過奔行的獨騎,位于前方的寨城,旌旗獵獵在風中卷動,士卒持戈在城頭巡邏,城門口馬車、牛車、商販來去,畜生叫聲、人的呼聲嘈雜一片,頗為熱鬧。

  騎士口呼緊急,同時一手持握馬韁加急沖刺,旗幟拂過臉上,吹來的風里急促的馬蹄從遠方傳來。

  門口眾人的目光轉過去,獨馬急奔,慌不擇路朝這邊沖過來,行人、車輛匆忙避讓開的一瞬,沖進了城門,馬背上的那名士兵搖搖晃晃的栽下馬來。

  門口幾名士卒連忙上去將他攙扶住,此時,守城屯長也下了城墻,快步走過去,看著臉色發白昏昏沉沉的騎士,單臂將他抽了起來:“我乃屯長馬木,發生什么事了?”

  “快…快…快通知上報…”騎士微微開閉嘴唇,虛弱的說了一句。

  顫抖的手伸去衣甲里一份情報,“一定要交給…交給大人,告知有…匈奴..匈奴…襲邊。”

  “帶他下去,好生照看。”

  守城屯長對守門士卒吩咐一句,抓過情報翻身上馬,朝城內沖去。

  不多時,城內吹響戰爭來臨的號角。

  一時之間,人心惶惶,兵甲調動,同時開始招收人手。

  漢制100戶為一里,十里為一亭,十亭為一鄉。

  也就是說,如果你是個亭侯,如關羽的漢壽亭侯,就能享受1000戶人家的賦稅作為自己的俸祿。

  歷史上諸葛亮所獲得的官封武鄉侯,就是貨真價實的萬戶侯。

  難怪諸葛亮死前上遺表:“臣在外任。,無調度,隨身衣食,悉仰于官。”

  萬戶侯,絕對是這個年代的超級高薪的優渥工作。

  按照推算,一鄉萬戶,作為一個郡城,應該是有很多人才是。

  只是想象很美好,現實很骨感,整個郡縣真正能夠動用的兵馬,也就估摸著在兩三千人左右,甚至更少,不然整個郡十來座縣城,除了駐兵的那一座之外,其他的就相當于要白送了。

  尤其是那些常年遭受襲擊的城池,更是人手緊缺。

  至于說向其他郡救援?

  西河、朔方、云中、定襄、上郡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南匈奴人的地盤,先不說他們愿不愿意幫忙,就算愿意幫忙,那也得等朝廷的詔令下達,再看他們的領導是否愿意。

  也因為如此,南匈奴所在的郡以及緊鄰的雁門、太原、上黨三郡,就不可能派多少兵馬支援其他郡縣,尤其是雁門郡,雖然其守兵更多,但他們除了守備南匈奴之外,還得派人抵御可能攻來的鮮卑人。

  “既然此時又有胡狗要來,某家愿助守城關,只要一聲號令,凡我北地男兒,皆可帶刀上陣,披甲血戰!”寨城關門口,一道粗獷的聲音響起。

  說話者長著一張歷經風霜的臉,臉上還密布著傷痕,一雙眼睛卻格外的明亮,身上那股子濃重的軍人氣息,更是隔著很遠也能讓人感覺得到。

  他的兩臂修長,雙手骨節寬大而有力,手背棉而不糙,古銅色的雙臂上,青筋凸顯猶如小蛇一樣盤根錯節,粗壯的指骨關節,虎口處老繭厚重,點點的疤痕顯示出曾經戰場廝殺、刀口舔血的生活。

  當然了,作為戰士在戰場上受過傷很正常,而且,傷痕也是戰士最寶貴的勛章。

  此人手中還持握著一把環首大刀,刀長3尺有余,牛角做柄,背寬刃薄,寒光閃閃,顯然是一把不錯的兵器。

  環首刀誕生于西漢時期,是由生鐵經過反復折疊鍛打后制作出來的直刃長刀,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殺傷力最強的近身冷兵器,也是人類歷史上具有非凡意義的一種兵器。

  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環首刀將匈奴打敗,并間接促成了當時的歐亞民族大遷徙。

  同時也是東漢士兵的標準配備武器。

  側面來看,這人說不得以前便是軍伍出身。

  他的話語一出,很快得到響應。

  邊境之處,人荒馬亂,人丁的來源也是五花八門,有當地的土著,有在此戍邊的駐軍后裔,有因為戰亂跑來的流民,有朝廷流放來的犯官家眷,甚至還有從草原上跑過來的牧民……

  因為自然環境惡劣,糧畝有限,所以此地的民眾只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附近山中多有豺狼虎豹,所以此處男丁大都常年上山打獵,或者在附近河流的湍急河水中施網捕魚。

  加上地處北疆,時常有游牧部落侵擾,百姓們平時為民,戰時為兵,所有幾百年下來養成了此地彪悍善戰卻又淳樸的民風。

  正是因為此地民風彪悍,士兵不但英勇善戰而且悍不畏死,所以每有戰事,國家屢屢從此征兵,才造成了邊境地區大把大把的男丁缺少的景象。

  這里可以說家家戶戶都有人從軍,甚至當兵都成了,這里成年男子的唯一出路。

  話說回來,能夠培養成彪悍的民風的地方,恐怕也只有在并州、幽州、涼州這么幾個地方吧?

  畢竟在這里,因為鄰近邊境,州內又有依附于漢朝的胡人居住,比起內地的那些州郡來說,安全系數不知道低到哪里去。

  和外族因為沖突最終導致流血死亡的事件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而且每年9月胡人都會為了準備過冬的糧草前來掠奪。

  這種情況下,造就了當地的民風極其彪悍,人盡可兵。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