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600章 訂單,訂單

  蕭銘這里說的大單是指夏國高鐵公司準備將量子通訊應用在夏國的高鐵沿線上。

  高鐵在行駛的過程中,乘客手機網絡依靠沿線的基站是最常見的。

  但是在漫長的旅行中,在高鐵快速的奔跑中,信號不穩定是常見的事,這也極大的影響了乘客的體驗和高鐵的口碑。

  最近幾年,高鐵公司已經在和夏國的三大通訊商商談合作,想辦法增加高鐵各路線沿線基站的數量,爭取做到重點路線信號全通。

  但是三大通訊商建基可沒有那么簡單,鐵路沿線的路況、未來的維護等等都是需要考慮。最重要的還是建設費用,粗略的計算,只是建設南北線主要鐵路線的基站,預算費用就在三百億軟妹幣以上,今后每年的維護還需要一定的費用。

  花費高,工程量大,效益低,這是目前高鐵實現信號全覆蓋的主要困境。

  還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在高鐵列車上部署中心服務器,在每個車廂部署多個AP進行全覆蓋,讓后讓高鐵形成局域網,供給乘客免費上網。

  部分高鐵的確這樣做了,只是效果非常不好。

  首先是信號也收到周圍基站的鐵路環境的影響,有高有低,有時候是4G信號,更多的時候是3G甚至2G信號。

  而且高鐵的乘客人數也有多有少,在乘客較多的時候,高鐵車組的中心服務器基本上會被擠爆,所有的乘客都能夠聯得了WIFI,但是所有的人都上不了網。

  這樣,高鐵上花了高價設置的中心服務器和在每列車廂布局的AP,基本上就是形同虛設。

  但是量子通訊給了高鐵不一樣的選擇,量子通訊服務沒有距離和速度的限制。只要在每一輛高鐵上建設一個量子通訊小型基站,用小型基站和位于大城市的服務器連接,基站再通過一定手段進行數據的轉換,轉換為普通網絡信號,然后通過分布在各個車廂的AP建立內部的局域網,那么乘客任何信號的網絡設備都可以上網。

  而且位于車廂的量子通訊基站是沒有用戶和速度限制的,能夠滿足乘客在旅行中的網絡需求。

  預期將三百億的合同拿給三大通訊商,建立不知道效果怎樣還需要每年維護的路邊基站,不如交給盤古科技量子通訊公司,在每列高鐵上建設小型的量子服務基站。

  目前,高鐵公司通訊方面的團隊已經在園區內和于洪等高層洽談。

  此外,宇航電子公司(虛構)也在前往江城的路上,它們準備和盤古科技洽談量子通訊在夏國空間探測科技應用的合作。

  宇航電子科技公司和夏國的空間、探月工程有深度的合作,夏國空間探測器的各類通訊和傳感設備的研發和生產制造就有宇航電子科技的身影。

  按照電磁波傳播的速度,月球到地球的信號傳輸會有延遲,如果更遠的火星、木星、天王星甚至太陽系的邊緣,這種延遲時間更長。

  太陽系邊緣的信號抵達地球需要一光年的時間,這種信號延遲極大的阻礙了空間探索的發展。

  試想,要是空間探測器在太陽系深處遇到了困難,需要人類的指令才能夠的擺脫這種困難,那么無距離、無地域限制,能夠及時傳輸型號的量子通訊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宇航公司的劉總說道:“但是有量子通訊設備則不一樣,探測器在現場發現的情況能夠及時反饋給地面指揮部,我們有什么指令也能夠瞬間發出去。量子通訊設備在探測器上的應用,至少能夠讓夏國的空間探測技術前進一個時代。”

  劉總甚至還預計了未來夏國探索宇宙空間的步驟:“第一步肯定是火星,緊接著是小行星帶、木星、土星甚至太陽系邊緣。在我們有生之年,或許能夠親眼看到太陽系外面的樣子。”

  對任何合作蕭銘都不會立馬拒絕,會認真聽取對方提出的合作協議。

  蕭銘最感興趣的還是夏國的空間探索工程,在幾年前微核電池問世時,盤古科技就會探月中心有合作,為探月設備供應了微核電池。

  今天能夠和空間探索相關公司合作,蕭銘還是很樂意。

  但是蕭銘有一個條件,盤古科技的工程師將參與合作的項目。

  這個當然沒有問題,合作達成。

  在蕭銘的授意下,盤古科技正式掛牌盤古量子通訊有限公司,于洪兼任總經理。

  量子通訊有限公司也快速組建了官網,并且公布了這段時間的合同信息。

  “盤古科技量子通訊有限公司和夏國高鐵集團簽訂量子通信服務訂單……合同金額130億軟妹幣。”

  “盤古科技和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簽訂空間設備量子通訊研發訂單……合同金額5億軟妹幣。”

  “盤古科技和江城航空公司簽訂量子通訊服務訂單……合同金額2億軟妹幣。”

  全球沒有一家通訊能夠像盤古科技量子通訊公司那樣,以極短的時間拿到百億軟妹幣以上的訂單,市值迅速來到夏國第四,全球前二十。

  “于洪的部下今年過年要加雞蛋!”蕭銘親自為于洪點贊。

  西方國家驚恐著看著量子通訊服務在夏國正在快速推進,他們最擔心的事情也發生了,量子通訊能夠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那是否會應用于軍事領域?

  這種事情也只有蕭銘自己才知道。

  蘇一這段時間已經無數次接到了米國實驗室的催促,她知道自己自己不能繼續在這里摸魚了,需要趕緊進入生命科學實驗室的核心層。

  蘇一需要表現出自己過人的能力。

  十一月,蘇一正式提出生物分成垃圾分類處理技術。

  這是正在米國實驗室研究的項目,蘇一將其作為自己的投名狀。

  一周后,學生們合作將該方式和吞噬II菌落以及計算機垃圾分類相結合,撰寫出詳細的垃圾分類和處理方式。

  稿件交到蕭銘這里,蕭銘看著二十多頁的簡單論文,覺得自己有必要去看看學生們的成果。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